愛伊米

翟所祥:除夕祭祀先祖

父親健在時,每年的年三十晚上都要進行一項嚴肅、又認真的重要活動——祭祀先祖。

祭祀先祖,是我國民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逢年過節都不會忘記慎終追遠。這一傳統習俗世世代代相傳,人們每逢除夕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教育子孫,不忘初心。

在外的遊子,最嚮往回農村的老家過年,就是去尋找那種年的儀式、年的習俗和年的味道。年的儀式裡體現著年俗,年俗越豐富,年味就越濃,就越能找到年的“根”。

每一個同姓家族,都有自己的先祖,有條件的還有祠堂。據考證,我們這一翟氏族人是從淄川西河遷至此地,父親代表太河這一大家族,經常參加西河翟氏族譜的研究和祭祀祖先活動。

我們家在新春佳節這個重要的日子裡,祭祀活動也特別隆重。父親為了讓後人不斷追思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不忘記我們的根,不負先輩們的囑託,為了更好的,更加明確地表示對先祖的思念之情,父親特意請人繪製了一幅家譜軸子,懸掛在北屋正堂中央。

家譜軸子,有彩繪的、也有素描的。一般頂部都會繪畫上屋簷,廳堂,還有松樹和竹子等延年益壽吉祥之物,中間一條道路通到下方的庭院大門,(也有的是在中間畫上幾層樓)兩側畫滿了許多空格,從考證中所知道的第一代先祖開始填寫,將他的後人,一代又一代的按照輩分從上到下,直到我們最熟悉的爺爺的名字出現。

在家譜軸子的下方,是母親陪嫁來的楸木櫃桌,兩邊有一對元寶椅子,父親掛好家譜軸子後,將早已清理乾淨的桌子,再次擦抹一遍,最裡面擺上三個小酒杯,倒上白酒,後邊放上一個香爐。然後開始擺上祭品,過年準備的最好食品,雞、魚、肉蛋、炸豆腐葉、年糕、糕點,各種各樣的水果,還要擺上一塊方方正正煮過的方塊大豬肉,代表團圓的水餃更是少不了,還要在菜碗的上面放上點綠色的芹菜葉或菠菜葉,顯得格外莊重。

一切供品準備就緒後,父親帶領全家所有男人們,到大門外的路口處,朝著先祖們墳塋所在的方向,兩手握著點燃的香,作三個揖,口裡還要不停地念到先祖們的稱呼,通知他們一起回家過年。

請上先祖們,父親用燃燒的香指引著他們,一路回到家,將香插到香爐裡,香菸嫋嫋,形成了一條直線,慢騰騰地在香火頭上忽明忽暗的燃燒下,不斷升入空中,餘香繚繞。觀看三炷香燃燒的是否一致,香灰是否是灰白色,都是觀察先祖們過年是否高興,來年是否順利的標誌。

先祖們入席後,父親又開始張羅著我們吃年夜飯,這又是除夕中的一項重要活動。一大家人,能安排兩桌,大家高高興興地圍座在一起,靜等著父親入席講話,父親講了新春祝福的話語後,大家才開始動筷子吃年夜飯,歡慶新春佳節。

三盤香燃盡後,先祖們吃好了。父親起身有選擇性地拿少許部分供品,放到一個瓢子裡,並放上點小米或小麥等糧食,讓我們拿上紙錢,金銀元寶、鞭炮,再次到大門外的路口上,點燃紙錢,放上拿來的供品,並不斷地挑撥著讓紙錢燃燒的更徹底、更充分,看著燒成灰燼的紙錢,紛紛揚揚,飄向天空,父親會說:“先祖們高興地收到錢,會保佑子孫們平平安安。”

不知誰早已迫不及待地點燃了鞭炮,“嗶哩啪啦”響個不停,在小山村的上空迴盪,周圍遠的、近的鞭炮聲,也不斷傳來,一個又一個的炸響雷在天空中綻放,炫麗多彩的煙花把除夕的歡樂氣氛推向了高潮。

最後,在父親的帶領下,一家人齊刷刷地跪了一片,虔誠地磕著響頭,恭送先祖,除夕祭祖儀式就算告一段落。

回到家裡,繼續吃著年夜飯,進行下一個重要環節——守歲。那個時期,別說看春晚了,就是電視,也是聞所未聞,只有年夜飯是讓人們最期待和最興奮的。天南地北的說笑著,談工作、談家庭,談先祖,細數著過往的點點滴滴,回味著老人們曾經給予我們的一切,讓我們感到暖意融融,親情濃濃。

除夕面對家譜中先祖的牌位,讓我們為在這片土地上曾經存在、養育過我們的祖先,表達濃濃的思念,這也是緬懷祖先,激勵後人的動力。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在關心和庇佑著後輩們的子子孫孫。

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是“孝道”,而“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本”,是“孝”文化經久不衰的源泉。

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流淌著先祖們的血液和有著先祖們的基因,傳承著家族的歷史。每個炎黃子孫都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身上都擔負著祖國復興和安全的神聖使命和擔當。

——作於2022年2月3日

翟所祥:除夕祭祀先祖

作者簡介:翟所祥,男,漢族,1963年4月出生於淄川太和鎮南下冊村,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為淄川區菸草專賣局職工。自2015年以來先後在報刊雜誌發表文章80餘篇。

壹點號 柳泉金融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