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唐朝倆“落第秀才”,黃巢佔據長安,另一個殺盡唐朝最後的重臣

唐朝倆“落第秀才”,黃巢佔據長安,另一個殺盡唐朝最後的重臣

古代人窩囊文人,一般都說他們是“窮酸秀才”或者是“落第秀才”,形容那些腐儒的窮酸和迂腐。

但是在唐朝可不能這麼叫,因為唐朝許多落第秀才那可真不是一般人物。

比方說黃巢,參加了幾次科舉,沒有考了,一氣之下寫了一首詩:

《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寫完詩後不久,就發動了黃巢起義,在唐朝掀起滔天巨浪,直接將唐王朝給推翻了,自己做了“大齊”的皇帝。

此時的黃巢躊躇滿志的哼著山東小調,心裡美滋滋的說,你不讓我當進士,那我就做皇帝讓大夥瞧瞧。

唐朝倆“落第秀才”,黃巢佔據長安,另一個殺盡唐朝最後的重臣

還有一個叫李振的,也是屢考不中,最後在唐末也掀起一陣狂飆。

李振是典型的“官二代”,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做到了郡太守,先祖安修仁和李抱真,更是唐朝中期的重臣或者名將。

但就這麼一個名人之後,一連考了幾次科舉都名落孫山,使他十分羞愧。他考不中不怪自己能力不行,對科舉考試中的一些腐敗現象深惡痛絕,對官僚們更是極為怨恨。

李振一看科舉這條路走不通了,那就從軍吧,於是輾轉來朱溫的軍中。

唐朝倆“落第秀才”,黃巢佔據長安,另一個殺盡唐朝最後的重臣

朱溫一開始是黃巢的手下,後來“改邪歸正”,於公元882年歸附朝廷,配合朝廷軍隊鎮壓黃巢的起義軍,在鎮壓農民軍的戰鬥中屢立戰功,英功官拜宣武軍節度使,黃巢起義被官軍剿滅後,他又進封為梁王。

透過這幾年的征戰,朱溫的軍隊越大隊伍越壯大,到黃巢被剿滅後,他倒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李振到了朱溫的軍中,雖然他科舉是屢考不中,但他的確有些歪才,他以智謀和過人的才智,贏得朱溫的器重,朱溫視他為奇人。在朱溫的手下,他幹得極為出色。以至於朱溫越來越滿意他,常常稱讚他是個難得的幕僚。

公元900年(光化三年)十一月,宦官劉季述等發動宮廷政變,他們幽禁了唐昭宗,立太子李裕為帝,尊唐昭宗為太上皇。

政變成功後,他們將唐昭宗關進了一座房子裡,又將房子的門用磚堵死,只留一個小洞送飯用。由此唐昭宗就和外世徹底隔絕了。

但此事做得再隱秘,也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事洩,引起諸藩鎮的強烈反響,他們一致決定進京勤王。

朱溫一看時機成熟了,於是帶兵,先於諸侯前來“勤王”。

朱溫大軍一到,迅速平定了叛亂,將唐昭宗救了出來。

實際上他救唐昭宗,並不是為了皇上,還是想把皇上捏在手裡好“狹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他的大本營在洛陽,皇上在長安城,鞭長莫及,不好控制,於是給皇上提出遷都的建議。

唐昭宗現在手頭無兵,不聽朱溫的也不行啊,沒辦法,只好聽之任之了,將都城由長安,遷到洛陽。

唐朝倆“落第秀才”,黃巢佔據長安,另一個殺盡唐朝最後的重臣

來到洛陽之後,那是朱溫的地盤,唐昭宗雖然在朱溫的大力支援下名義上覆位成功,但卻成了一個純粹的傀儡,沒有什麼權力了,一切都要聽從朱溫的安排。

李振作為朱溫的全權代表,經常往來於汴州和洛陽之間。

他對唐昭宗和唐昭宗手下的那些臣子們素無好感,一見到那些大臣,總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對他們頤指氣使,彷彿就是他們的主人一樣。

對那些恭敬他服從他的人,就任意提拔。不聽他召喚的,或者讓他感到討厭的人,直接撤職罷黜。

正因此,大家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鴟梟”(貓頭鷹)。

但就是這樣,朱溫也覺得唐昭宗這個傀儡皇帝有些礙手礙腳,於是在公元904年(天佑元年)秘密刺殺了,然後立唐昭宗的第九子,年僅十二歲的李祝登基,稱唐哀帝。

唐朝倆“落第秀才”,黃巢佔據長安,另一個殺盡唐朝最後的重臣

這麼一個小孩子捏在自己手裡,好擺弄多了,那還不是自己說啥是啥。

解決完皇帝問題,就開始清理唐昭宗以前的舊臣了,把他們解決了,好換上自己人,用起來既放心又舒心。

公元905年(天佑二年)六月, 朱溫召集左僕射裴樞、新除清海軍節度使獨孤損、右僕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守太保致仕趙崇、兵部侍郎王贊等“衣冠清流”三十餘人來滑州白馬驛(今河南滑縣境),他要發號施令。

這是唐昭宗朝僅剩的最後一批朝廷重臣了,聽到朱溫的號令,誰敢不從?

這些人來到這裡之後,李振就帶人動手了,懷著自己科舉不中時對這些文人學士的仇恨,懷著復仇之後的快意感,將這些人悉數殺盡。

人殺死了,屍首怎麼處理呢?

唐朝倆“落第秀才”,黃巢佔據長安,另一個殺盡唐朝最後的重臣

此時李振發揮起他的想象力了,他給朱溫建議道:

“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舊五代史·梁書·列傳八》)

意思就是說,這些官僚,平日裡都吆五喝六、自命不凡的樣子,都標榜自己是什麼清流;現在不是由我們說了算嗎?莫不如將他們都投入黃河,永遠成為濁流,洗都洗不清。”

朱溫聽了,心說,還是這些讀書人壞點子多。但也正和他的心思,就痛快的答應了。

於是這些大臣就被扔到河裡餵魚去了,讓他們死了都不能清白。此事件史稱“白馬之禍”,又稱“白馬驛之禍”。

後來世間流行的一句俗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是否就是說的這段史實呢?

那只有有心人去慢慢的考據了。

參考資料:《新唐書》宋·歐陽修 ?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