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朵花能換一套豪宅,普通人工作40年才買得起,歷史是一個迴圈

買一朵花要多少錢?常見的品種無非就是幾塊幾十塊,更昂貴一點的,要花上幾百到幾千不等,甚至還有價格上萬的珍稀品種。不過這都不是最誇張的,在三百多年前,一朵花的價值,抵得上一套豪宅,它就是荷蘭國花鬱金香。在現代已經被廣泛培育的鬱金香,當年的價格為何如此離譜?

一朵花能換一套豪宅,普通人工作40年才買得起,歷史是一個迴圈

16世紀70年代後期,荷蘭在和西班牙的戰爭中贏得了勝利,取得了政治獨立的地位後,荷蘭開始大力發展航海業。而原產中亞地區的鬱金香,在這之前就透過土耳其傳到了西歐地區,在當時的法國,貴婦們出席宴會,都以佩戴鬱金香作為自己身份的標誌。等到鬱金香傳到了荷蘭,它作為身份象徵的地位延續了下去,而它之所以能成為奢侈品,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傳入荷蘭的鬱金香數量稀少,所謂奇貨可居;另一方面,鬱金香的培育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從種子到開花足足需要5到7年的時間,雖然有一種球莖,相比之下開花只需要1年,但花期也只有短暫的一週。

一朵花能換一套豪宅,普通人工作40年才買得起,歷史是一個迴圈

到了17世紀,隨著荷蘭航海業的發展,經濟逐漸繁榮,人們的生活也富裕了起來,對於鬱金香這類奢侈品的需求就進一步提高了。但同時,鬱金香的培育並不容易,所以,它一直處於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也因此,在1634年,荷蘭的鬱金香花農們,集體成立了一個協會,禁止私下交易鬱金香,而花農們每完成一筆交易,都要給協會上交一定數量的佣金。當時鬱金香的交易,都是在酒館裡集體進行的,在協會的促成下,鬱金香的價格也一直在波動。於是有人就從中發現了商機,既然鬱金香的價格隨時都在變化,那我只要在低價的時候買入,再高價拋售,不就賺了嗎?有部分人打著這樣的算盤,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進行炒作。

直到1636年12月底,因為鬱金香球莖還沒有到合適的種植季節,為了預定來年的球莖,荷蘭人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期貨概念。期貨的介入,讓局面變得更加不可收拾,1637年1月,荷蘭爆發了鬱金香狂熱,為了炒作鬱金香,有人借貸現金,有人抵押自家養殖的牛羊,甚至是房子。

當時最貴的一個品種叫“奧古斯都”,一枚球莖就能賣到6290荷蘭盾,荷蘭一個從事手工業的普通百姓,一年收入也就150荷蘭盾左右,相當於他要不吃不喝工作40多年,才買得起一朵花。在當時,6000荷蘭盾足夠你在最繁華的阿姆斯特丹港口購入一套豪宅了,但諷刺的是,這些錢也只夠買一朵花而已。

不過如此瘋狂的泡沫,也必然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到了1637年2月,臨近鬱金香球莖的成熟時期,許多投機者急於把期貨合同脫手,貸款給他人炒作鬱金香的人一看風頭不對,也不再放款,同時還急於催債。於是球莖的價格一路下跌,原本要賣6000多荷蘭盾的最貴品種,後來只用0。1荷蘭盾就能買下。一夜之間,許多人傾家蕩產,賣掉房子,最後卻只換來了一堆沒用的鬱金香球莖。

一朵花能換一套豪宅,普通人工作40年才買得起,歷史是一個迴圈

無獨有偶,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同樣的事件再度發生了。彼時正值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欣欣向榮,最初只在偽滿洲宮廷裡種植的君子蘭,逐漸流入民間,因為數量稀少,且君子蘭原產非洲,其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的。這種情況,和一開始流入荷蘭的鬱金香是不是很像?1982年,長春政府出臺了針對君子蘭的限價令,要求一盆君子蘭的價格最高不能超過200元。現在看來,200元並不貴,但當時,200元能頂一個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了。所以雖然這是限價令,但實際君子蘭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被抬得非常高了。

一朵花能換一套豪宅,普通人工作40年才買得起,歷史是一個迴圈

沒想到,到了1984年,長春市政府又轉變了政策,不再限價,反而要求各家各戶都培育君子蘭來發展經濟,君子蘭還成了長春市的市花。這個政策導致很多人開始更加肆無忌憚地炒作君子蘭,1985年,一盆君子蘭賣出了14萬元的高價,按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北京房價平均300塊一平米,14萬可以買接近500平米的房子了。這和當時賣到6000多荷蘭盾的鬱金香的情況,如出一轍。

為了遏制這種現象繼續發展,長春政府又出臺了新的政策,要求在交易君子蘭的時候必須上繳60%的稅,如此高額的稅率,讓炒作者也開始對君子蘭敬而遠之。最終泡沫破滅的情況和荷蘭的鬱金香一樣,一盆君子蘭的價格跌到了只有原來的1%。歷史總是相似的,人類再一次重蹈覆轍,許多人傾家蕩產,只剩下一盆君子蘭。

荷蘭的鬱金香狂熱,在經濟學上有個名詞叫鬱金香效應。人人都想賺錢,看別人投資了,自己就忍不住跟著行動,這種從眾心理,最終把泡沫越吹越大。再看看現在,人們同樣在炒作商品,從前幾年大熱的普洱茶、藏獒,到最近的名牌運動鞋,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對於這樣的泡沫,我們要擦亮眼睛,保持理智,千萬不要盲目跟風投資,最後受傷的只有自己。

一朵花能換一套豪宅,普通人工作40年才買得起,歷史是一個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