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蘇武流放後餓得吃老鼠充飢,為何卻不吃羊匈奴人吃了就麻煩了!

十九年間不辱君,論功何獨後諸臣。若教倒數凌煙像,也是當時第一人。

蘇武,西漢傑出外交家,民族英雄。靠著父親,蘇武跟哥哥、弟弟都得到了朝廷的官職,出任栘中廄監。漢武帝的雄才大略 之一便是討伐匈奴,不過在討伐的時候,雙方都有派出使節互相來往。其實扣留使節這樣的事情很常見,早先兄弟扣留過郭吉、路充國等十幾批人,漢朝也扣留匈奴的使節來相抵。

蘇武流放後餓得吃老鼠充飢,為何卻不吃羊匈奴人吃了就麻煩了!

天漢元年(前100年),且鞮侯單于登基,他害怕受到漢朝攻擊。乾脆說:漢朝天子是我的長輩,隨即將之前扣押的使節全部送回去。漢武帝為了讚賞,便讓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護送匈奴的使節回國,並贈送單于禮物。沒成想到了匈奴之後,單于的態度卻很傲慢,此時尚未爆發衝突。

在單于準備派遣使者護送蘇武的時候,遇上緱王與虞常等在匈奴謀反,打算綁架單于的母親投奔漢朝。虞常開始先找到蘇武帶來的副中郎將張勝,兩人進行過一番密談,一個月後,單于外出。而虞常起事前有一個人揭發了他們的計劃,虞常被活捉,張勝此時才跟蘇武說之前兩人的密談。立即想自殺,避免牽連到國家,被張勝阻止。

蘇武流放後餓得吃老鼠充飢,為何卻不吃羊匈奴人吃了就麻煩了!

果然,虞常將張勝供出,單于大怒,決定審訊他們。蘇武因此想要自殺,可沒死成,單于佩服他的節操,想要勸降他。蘇武不同意,這才有了後來的牧羊,匈奴人的要求是他的羊生小羊就可回漢朝。然而給的羊卻都是公羊,其實他不吃羊才是他的故事得以流傳的原因,因為吃羊這件事代表的意義不一樣。

蘇武流放後餓得吃老鼠充飢,為何卻不吃羊匈奴人吃了就麻煩了!

蘇武到了北海後,匈奴並沒有給他食物,他只好去挖掘老鼠儲藏的果實來吃。有野菜吃野菜,實在沒吃的,就抓老鼠來吃。五六年後因為於靬王的欣賞,過了一段較好的時間,於靬王一死,他再次回到了窮困的日子。冷了,只能跟羊一起取暖,他在北海長達十九年。始終都沒有動過一隻羊,他不動羊其實很簡單,羊代表的是他的氣節。

蘇武流放後餓得吃老鼠充飢,為何卻不吃羊匈奴人吃了就麻煩了!

從他牧羊之前的故事可以看出,蘇武是一個很有氣節的人,在養傷期間,匈奴對他那是威逼利誘。許以豐厚的奉祿和高官,不惜動用酷刑,可蘇武寧願死都不願投降。在他的心裡,氣節大於生命,國家是他的信念。在牧羊時,他手裡始終握著那根代表漢朝的使節,他想的是,自己總有一天能夠拿著它回國。

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信念是他活著的意義,可吃了羊,就代表他投降,他也就丟掉了氣節。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如何會因為怕餓死便丟掉氣節,投降呢?他不會,所以才有蘇武牧羊這個故事流傳,他忠心耿耿、不畏強權、忠貞不屈,永遠都不會像挫折屈服。好在他等到了,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漢昭帝登基,幾年後,匈奴開始跟漢朝達成合議。

蘇武流放後餓得吃老鼠充飢,為何卻不吃羊匈奴人吃了就麻煩了!

蘇武從盛年等到年邁,鬍鬚頭髮全白了,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春終於回到祖國。皇帝感念他的忠義,給予他諸多禮物,不過蘇武將這些禮物都送給弟弟和過去的朋友。他只提了一個要求,將自己在匈奴的兒子接回來,皇帝自然滿足他。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八十多歲的蘇武去世,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

參考資料:《漢書·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