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朝戰將,清朝皇帝被他活捉,依然視他為保護神,跪拜兩百多年

元朝開國之初,元世祖忽必烈志在天下,有吞併四海之意。橫掃歐亞大陸無敵手的元朝大軍,不料最終卻陰溝裡翻船。很多疆域千里的大國都被元軍掃平,唯獨東亞的日本和南亞的交趾兩個小國,憑藉大海狂濤,和山地叢林地形,卻把浩浩蕩蕩的元朝大軍打的潰不成軍。從此他知道這些小國的厲害,再不敢對他們輕舉妄動。

明朝戰將,清朝皇帝被他活捉,依然視他為保護神,跪拜兩百多年

到了明朝時,朱元璋即位後,有感於元朝征伐小國慘敗之事,引以為戒,對周邊小國採取了較為友好的態度,避免與它們發生衝突。並非朱元璋懦弱無能,恰恰相反,他精明過人。他深知這些小國都是蠻荒瘴癘之地,人煙稀少物產貧乏,損兵折將打下來,收到的賦稅,還不夠給地方官吏開工資的,是樁賠本的買賣。因此他立下規矩,不準後世子孫攻打這些國家。

明朝戰將,清朝皇帝被他活捉,依然視他為保護神,跪拜兩百多年

誰知樹欲靜而風不止。明朝雖大肚能容,怎奈有些小國,連年內亂,刀兵四起,動不動就打過邊界,騷擾到明朝地盤上。你不來我可以不打你,你要闖進來,明朝可也不客氣。於是,儘管有祖訓在前,明朝後來的皇帝們並未當回事兒,該出手時就出手。比如明成祖朱棣,就曾兩度出動大軍南下,攻擊交趾叛軍,把交趾納入明朝版圖幾十年。

明朝戰將,清朝皇帝被他活捉,依然視他為保護神,跪拜兩百多年

南亞小國中,頗有幾個不安分的。交趾算頭一個,第二名就得屬緬甸了。它境內族群眾多,土司酋長們誰都不服誰。不光自己內鬥,殺得性起,跑到明朝地界上燒殺劫掠也是常事兒。萬曆初年,緬軍不斷越界北上,侵奪了明緬邊境很多地區。明朝起初反應遲鈍,一直到萬曆十一年,緬軍數千大舉進犯明朝,深入雲南境內數百里,明朝才急忙調兵遣將,予以迎擊。

明朝戰將,清朝皇帝被他活捉,依然視他為保護神,跪拜兩百多年

說來可笑,緬王鄭重其事以傾國之力來犯,明朝方面出動迎擊的最高級別武將,只是2個偏將,遊擊劉珽,參將鄧子龍。連個總兵級的都沒有。劉珽後來率軍迎擊清朝,在薩爾滸之戰中殉國。鄧子龍則參加跨國抗倭,威震海外。鄧子龍率兵途徑遼東期間,無意間捕獲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當時他還是個部落首領。鄧子龍見他不像壞人,沒有殺他。從此努爾哈赤對鄧子龍感恩戴德。鄧子龍死後,清廷為他立廟祭祀,視為皇室保護神,恭恭敬敬跪拜了200多年。

明朝戰將,清朝皇帝被他活捉,依然視他為保護神,跪拜兩百多年

兩人負責領兵出戰緬軍,緬軍一遇到大明的邊兵,強弱之勢立見高低。明軍將強兵勇,又有百姓和地方土司支援,連戰連勝,收復大片失地。南亞雨林盛產大象,緬軍先後帶來10餘頭戰象助陣。名將鄧子龍謀勇兼備,絲毫不懼。他在姚關偃草坡設下伏兵,把緬軍誘入埋伏圈後,集中火器與強弩,對準戰象一通猛射,剎那間箭如雨下,巨響強光震耳炫目。戰象受驚亂竄,反而把緬軍踩踏的死傷慘重,明軍乘勢殺出,大獲全勝。

明朝戰將,清朝皇帝被他活捉,依然視他為保護神,跪拜兩百多年

意氣風發的鄧子龍,把死掉的戰象如殺豬一樣取肉烹煮,燉了幾大鍋香噴噴的紅燒肉,犒賞三軍。將士們暢飲狂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好不痛快。在雲南施甸縣姚關鎮的清平洞,至今留有遺蹟,後人建立碑亭一座,樹立一塊石碑,鐫刻“烹象處”三字,以紀念忠勇報國的將士們。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