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春秋烏龍戰役!十八國聯軍誓師攻楚,結果統帥因沒要到回扣而班師

春秋烏龍戰役!十八國聯軍誓師攻楚,結果統帥因沒要到回扣而班師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紛爭不斷,期間發生了不少大規模的戰役。吳國攻楚,發動了40萬吳兵;長平一戰,趙國死傷超過了40萬人;秦國滅楚,王翦動用了60萬秦兵……在秦國還沒有無敵於天下時,晉、楚這兩大國實力非常雄厚,雙方也經常爭霸。然而有一次,晉國曾聯合了17國一起攻楚,結果這場非常有看頭的大規模戰役卻無疾而終,原因是18國聯軍的統帥因為沒有要到回扣而撤退班師,導致整場戰役成了一次滑稽的烏龍戰役。

公元前506年,楚國傳到了昏庸的楚昭王這一代,而國家的相國也變成了貪得無厭又善於阿諛奉承的奸臣囊瓦。昏君加奸臣的組合向來都是把國家整向衰落的“解鎖方式”。在這兩位老闆的治理下,楚國人民生活得非常艱辛。在楚王的“慶得湛盧寶劍宴會”上,囊瓦老闆看中了蔡侯的隨身寶玉,索要不成就向楚王進言陷害蔡侯,蔡侯不得已忍痛割愛才得以逃脫。失去寶玉的蔡侯越想越氣,於是請求晉國伸張正義。

此時的晉國處於晉定公統治時期,國家還比較強大,而且晉楚一向爭霸多年,兩國可謂是宿敵,於是晉國覺得有利可圖並準備為蔡侯出頭。可是楚國幾千裡的江山也不是擺設,畢竟強勁的實力擺在那裡。為了對付楚國,晉定公首先向周敬王“起訴”楚王的不法行為,周敬王判晉國領著諸侯們去討伐楚國幫蔡侯找回公道。於是晉定公一道命令下去,17個諸侯國派人帶著兵就與晉國匯合於召陵。

春秋烏龍戰役!十八國聯軍誓師攻楚,結果統帥因沒要到回扣而班師

召陵現在位於河南省漯河市東部,春秋時期屬於晉國的地盤;戰國時期,魏國在此建立召陵邑。由於囊瓦人品太次,把這17諸侯國得罪完了,所以這些諸侯國一聽打楚國個個憋著勁準備痛揍囊瓦和楚國。這17諸侯國為宋、齊、魯、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子、蔡。再加上晉國總共18路諸侯。其中晉、齊實力最強,魯、鄭、宋這3國實力較強,其餘比較弱小。但是楚國雖然強大,真打起來是扛不住這18諸侯國的。畢竟惡虎架不住群狼,雙拳難敵四手。晉國相當於盟主,因此晉國重臣士鞅為18路聯軍統帥,晉國大臣荀寅為副統帥。在所有人眼裡,以為一場大戰就要一觸即發,然而最終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晉國是當時的中原第一強國,地位舉足輕重,說話非常有分量,可是這一次士鞅與荀寅卻讓晉國從此威信大減,聲名狼藉。士鞅名叫範鞅,才華非常出眾,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與外交官。然而這位仁兄有兩個缺點:一,貪得無厭;二,心胸狹隘。而荀寅又名中行寅,是晉國六卿之一,也是位晉國重臣。可是荀寅與士鞅有同樣的缺點——貪得無厭。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般貪財的人做不了大事,這次計程車鞅和荀寅果然沒有好好把握擴大晉國影響力的機會,再次把君主的大事搞砸了。

按照晉定公劇情設定,18路諸侯國誓師以後就應該大舉進攻楚國,然後以晉軍為主的18路諸侯國勢如破竹,一口氣打得楚國節節敗退,最終一舉拿下楚國,徹底摧毀這個強大的宿敵。可是,理想過於美好,現實又總是有些殘酷。由於這次18路諸侯進攻楚國的理由是“幫蔡侯出頭”,因此荀寅覺得蔡侯應該給晉國一些“勞務費”作為報酬,同時也該送些“回扣”給自己才對。於是貪財的荀寅主動找蔡侯索要回扣,可是蔡侯卻來了句:“如果打下楚國,那幾千里的土地都是晉國的,回扣還少了嗎?”一句話說得荀寅理屈詞窮,尷尬地走了。

春秋烏龍戰役!十八國聯軍誓師攻楚,結果統帥因沒要到回扣而班師

當時正是3月份的天氣,中原地區多春雨,召陵地區也不例外。荀寅找到主帥士鞅,表示雨下得太大,又流行瘧疾,進攻楚國恐怕不能穩贏,不如退軍。士鞅馬上同意了,原來他也找蔡侯要過回扣卻也吃了閉門羹。就這樣,士鞅與荀寅以雨太大了影響士兵發揮為理由單方面撤退了。其他17國看到老大都跑路了,也分分各自回國了。蔡侯一看,心中也很鬱悶,沒想到這次中原霸主晉國發動的18國攻楚戰役就這樣成了一次大規模的烏龍事件。後來晉國的威信一落千丈,中原大國齊國開始崛起。

這就是春秋時發生的一次烏龍戰役,十八國聯軍誓師攻打楚國,結果統帥因沒要到回扣而班師。本來這次是晉國提高威信削弱楚國的一次大好時機,可惜機會被士鞅、荀寅給浪費掉了。可以試想一下,要是真的開戰,18諸侯國應該可以輕鬆打敗衰落的楚國。而楚國這次卻非常幸運,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國家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