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乾隆時期,此姓氏地位僅次於愛新覺羅,原因跟2個女人有關

乾隆時期,地位僅次於愛新覺羅的1個姓氏,原因跟2個女人有關

清朝是滿人治國,統治這個國家的是白山黑水中生長起來的布庫裡雍順的後代,無數的八旗子弟被安插在這個國度各個要害部門,參與這個巨大國家機器的運轉,生產,和修補,而凌駕於這些驕傲的八旗子弟之上的,是尊貴的皇族,愛新覺羅氏。

乾隆時期,此姓氏地位僅次於愛新覺羅,原因跟2個女人有關

滿族姓氏的來源,乃是各部族在關外盤踞,刀耕火種的時候,每一個部族的姓氏,後來關東出了一個大英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將白山黑水上的所有女真子孫統一起來,擰成一股繩,創造了千秋偉業,而當初各自生存的各部族,也都歸為愛新覺羅的統治之下。

愛新覺羅氏是皇室之姓,尊榮之盛,不必多談。然而真正維繫這個國家的運營,光靠愛新覺羅這一個姓氏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依靠諸多忠心耿耿的其餘滿族貴族,也正因此,清朝很多姓氏脫穎而出,依靠自己對清朝的功勳,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姓。

乾隆時期,此姓氏地位僅次於愛新覺羅,原因跟2個女人有關

譬如瓜爾佳,有天命四大臣蘇英東,是努爾哈赤最看重的臣子之一,曾領八旗之中的左四旗。還有十六大臣中的宜蓀、衛齊、楊善,大學生車克,除此之外,大名鼎鼎的一等公鰲拜就是瓜爾佳氏的。清朝滅亡之後,瓜爾佳氏改姓為關,繼續在全國各地開枝散葉。

還有博爾濟吉特氏,在天聰朝曾出過姑侄三妃子,一個是皇太極的皇后哲哲,一個是皇太極的寵妃海蘭珠,最小的一個最著名,乃是順治帝的母后,孝莊文皇后。鈕祜祿氏也是清朝首屈一指的大姓,能人傑輩數不勝數,大臣、將軍、妃子數不勝數。

乾隆時期,此姓氏地位僅次於愛新覺羅,原因跟2個女人有關

類似的姓氏還有很多,比如那拉、馬佳、佟佳等等,然而到了乾隆朝,因為康熙後宮的兩名妃子,之前的名門望族全都黯然無光,反而是富察氏直上雲霄,儼然成了自愛新覺羅以下的,滿清第一大姓。

這兩位富察氏妃子,一個名聲很大,就是乾隆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弘曆的髮妻富察皇后。富察皇后鍾靈毓秀,款婉有度,落落大方,對皇帝在生活上是溫柔的慰藉,在為政處事上也是不可或缺的賢內助,外加頗具氣度,將後宮治理的井井有條,後世因此稱之為“賢后”。

乾隆時期,此姓氏地位僅次於愛新覺羅,原因跟2個女人有關

富察皇后在朝為後,乾隆皇帝愛屋及烏。她的家人也因之得蔭,也正因為如此,傅恆扶搖直上,成為乾隆皇帝的寵臣。《清史稿》記載,傅恆最開始為山西巡撫、總督內務大臣,後來做到了戶部尚書,乾隆十三年在清朝大小金川戰役中屢建奇功,乾隆十九年平定準噶爾叛亂。

晚年身患重疾而不辭辛苦,身臨前線督軍攻打緬甸,重挫緬甸。因為一生功勳無數,授一等忠勇公、領班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而此時,後來被乾隆皇帝頗為倚重的和珅,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子。再加上傅恆的兒子,福康安、福隆安、福長安等人,都是炙手可熱的大人物,富察氏在乾隆朝,是當仁不讓的皇室以下第一姓。

乾隆時期,此姓氏地位僅次於愛新覺羅,原因跟2個女人有關

另一個妃子晉妃富察氏,出現在乾隆皇帝身邊的時候,乾隆皇帝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耄耋老人,禪位給嘉慶皇帝,作為太上皇。這時候的乾隆皇帝充實後宮是無從談起的,為乾隆太上皇遴選妃子完全是為了給太上皇的宮中新增一點生氣,同時也是一種政治需求。

乾隆時期,此姓氏地位僅次於愛新覺羅,原因跟2個女人有關

富察氏就是在這時進入宮中,此時富察皇后已經去世將近五十年,老眼昏惑的乾隆皇帝看著眼前這個妃子,似乎依稀又看到了當年富察皇后的眉眼。為了追思故人,乾隆皇帝進封晉妃的位分,對她寵愛有加,而富察家族也因此延續聖光,再一次迸發了之前的能量。晉妃之父德克精額,參與了《清高宗實錄》的編纂工作,她的兄弟等人也進入朝中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