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將歷史鏡頭拉回160年,在中國經歷太平天國的興起到隕落的14年間,華夏大地反抗清王朝封建統治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如火如荼。在貴州這片大地上,僅清鹹、同年間,就先後出現起義隊伍不下三十支,參加起義人數達150萬以上,起義隊伍遍及貴州各地各民族。其中,以苗軍和號軍為主的隊伍佔起義人數的四分之三以上。而黔西北苗族兄弟陶新春、陶三春發起和領導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持續時間長達12年之久,是當時貴州全省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農民起義隊伍。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陶新春(1825~1867),原名陶正春,又名陶亮,苗族,威寧骨董山(今赫章縣境)人。陶三春(1827~1867),陶新春同胞兄弟。陶氏一家原為威寧州以機土目的農奴。清咸豐十年(1860)五月,陶氏兄弟以“仙姑下凡拯救窮苦百姓”為號召,在威寧韭菜坪(今赫章縣境)一帶召集以苗、彝族為主的農民隊伍14000多人,打出“黔西北苗族義軍”旗號,進行起義,對抗官府。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義軍首先搗毀以機、青洶、差郎三個土司衙門,進取黔西北要隘七星關。九月,義軍襲擊七星關,燒燬關橋,切斷畢節至威寧的交通。十月,義軍從陰底襲擊撒拉溪,擊潰撒拉溪團練,逼近長春堡;另一支義軍由西路襲擊野馬川、平山鋪大道。大定知府魯經芳派遣卸任威寧知州、候補知府顧昆揚率團練從畢節支援七星關,自己率軍由西路進剿野馬川、平山鋪。顧昆揚在趕往撒拉溪途中,被義軍炮擊身亡,團練解散。魯經芳率部至十八家地,被義軍阻截,屢戰不利,只得退回大定。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欽差大臣兼貴州提督田興怒遣參將李有恆趕至畢節,與威寧、鎮雄官兵合擊七星關義軍。陶新春率部堅守,雙方激戰一個多月後,陶新春為久遠打算,主動退出七星關,以畢節、威寧州和鎮雄交界的豬拱箐(位於現七星關區青場鎮西南,海拔2137米,林深箐密,絕頂崎嶇,勢凌千仞,堪稱雄山險道,當地人稱“山”)為中心,建立峰頂山、海馬姑、紅巖尖山與骨董山縱橫九十里,環週三百里的根據地。在根據地內建房三萬間,人口十餘萬,分田於民,實行屯墾制度,並組織市場,進行商品交易。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次年春,太平軍石達開部曾廣依、張遇恩率軍圍攻畢節城,清軍李有恆聞報兼程回守。陶三春於3月30日尾追清軍至畢節城外,太平軍與苗軍相遇於畢節城外龍宮橋畔時,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據餘昭《平定豬拱箐苗匪始末記》雲:義軍“猝遇發逆(太平軍)相與大戰。良久,始各通問,發逆乃擲戈拱揖曰,吾夥也,遂相約苗進扎北鎮關,共為犄角……苗發既合,城中愈驚。”自此始,苗族義軍和太平軍在同敵人的鬥爭中結成了生死與共的戰鬥友情。苗族義軍與太平軍協同作戰,圍攻畢節城七十天後,因張遇恩中炮陣亡,曾廣依率部撤離,陶新春選派3000餘人為先遣隊,引太平軍至打鼓新場,並護送不能跟隊伍撤退的傷員到豬拱箐養傷。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陶新春的苗族義軍第二次與太平軍相逢是同治二年(1863)。這一年,太平天國軍李福猶、李文彩部三萬人與石達開失去聯絡,由四川敘永進入畢節,五月到達豬拱箐。陶新春為太平軍籌集糧草,資助回師廣西。太平軍送給苗族義軍槍炮,幫助義軍在紅巖尖山建立生產“石火輪”的兵工廠,並指導義軍建立守哨制度。他接受了太平天國的約定自任太平天國統兵元帥,啟用了“太平天國統兵元帥”的篆文印信。同時,對所屬部隊,按太平天國的體制整編,以漢族周幗瑞和彝族姬哉為軍師,陶三春為大王,苗族6人,布依族1人為將軍,設經略、掌櫃、宰輔、巨卿、禮師官等文武職官員。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此後的幾年間,陶新春領導的苗族義軍,轉戰黔西北、滇東北和川南廣大地區,在滇東北兩次攻戰鎮雄州城,踞彝良,控制昭通大關一帶;在黔西北配合黃旗軍巖大武部攻戰大定府城。同治五年(1866),又配合黔北號軍再度攻戰大定府城,貴西道署鄧爾巽負傷逃跑。同年三月,清同治皇帝下諭:“貴州畢節豬拱箐地方,苗號各匪踞為老巢……若不亟剿辦,勢將不可複製。”並命雲貴總督勞崇光負責,四川總督駱秉章統籌支應軍需糧餉,雲南布政使為統帥,對豬拱箐苗族義軍進行全面圍剿。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陶新春根據敵情進行了防禦部署:一面在根據地添築營壘工事,扼守要隘,一面飛調陶三春由滇東和川南迴師,並與周圍的各路義軍聯絡,彼此互相接應。黔北號軍將領何大伍率部3000餘人,繞道川南速達海馬姑;黃旗軍巖大武、水城祝萬春、大兔場何玉堂都派隊伍到豬拱箐參加保衛戰。加上黔西緣軍被清兵打散後隨陶新春回豬拱箐的部分人馬,大家共同抗擊清軍。在保衛豬拱箐的戰鬥中,義軍制造的“石火輪”發揮了巨大威力。起義軍“共同推輪而前,力戰竟夜”,僅五月初三、初四兩天,摧毀清軍營壘十二餘座,殺死軍兵四、五百人。這場保衛戰持續半年,清軍屢戰不利。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同治六年(1867)七月,岑毓英統帥清軍再次向豬拱箐發起進攻。鑑於前次失敗,岑毓英改用陰謀手段,派土司、土目混入苗族義軍根據地,裡應外合。陶新春率領起義軍與清軍激戰一百二十天,毀敵營二十餘座,殺死殺傷清軍無數。但終因清軍人數眾多,武器精良,加之部將大紅袍投降清軍,為岑毓英出謀獻策,清軍最終將苗族義軍根據地豬拱箐攻陷,陶新春、周國瑞等義軍首領被俘,陶三春等突圍至海馬姑被俘。九月,陶新春等分別在畢節、黔西兩地英勇就義。堅持了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最後失敗。

晚清時期長達十二年之久的“黔西北苗族義軍”戰鬥史

時到今日,豬拱箐戰鬥遺址尚存,“正營”山巔有長數百米、深一米的戰壕,營餘遺址依稀可辨,農民耕作時常有殘存的鉛彈、槍矛、石灰雷等武器彈藥發現,陶瓷器皿殘片、燒土痕跡以及砂石磨刀留下的深痕隨處可見。1982年4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章配圖來源於網路,部分為豬拱箐地形地勢實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