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唐史河東之戰大敗,加速了唐朝覆滅

唐史:河東之戰大敗,加速了唐朝覆滅

關鍵詞:李克用兵敗朱溫聯軍、朱溫收取魏博鎮

前因:李克用兵敗朱溫聯軍

890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朱溫、李匡威、赫連鐸的聯軍打敗,昭宗開啟河東之戰。

唐史河東之戰大敗,加速了唐朝覆滅

▲河東之戰概述圖

後果:朱溫收取魏博鎮

891年,李克用因河東之戰損失慘重,朱溫趁李克用喘息之機,佔有魏博鎮。

唐史河東之戰大敗,加速了唐朝覆滅

▲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

過程始末

一、唐昭宗削除藩鎮勢力

890年,唐昭宗為削除藩鎮勢力,出兵討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最後以失敗告終。

這年四月,朝野上下都在傳播一個爆炸性新聞,實力強大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其他藩鎮的朱溫、李匡威、赫連鐸組成的聯軍打得慘敗,昭宗看完奏報興奮地在殿內踱來踱去。

唐史河東之戰大敗,加速了唐朝覆滅

▲唐昭宗劇照

二、李克用

李克用究竟是何許人也,他的一次失敗竟然能讓昭宗如此喜出望外?

李克用是沙陀族,本姓朱邪,早年因剿滅黃巢起義有功,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賜姓李氏。但唐昭宗對李克用一直沒有好感,一是因為對方出身沙陀,昭宗覺得李克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更嚴重的是李克用曾經兵犯京師,逼得自己逃出長安,昭宗對其一直防備。

李克用的沙陀軍隊兵精將勇,是當時第一強藩,對朝廷極具威脅,可謂是昭宗的心頭大患。

此時中央禁軍戰鬥力低下,無法與李克用抗衡,只能藉助其他藩鎮的力量。

昭宗聽聞其他藩鎮聯手打敗李克用,自然是喜不自勝,並想借此進一步打壓李克用。但是昭宗的這一想法,遭到了官員們的反對。

殿前會議上,絕大多數朝官,包括宰相杜讓能、劉崇旺都反對出兵,他們認為此時朝廷實力還太弱,根本打不贏。

唐史河東之戰大敗,加速了唐朝覆滅

▲李克用的沙陀騎兵

三、河東對峙

權宦楊復恭因與李克用關係親近,也反對朝廷出兵。可宰相張浚力主出兵,他一是想借此機會削藩,恢復中央威信,另一方面如果朝廷出兵,大權就會轉移到外朝的宰相手中,可以和權勢熏天的宦官楊復恭爭權,宰相孔緯也表示支援,在二人力諫下,昭宗決定征討河東。

昭宗任命張浚為主將,其他藩鎮的朱溫、李匡威、赫連鐸等也紛紛上陣,組成了一支討伐大軍。昭宗下詔削奪李克用的一切官爵,收回朝廷所賜的姓氏,河東之戰正式打響了。

朝廷大軍分南、北、西三線同時向李克用進攻,面對三面來敵,久經沙場的李克用並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全面冷靜地分析了戰局,他認為張浚所率的朝廷官兵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從南面進攻的朱溫雖為勁敵,但現在正與徐、鄆兩州的守軍相對峙,一時抽不開身,李克用認為此時河東的大敵,是北線的李匡威與赫連鐸,他親率大將李存信、李嗣源進行抵禦。

不久之後,河東的潞州被朱溫攻下,但潞州難以守衛,朱溫就想送個人情,通知張浚接管。張浚不知潞州形勢嚴峻,忙派人去接管,李克用聽聞潞州失守,派遣有河東第一猛將之稱的李存孝去截擊,輕而易舉就生擒了張浚派出去的孫揆與韓歸範二人。

唐史河東之戰大敗,加速了唐朝覆滅

▲李克用畫像

四、李克用勝利

唐廷使者被俘、潞州再度淪陷,大大挫傷了聯軍計程車氣,加上李克用的沙陀軍本就勇猛善戰,聯軍的三線都開始全面潰敗。

南線的朱溫部將鄧季筠圍困澤州城多日,都沒攻下城池,李存孝帶兵支援澤州城,朱溫見士兵疲敝,只得撤兵。

唐史河東之戰大敗,加速了唐朝覆滅

▲李存孝畫像

北部戰線的情況更糟,李存信援助澤州後,率兵迎擊北部戰線的李匡威和赫連鐸,兩人不敵,人馬損失了一萬多。

此時,征討河東的軍隊僅剩西線,但張浚率領的朝廷軍隊戰鬥力薄弱,糧草也供應不足,等到李克用大兵一到,唐軍竟然不戰自潰,聞風敗逃。

至此,李克用擊敗了朝廷所來征討的全部三線兵力,唐昭宗君臣陷入愁悶之中。此時,李克用派人帶訴冤表給朝廷,李克用的態度措辭十分強硬,訴說自己的“冤情”。

唐昭宗無奈之下,怕李克用再以武力進逼長安,不得已罷免了力主用兵的宰相張浚和孔緯,恢復了李克用的姓氏和官爵,河東之戰最後也就以失敗告終了。

唐史河東之戰大敗,加速了唐朝覆滅

▲朱溫劇照

結論:

河東一戰對唐末政局影響極大,昭宗本想借李克用敗仗之機、行削藩之政,但無奈朝廷禁軍戰鬥力很弱,藩鎮心思不一,最終以失敗告終,戰爭的巨大消耗加速了唐朝覆滅。

【參考資料】《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四》《舊五代史·李存孝傳》《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