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都說自己吃虧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到底哪一方獲利更多?

《尼布楚條約》是我國與西方國家簽署的首個邊界條約,從法律上確認了我國對黑龍江流域的統治,為維護了我國東北兩百多年的安定。

不過最近幾年,網上對《尼布楚條約》提出了許多批評的聲音,認為該條約對沙俄的讓步太大了,不僅放棄了整個西伯利亞,還將貝加爾湖以東的大片土地割讓給沙俄,簡直是喪權辱國。

都說自己吃虧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到底哪一方獲利更多?

(圖中橘紅色地區被認為是《尼布楚條約》割讓地區)

但是對於這種質疑之聲,本人覺得清廷有點冤枉,其實在《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前,清軍主力從來沒有涉足過黑龍江以北的地區,更沒去過西伯利亞,也談不上放棄西伯利亞。

都說自己吃虧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到底哪一方獲利更多?

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生活在今天的遼寧北部、吉林東部和黑龍江南部一帶,例如後金的首個都城赫圖阿拉就位於今天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

而在後金成立之後,努爾哈赤主要向西向南擴張,而對於北部寒冷的地區,努爾哈赤只是降服了當地的海西女真,保證自己身後的安全,然後就集中全力跟明朝和蒙古、朝鮮作戰去了。

到皇太極建立大清之後,清朝在關外的實際控制範圍包括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地區。至於黑龍江流域,清朝並沒有實際控制,僅僅是要求當地部落首領稱臣納貢,屬於羈縻統治。

都說自己吃虧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到底哪一方獲利更多?

1644年清軍入關,此時清朝的主要方向是關內地區。而就在清軍入關的同一年,已經擴張至東西伯利亞的沙俄開始入侵黑龍江流域,並和當地土著爆發衝突。

由於當地沒有清軍駐紮,僅僅百餘人的沙俄遠征軍便沿著黑龍江一路順江東下,如入無人之境。

說實話,當時清廷並不想和沙俄發生衝突。早在沙俄遠征軍剛剛入侵黑龍江的時候,寧古塔將軍就接到了訊息,但鑑於黑龍江流域不是清朝的直接控制區域,也暫時威脅不到遼東的清軍,因此清朝沒有立即反擊沙俄。

如果沙俄只在黑龍江以北地區活動,那麼清朝可能就忍了。但是沙俄遠征軍在橫掃黑龍江之後,居然進入松花江,逆流而上,進入了清朝的實際控制區域,這下子把清朝給惹火了,駐守在吉林的清軍與俄軍爆發了多次衝突。

但是當時清軍主力都在關內和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南明軍隊作戰,根本沒有心思顧及黑龍江地區。

都說自己吃虧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到底哪一方獲利更多?

清軍入關之戰共計打了20多年,直到吳三桂攻入緬甸擒殺永曆帝朱由榔才算告一段落。然而和平並沒有持續多久,在康熙親政後不久又爆發了為期八年的三藩之亂。

後來為了徹底剿滅明朝反撲的力量,清廷再度用兵臺灣,最終在康熙二十二年平定臺灣。至此,關內漢人的反抗才算是徹底被平息。也正是在收復臺灣之後,康熙才將目光投向東北。

在經過多年準備之後,康熙二十四年,清軍從寧古塔等地出發,與俄軍在雅克薩一帶爆發激戰,史稱“雅克薩之戰”。

雅克薩之戰一共打了兩次,最後以清軍獲勝而告終,緊接著俄清雙方展開了邊界談判。

在談判之初時,雙方不肯相讓,但由於準噶爾部入侵喀爾喀蒙古,迫使康熙放棄了與俄羅斯劃定中段邊界的想法,最終雙方簽署《尼布楚條約》,正式劃定兩國東段協議。

在《尼布楚條約》中確認了外興安嶺以南的廣大地區屬於清帝國,而在此之前,清軍從來沒有染指過外興安嶺以南到黑龍江以北的地區,事實上清朝絕對沒有吃虧。所謂“贏了戰爭,卻輸了土地”的傳言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