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最難殺的5猛將 殺項羽出動5000兵 殺第2出動8000兵卻反被擊敗!

(說歷史的女人——第435期)古時作戰,不像今天,全靠科技,那時候,作戰全憑軍謀和勇壯,故有千軍易得猛將難求之說。所以,一個猛將在大軍作戰時,其個人勇壯也可以激勵全軍士氣,士氣飽滿的部隊則更容易取勝。但若遇見特殊情況的時候,這些猛將一人也能爆發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和殺傷力。今天“說歷史的女人”就跟各位看官分享古代最難殺死的5大猛將,其中項羽自然在列,不過殺項羽出動了5000精兵,但是殺第2出動8000精兵都沒殺死他,卻反被他一人擊敗,創造了一個歷史奇蹟。具體情況,我們來看一下。

古代最難殺的5猛將 殺項羽出動5000兵 殺第2出動8000兵卻反被擊敗!

第5:典韋,勇猛指數10,難殺指數9。5。

在三國正史中,若論猛士,典韋絕對是排行第一。若以死士的標準來看,典韋也絕對是三國獨一無二的。三國護衛系列的猛將很多,比如趙雲、許褚、周泰,但是這些人比起典韋,似乎還稍微弱那麼一點點。若以忠誠而論,典韋則屬於死忠型的,對於曹操而言,典韋是毫無保留的以死報效。曾有小夥伴開玩笑說,典韋死得不值,而這個不值的原因是因為曹操是因為泡妹子惹的禍。可是事實雖然如此,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定位,而從這裡,也恰好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典韋的忠誠是死忠,那就是不管主公曹操做了什麼事,那是主公的事,而我只是要保護他的安全。

所以,在這個層面來看,趙雲做的都不如典韋,趙雲曾經對劉備提出多次諫言,但是說實話,這不是他的職責範疇,提出諫言的結果只能讓劉備更不喜歡他。從衛士之將的角度來看,典韋是最合格的。在曹操泡妹子惹禍後,張繡夜裡突然率領精兵攻打曹操大營。曹操倉皇迎戰,不利,逃走。典韋守住營門斷後,把張繡上千軍馬擋在門外,不得追殺曹操。雖張繡軍眾,但殺典韋也沒那麼容易,反被典韋不斷殺掉。典韋最終是在兵器折斷無法使用、沒有兵器的情況下,才被張繡軍殺掉。然典韋雖死,可是他用最後的慘烈戰鬥為曹操贏得了充足的逃生時間,算是盡到了一個死忠衛士的最後職責。

第4:張遼,勇猛指數9。5,難殺指數10。

張遼基本上一直是被忽略的猛將,一般論說三國之猛,人必提趙雲、張飛等等,但是如果按照歷史記載來看的話,張遼其實也是非常之猛的,他的光輝只是被演義給淡化了而已。我們來看看史書對張遼的評價,即知其猛。魏武帝曹操說:“(張遼)武力既弘,計略周備……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魏文帝曹丕說:“(張遼)此亦古之召虎也。”東吳開國皇帝孫權說:“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王保保以鐵騎勁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謀臣如攸、彧,猛將如遼、郃,予兩人能高枕無憂乎。”王歆說:“曹魏多名將,而張遼為第一。”曾國藩說:“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於張遼。”

古代最難殺的5猛將 殺項羽出動5000兵 殺第2出動8000兵卻反被擊敗!

那麼張遼在合肥之戰的表現為何會受到多人的稱讚?其實這也是張遼的勇猛所在。曹魏良將其實特別多,而且在正史上的戰績絕對是三國中整體最好的。而張遼作為五子之首,他屬於比較全能型的,從統帥、治軍、勇猛上都比較優秀,也正因此,他的勇猛總被他的其它優點所遮掩。且說合肥之戰,孫權統兵十萬,張遼等僅7000守軍。但是在孫權攻城之前,張遼率先帶800騎兵衝入孫權十萬大軍衝殺。其實,這比關羽騎著快馬偷襲顏良要勇猛多了。張遼衝入敵陣,一直殺到孫權的大營前,把孫權嚇得半死。而且在退回之時,因同行壯士被圍,張遼又是折回,幾度衝殺,如此猛壯,絕對是彪悍至極。孫權十萬之眾,竟然沒有殺掉張遼,也足見張遼之悍勇。就算趙雲長坂坡的表現也不能和張遼比,在演義中曹操是下了命令,不準射殺趙雲的,可是合肥之戰,孫權恨不能把張遼斬為兩段,可惜吳軍不能斬殺張遼,任憑他在十萬之眾中衝殺之後,又揚長而去。

古代最難殺的5猛將 殺項羽出動5000兵 殺第2出動8000兵卻反被擊敗!

第3:項羽,勇猛指數10,難殺指數10。

項羽被韓信率軍圍在垓下,在糧草缺乏,勝利無望的情況下,項羽就在夜裡,僅率800騎兵忽然突圍而去。代漢軍發現的時候,天色已經微亮,接下來漢軍的行動,《史記 項羽本紀》進行了具體的記載:“

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

灌嬰這個人,在正史記載中也很厲害,他是劉邦麾下的一員猛將,以驍勇著稱,而且他主要統領的部隊是劉邦的精銳騎兵。從數量上來看,漢軍明顯高於項羽的突圍之兵,可是漢軍精銳依然不是項羽的對手。項羽在逃走的路上,還多次向漢軍展示了他的無敵統兵、戰術能力,以及個人的勇猛,漢軍沒有敢與之大戰者。但是項羽最終逃到烏江之邊的時候,雖有烏江亭長來接應,如果項羽渡江而去,也必然能活命,可是項羽卻選擇了一個武將最光榮的死法,大戰一場後,自刎而死,為後世留下了無盡的唏噓和感嘆!

第2:文鴦,勇猛指數9。9,難殺指數10。

三國武將群星閃耀的時間集中在三國前期和中期,到了三國末期的時候,比較傑出或特別出彩的猛將就比較稀少了。最為亮眼的一位,莫過於文鴦。幹寶的《晉紀》記載說:“(文鴦)姿器膂力,萬人之雄。”在《西園聞見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說:“……文鴦,出入萬眾,單槍匹馬,所向無前。”

由此可見文鴦之猛,最能體現文鴦之猛的一戰發生在公元256年,這一年文鴦的老爸文欽聯合了幾個忠於魏國的舊臣起兵反對司馬師專權,於是,司馬師就趕緊帶大軍來鎮壓。當時文鴦只有18歲,他認為司馬師大軍剛到,還沒來得及修整,此時猛攻他,必然能有奇效。於是,文欽就聽從兒子的建議。可是司馬師老奸巨猾,知道出戰與己不利,就堅守營門,任由文鴦叫陣。文鴦叫陣一夜,疲累交加,只好退去。這時候,巨賊司馬師認為時機成熟,立即派重兵火速追殺。結果文鴦的老爸文欽要回壽春,可是文鴦不想就這麼走,他要給司馬師大軍一點顏色瞧瞧,於是就讓老爸把大軍帶走,自己僅帶十來個士兵殺入敵陣。文鴦在敵陣亂殺一陣後,就殺出而走。

可是文鴦沒走多遠,司馬師的一支王牌精銳騎兵趕到,這支騎兵的人數為8000,騎兵首領是左長史司馬班。但是這支騎兵追文鴦的結果是,我們來看《資治通鑑》的記載:“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

面對高達8000之眾的騎兵,文鴦雖然沒有像項羽那樣展示自己的戰術技巧,但是文鴦卻展示出了個人的無敵。他沒有帶著隨從去衝殺,而是自己單槍匹馬衝入敵陣,以一敵千,斬殺數百,而且還是來回衝進衝出,六七回,最後的結果是,殺得敵人不敢靠近他,任由他揚長而去。敵人出動8000精銳之兵,都沒殺死也,還反被他擊敗。古來猛將,在單槍匹馬衝殺中,恐怕無人能和文鴦比瀟灑了。

古代最難殺的5猛將 殺項羽出動5000兵 殺第2出動8000兵卻反被擊敗!

第1:李存孝,勇猛指數10,難殺指數10。1。

在勇猛上,筆者認為李存孝是古代史上唯一一個能和項羽並立的猛將了。其實這一點,基本上是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的,正所謂“王不過項,將不過李。”不過李存孝和項羽還是有些微區別的,在統軍能力上來看,項羽顯然更高一籌,有人對項羽的這方面能力做過一個比喻,說項羽天生就是軍事奇才,他可以把戰爭打得就像瘋狂地行為的藝術。比如鉅鹿之戰,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這做法也是頗具獨創性。再比如彭城之戰,劉邦五十萬大軍攻佔彭城,而項羽僅率3萬人馬急行軍趕到後,還擊敗了劉邦五十萬大軍。拋開所謂的政謀手段,單看統軍作戰能力,項羽是無敵了。李存孝雖然軍事才能也非常突出,但是戰績明顯比項羽還是弱了許多。

但是除開統兵能力,單論個人武勇的話,李存孝就跟項羽具有難分高低的意思了。史書說李存孝驍勇絕倫,力大無窮。五代時期的史學家薛居正在史書中寫道:“惟存孝之勇,足以冠三軍而長萬夫。”另外李存孝的結局更是再次彰顯了他的個人勇力以及難殺指數,其被五牛分屍,然五牛之力卻不能拉死李存孝,反被他以本能之力拉回,來回數次,李存孝只好讓人砸斷自己的四肢筋骨,五牛之刑總算順利結束。

古代最難殺的5猛將 殺項羽出動5000兵 殺第2出動8000兵卻反被擊敗!

結語:總的來看這五大猛將,除了典韋是死戰而亡外,張遼、文鴦是勇退敵軍,全身而退,項羽、李存孝則是兵敗或無望,主動求一死。總之,這五人之勇壯的表現,在古代史上堪稱猛將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