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被稱三國第一亡命徒,終身未封侯,但民間卻被封神,得以建廟祭祀

歷史上三國時期,名將猛將輩出,我們都很熟悉的比如關羽,張飛,呂布等。但今天說的這位猛將,此人與眾不同,歷史上被稱三國第一亡命徒。因為他在打仗時,總是衝殺在最前頭。

此人就是東吳大將甘寧。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被稱三國第一亡命徒,終身未封侯,但民間卻被封神,得以建廟祭祀

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人稱錦帆賊。青年時停止搶劫,熟讀諸子。曾任蜀郡丞,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未受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先後隨孫權破黃祖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戰功赫赫。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他為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他最為出名的自然還是夜襲曹營,拒關羽。

被稱三國第一亡命徒,終身未封侯,但民間卻被封神,得以建廟祭祀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率大軍號稱四十萬攻打濡須口(今安徽巢縣南),飲馬長江。孫權率兵七萬迎擊,派甘寧率三千人為前部督。孫權密令甘寧夜襲曹營,挫其銳氣,為此特賜米酒。甘寧選精銳一百多人共食。吃畢,甘寧用銀碗斟酒,自己先飲兩碗,然後斟給他手下都督。都督跪伏在地,不肯接酒。甘寧拔刀,放置膝上,厲聲喝道:“你受主上所知遇,與甘寧相比怎樣?我甘寧尚且不怕死,你為什麼獨獨怕死?”都督見甘寧神色嚴厲,馬上起立施禮,恭敬地接過酒杯飲下。然後,斟酒給士兵,每人一銀碗。至二更時,甘寧率其裹甲銜枚,潛至曹操營下,拔掉鹿角,衝入曹營,斬得數十級還。曹營大驚,等到舉起火把時,甘寧已經回營,夜裡見到孫權。孫權笑著說:“這也夠把老頭子(指曹操)嚇一跳了吧,只是想試試你的膽子罷了”,於是賞甘寧絹一千匹,戰刀一百口,並增兵二千。從此,孫權對甘寧更加看重,並稱讚道:“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曹操駐紮了一個多月,便退回北方去了。

被稱三國第一亡命徒,終身未封侯,但民間卻被封神,得以建廟祭祀

建安二十年(215年),甘寧隨孫權攻打合肥(參見合肥之戰)。戰事不利,加之軍中瘟疫流行,只得下令撤軍。大部隊已經撤出戰鬥。只有呂蒙、蔣欽、淩統、甘寧以及車下虎士一千多人跟隨孫權駐在逍遙津(今安徽合肥東)北。

曹操將領張遼偵伺瞭望,乘機率步騎發動襲擊,陳武戰死。孫權部將甘寧、呂蒙奮力抵擋、部將淩統率衛隊拼死廝殺,作戰中,甘寧引弓射敵,厲聲問戰鼓為何不響,壯氣毅然,勇冠一時。孫權目睹這一切,更增加了對甘寧的敬意。在甘寧等人的英勇抵抗之下,曹軍進攻的速度放慢。淩統率兵三百,保護孫權衝出重圍。孫權逃至逍遙津,時值河橋半拆,丈餘無板,孫權急策所騎駿馬騰越而過。將軍賀齊率三千人在逍遙津南接應,孫權才僥倖得免。戰鬥下來,除淩統外,三百士卒無一生還。

被稱三國第一亡命徒,終身未封侯,但民間卻被封神,得以建廟祭祀

淩統是凌操之子,而凌操是在攻打黃祖時被甘寧射死的。因有殺父之仇,凌、甘二人矛盾很深,甘寧因而也防備淩統,儘量避免和他見面。孫權命令淩統,不得與甘寧為仇。

一次,甘寧、淩統在呂蒙那裡聚會飲酒,酒酣耳熱,淩統起立舞刀,甘寧也站起來說:“我能舞雙戟!”呂蒙見二人有相鬥之意,便隔在中間,說道:“甘寧雖能舞,還是不如我舞的精妙。”於是,操刀挾盾,將二人分開。後來,孫權知道淩統不能忘卻父仇,就讓甘寧率兵改駐半州地方。但在大敵當前的關鍵時刻,二人能拋開私怨,團結對敵,這是難能可貴的。

被稱三國第一亡命徒,終身未封侯,但民間卻被封神,得以建廟祭祀

因為甘寧性情意躁,易於激動,發怒時動輒要打人甚至殺人,亡命徒一樣的風格,連關羽都怕它三分。這就是後來隨魯肅鎮守益陽,發生的拒關羽。關羽當年號稱有三萬兵馬,投物堵住了上游十多里的淺水地帶,聲稱夜裡涉水渡河。甘寧當時只有兵馬三百人,於是就說:“給我五百兵馬,我去對付他,關羽聽到是我絕不敢渡河。若他敢來,定要擒他。”關羽聽聞甘寧來了,見對方有所準備便放棄了渡河的計劃,在岸上捆紮柴木作為軍營。後人則把此地稱為“關羽瀨”。

當時東吳名將周泰、徐盛、丁奉、韓當全部封侯,整個東吳,沒有封侯的只有兩人,一個是董襲,另一個就是甘寧。甘寧死後史書稱“權痛惜之”。作為東吳首屈一指的猛將,甘寧戎馬一生,戰功顯赫,名揚三國,到頭來卻始終不得孫權的歡心。但是後人並沒有忘記他,宋代時,甘寧被封為神祇,南宋時更是加封“昭毅武惠遺愛靈顯王”,得以建廟享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