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海絲”路上的欽州

欽州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背靠大陸,南臨北部灣,面向東南亞,是中國距離東南亞最近的地區之一,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條件。

古“海絲”路上的欽州

“海絲”路上的欽州

欽州距離越南200千米,距離馬來西亞1000千米,比中原地區南下東南亞近1500千米以上,比從古始發港徐聞港出海西出東南亞近200千米以上,比從古始發港福建泉州港西出東南亞近1000千米以上。

古“海絲”路上的欽州

欽州港

欽州市境內有大陸海岸線560千米,欽州灣近岸海域一般風平浪靜,沿岸有淡水和物資補給,適合通航。因此,欽州自古以來便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和黃金水道,是連線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橋樑。

一、欽州境內古代始發港的形成演變

公元前219年,秦徵嶺南。前217年,秦始皇令史祿監修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水,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線起來,使秦軍從北方運來的軍需物品能夠直達嶺南。

東漢時期,馬援南征交趾,開鑿北流江通往南流江的桂門關(今鬼門關),欲打通從中原地區經南流江出海的通道,但因各種原因,水路工程未完成,進入南流江仍需走小段旱路。修築靈渠、開鑿桂門關,使秦、漢軍隊可沿桂江、北流江轉南流江水路進入北部灣地區,完成軍事征伐任務。

雖然該條水路主觀上為軍事服務,客觀上卻為貨物流通提供了便利。北部灣地區的船舶可以透過南流江向北運輸貨物,經小段旱路轉北流江、西江上灕江、湘江,進入長江流域。南運的物品亦可由北流江轉南流江,南下合浦郡治、乾體港,西出東南亞沿海各國,或東出粵西、海南。

特別指出的是,秦漢時期,在江河運輸的木船一般都是能載兩三千斤貨物的小船,南流江水路基本上能夠滿足通航要求。北部灣地區的船隻透過南流江水路向中原運貨,可比經徐聞、泉州、上海等地進入長江再往北運輸要省上千裡的路程,還可避免海上行船被颱風、大浪襲擊的危險,這是經南流江向北發船的好處。

秦代,從欽州和東南亞地區透過南流江運往中原地區的貢品及貨物主要有珠璣、玳瑁、象牙、犀角、翠羽、菌鶴、短狗(寵物狗)、琉璃、蔗糖等。到了漢代,皇室對產自東南沿海地區的香料、水果、珠寶等物品需求更大,當時欽州地區盛產龍眼、荔枝、柑橘、珍珠,這些特產和南海珠寶源源不斷北運。漢朝皇帝曾用南方進貢的龍眼、荔枝賞賜來朝的匈奴單于。此時中原的絲綢、鐵器也透過這條水道出海,運銷東南亞各國。

漢代合浦郡治設在今浦北縣的泉水鎮舊州,這裡便成了商品集散地之一,郡治外的江灣常有商船雲集。除了外地的船隻在這裡過往停靠,也有一些船隻從這裡出發,透過南流江開往東南亞各國進行貿易。

漢代中國商船從合浦郡出發,遠航東南亞各國乃至印度洋地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從合浦出發,“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都元國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西北巴賽河附近,邑盧沒國在今緬甸南部薩爾 溫江入海口附近,諶離國在今緬甸蒲甘城附近,夫甘都盧國在今緬甸卑謬,黃支國在今印度南部。這些古國都在東南亞或印度洋岸邊。

當然,《漢書地理志》記載的合浦港主要是指位於現在合浦縣廉州鎮的乾體港,乾體港的船舶停靠、流量要大許多(這已被考古所證明)。然而,也可以說位於泉水鎮舊州的合浦郡治旁邊的江灣也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此外,漢代海南島曾是合浦郡的轄地,從合浦郡治出發,經乾體港往東行駛,經徐聞海安,再往南行進,渡過瓊州海峽,到達海口。那時不僅有郡縣官員來往,還有大陸的絲綢、鐵器、陶器運出與海南熱帶水果的運入。

三國時期,士燮任交州刺史,當時欽州屬交州合浦郡合浦縣。士燮每年向東吳皇帝孫權進貢雜香、細葛,“輒以數千”,還有明珠、大貝、琉璃、翡翠、玳瑁、犀象、蕉、椰、龍眼之屬,這些產自北部灣地區的物品,送給朝廷作為貢品。而其他鉅商富豪自然也要享受這類奇珍異寶。此外,銷往中原的還有蔗糖、柑橙、桂皮、八角、餘甘子及海上魚蝦乾品等,其中不乏有欽州的產品。

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梁武帝設立安州,因為那時陸上交通不便,把州治建在靠近欽江的久隆鎮上東壩地區。從此,州治邊的欽江江灣成了舟船停靠的港灣,貨物進出、官員出巡沿江沿海地區,以及與外地交往,多從這裡出入。

東場鎮的唐池嶺靠近大風江,是隋唐時期欽州生產陶瓷的廠場之一。從大風江大觀港把陶瓷裝船出海,十分便利。大風江大觀港便成為欽州商品運銷外地的始發港之一。唐代陸州(玉山郡)和烏雷縣的治所設在犀牛腳的烏雷,烏雷於是成為商品集散地。過往船隻多在烏雷停靠,添水備物,然後橫渡今欽州港海面和龍門港海面,將貨物運往東南亞各國。

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分裂,南漢國內訌,安南開始自立,導致南漢國逐漸失去對交州、愛州、驩州的控制。安南自立後,原來與安南地區的國內貿易變成國際貿易。因南漢劉氏政權對安州)廉(州)和交趾(安南)無法進行正常貨物交易。到了北宋朝廷與安南宗藩關係建立後,欽廉沿海仍遭交趾兵匪襲擾。直到1010年前後,形勢才逐漸穩定下來,海上貨物運輸逐漸恢復。

1012年,安南人提出開設互市的要求,廣南西路地方官向安南進行反分裂的鬥爭,以及北宋初期與安南的鬥爭,使得欽(朝廷奏告:“李公蘊乞發人船直趨邕州(今南寧)互市。”宋真宗答覆說:“瀕海之民常懼(安南)侵擾,承前止令互市於廉州及如洪鎮。 ”宋廷未批准在邕州互市,只批准在廉州和欽州的如洪鎮互市。如洪鎮位於今茅嶺和黃屋屯一帶,宋代的如洪江即今天的茅嶺江,離入海口不遠的上方江中有一個島,叫長墩島,那個島就是宋時與安南人進行邊貿的地點。安南人用他們的金、銀、銅錢、香料、珍珠、象牙、犀角、海魚等來換中國的布匹、鐵 器、陶瓷、紙筆等貨物,一個小小的島嶼,常常帆檣林立,人來人往。

1023年,欽州州治從靈山縣舊州南賓砦遷至安遠縣城南(今欽州城區),欽州對外貿易日漸發達。

1079年,宋廷又同意在欽州城外的東江驛(今大路街)設立博易場,與安南商人貿易。宋代欽州博易場是中越古代最大的貿易市場之一,欽江東岸常常舟楫雲集。據當時在欽州擔任教授的周去非的記載:“交趾生生之具悉仰於欽”,“昔時安南舟楫多至廉,後為溺舟,故更來欽”,“欽之西,安南也。交人之來,率用小舟。既出港,遵岸而行”,“朝發暮至”,“舟楫往來不絕”,小商販“小小博易”,富商的大宗生意“動輒千緡(一緡為一千文銅錢)”。北宋政府還提供種種優惠條件,派人迎送安南商人,大幅降低稅率,稅收方面“止收吾商”。市場交易多是以物易物,中國貨物有布匹、鐵器、陶瓷、紙筆等。交趾以米換布,一般“鬥米尺布”。就連四川商人亦不遠千里,帶來他們的蜀錦、絲綢進行交易。安南方面除了商人的貿易外,政府也不時派遣貿易使團到欽州採購或出售土特產品。欽州博易場自開設互市起,至元代近200年,兩地互通有無,解決了中越兩國人民所需。

宋朝及以後,欽州的犀牛腳、大番坡,合浦的西場一帶生產食鹽。這些食鹽的運輸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條路線是用船透過南流江北運到玉林以北;一條路線是用船從水路運到欽州城邊或如洪鎮交易,然後由挑夫把鹽擔到桂西北、雲南、貴州銷售。欽州的鹽埠街是古代食鹽交易的場所之一,街外的江邊是泊船的地方。

元朝初期,元世祖忽必烈三次征討安南,安南人對華貿易斷斷續續,宋時水路運輸興旺的景象不復存在。

明清時期,欽州對越貿易隨著兩國關係的好壞而變化,運輸的舟船時多時少。晚清時期,欽州坭興陶外銷,從城外欽江發船,東運香港,西出東南亞,回船運回棉紗、藥品等貨物。

二、欽州市境內古代始發港

古“海絲”路上的欽州

巨型集裝船“新欽州”輪首航

1。浦北泉水鎮的江灣

今浦北縣泉水鎮的江灣,向南航行100多千米,可到北部灣頂端的乾體港,由此向西沿海岸航行,可達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國家;向東可至雷州半島、海南島沿海港口,繼續沿大陸海岸線往東航行,可達泉州等華東沿海港口;從合浦郡治江灣沿南流江北上,可經桂門關轉北流江、西江水路,再溯灕江,過靈渠,進入長江流域,再往北可達中原地區。

2。安州城外的欽江港灣

民國《欽縣誌》載:“欽江亦稱東江,上游無汊江,從江直上達陸屋;下游在鹽埠分汊……上游為駁船航路,下游為大帆船航路。”“欽江潮水漲時……到久隆下……可通大駁(船)。” 古時欽江水更深,漲潮時船可載數噸貨物從州城外的江灣出茅尾海,經龍門港向東,通達雷州半島,北上華東沿海,或南下海南島;也可經龍門港及今欽州港海面西出東南亞各國。此港是欽廉地區重要的內河港口。

3。位於欽州與廉州交界的大風江大觀港

大觀港是欽、廉兩州內河重要的港口之一,出海線路大致與安州城外的欽江港相同。民國《欽縣誌》記載:“大觀港範圍,由沙浪角到沙角,計直長四十餘里,計橫闊上狹下寬,狹處有二里許,寬處有十三四里,大三桅船任可行駛,出至大觀港外,與龍門港各大船出至三墩外,可取同一路線,西南往東興、海防,東往北海、安鋪、烏石、海口、澳門、香港。”

三、欽州是連線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橋樑

從秦朝至五代十國時期,中國管治越南北部近千年,其獨立後又長期與中國保持宗藩關係,向中國進貢。直到近代淪為法國的殖民地之前,越南都使用模仿漢字創制的字喃,官僚制度也模仿中國,生活習俗許多與欽州相近。因此,宋代交趾要求與欽州開設貿易場所,是很自然的事情。

欽州除了與越南很近外,往南往西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等沿海國家。因為中國南北朝時期戰亂連連,人民大量南遷,部分遷到東南亞上述各國。元、明、清時期也有南遷的情況,尤其是嶺南人南遷的更多。於是南洋各國有了華人華僑,形成華人華僑社會,因為有相同的風俗習慣和需求,通商有更好的基礎,從而也更有利於從欽州出發,把商船開往南洋各國,與之進行貨物貿易。同時,也通過當地的華人華僑穿針引線,與當地原住居民開展貿易往來。欽州與南洋各國往來越來越多,欽州成為連線中國與南洋國家的橋樑,南洋各國也成了中國連線世界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