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朝有一特殊官爵,權力比皇帝還大,276年僅2人獲封,你一定聽過!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小霞運動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毫無疑問,皇帝乃是古代封建體系裡階級最高的存在。他們自稱天命所歸,凌駕於一切權力機構之上,任何膽敢僭越皇權的人,都會落到一個死於非命的下場。

清朝有一特殊官爵,權力比皇帝還大,276年僅2人獲封,你一定聽過!

說是這麼說,但由於各朝各代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古代僭越皇權的例子還真不少。像是晚清時期慈禧的垂簾聽政,就是典型的僭越皇權現象。還有當年曹操僭越漢獻帝后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歷史上也是廣為流傳。

當然,按照正常的封建禮制,不管是曹操還是慈禧,都是不合乎規範的。他們無不是動用了一些特殊手段,讓皇權徹底成了傀儡。然而,在清朝,卻有一種特殊官爵,其在正常的封建制度下,竟可以隨意僭越皇權。到底是一種什麼爵位,能有如此魄力呢?

清朝有一特殊官爵,權力比皇帝還大,276年僅2人獲封,你一定聽過!

或許有人會以為是軍機大臣,畢竟軍機處相當於清朝的智囊團,他們所做的決策皇帝也是不敢不聽從,而“首席軍機大臣”也許可以僭越皇權。其實不然,縱觀清朝歷史上幾個著名的首席軍機大臣,權力都沒有大過皇帝。譬如雍正時期的張廷玉和鄂爾泰,他們敢跟皇帝唱反調嗎?更別提乾隆時期的和珅,最會拍乾隆馬屁的非他莫屬。

而這個真正做到了僭越皇權的官爵,乃是清朝的“攝政王”。顧名思義,攝政指的是一種代替暫時不具備執政能力的皇帝行使治國權力的行為,說白了就是一種臨時性的皇帝。

清朝有一特殊官爵,權力比皇帝還大,276年僅2人獲封,你一定聽過!

由於官爵的特殊性,放眼整個清朝276年曆史裡,僅出過2位攝政王,而且,他們的名字我們都聽過。

第一位便是清初時期的多爾袞,由於皇太極走的突然,並沒有立下儲君,導致6歲的福臨就這樣稀裡糊塗登了基。也是得益於攝政王多爾袞的幫助,6歲的順治才能坐穩皇位,君臨天下。

清朝有一特殊官爵,權力比皇帝還大,276年僅2人獲封,你一定聽過!

而多爾袞本來就是順治的皇叔,再加上早年戰功累累,這個攝政王也是非他莫屬。更難能可貴的是,多爾袞雖然是攝政王,但自始至終都沒有覬覦過皇位,可謂大義凜然。奈何福臨卻不買賬,在皇叔剛死後不久,就剝奪了他的爵位和榮譽,直到後來康熙上位,才得以平反。

第二位則誕生於清末時期,很多人或許會認為是慈禧,其實並不是。首先慈禧是個女人,不可能被授予這種爵位。雖然她確實行使了攝政王的權力,但因為是透過辛酉政變獲得的,乃是不符合封建綱倫的。因此,在正統的清史研究裡,一般不將慈禧視作攝政王。

清朝有一特殊官爵,權力比皇帝還大,276年僅2人獲封,你一定聽過!

而這位清末的正統攝政王其實是載灃,他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慈禧和光緒雙雙駕崩後,清朝也到了懸崖邊上。而光緒帝去世不久,慈禧便立年僅3歲的溥儀為新帝,企圖再複製垂簾聽政的盛況。奈何她自己也來到了生命盡頭,光緒死後不到一個月,慈禧也一命嗚呼。

清朝有一特殊官爵,權力比皇帝還大,276年僅2人獲封,你一定聽過!

沒了慈禧,3歲的溥儀自然需要一個攝政王,這其中最合適的人選當然就是他的父親載灃了。話說這會載灃這個攝政王已經是名存實亡了,雖然名義上他僭越皇權是合法的,但那會的皇權早已不是什麼稀罕物。內交外困的國內環境,讓皇權早就成了笑柄,載灃這攝政王,自然也就沒什麼話語權。在他獲封攝政王3年後,清朝也徹底覆滅。

清朝有一特殊官爵,權力比皇帝還大,276年僅2人獲封,你一定聽過!

耐人尋味的是,清朝這276年曆史裡。攝政王為其開了個好頭,同時又劃上了圓滿的句號。正應了宿命輪迴論,或許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