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和這個女人結合,被蔣介石認為是一生最痛苦之事!

和這個女人結合,被蔣介石認為是一生最痛苦之事!

處於新老交替時代變更的民國,西方新思想的湧入,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西方自由戀愛和婚姻的觀念對知識分子和進步人士影響尤為深刻。很多進步人士,如魯迅先生,早早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心不甘情不願地娶了鄉下的媳婦,後來為了追求真愛,不得不與原配離婚或者保持名存實亡的關係。蔣介石早年也深深為此苦惱過,而這個讓他苦惱的女人叫毛福梅。

蔣介石年輕時生性頑皮,在老家經常給家裡闖禍。他的母親王採玉便決定給14歲的蔣介石娶一門親,希望成親後他能夠變得成熟一些。經過一番挑選,最終一位名叫毛福梅的19歲的姑娘嫁給了蔣介石。

從王採玉的角度來看,毛福梅孃家是開米行和雜貨店的,家境殷實,和蔣家門當戶對,毛福梅又溫柔孝順,勤勞持家,體貼丈夫婆婆,是不二的媳婦人選。

和這個女人結合,被蔣介石認為是一生最痛苦之事!

但從蔣介石的角度來看,毛福梅卻不是他心目中夫人的最佳選擇。拋去相貌因素不談,毛福梅家裡雖然有點錢,但到底是鄉下女人,沒見過世面,年紀比蔣介石大五歲,等到後來蔣介石外出求學,到上海、廣州、日本開過眼界以後,兩人間更無共同話題可談,距離越隔越遠,夫妻間也時不時有一些打鬧發生。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蔣介石從日本回到上海參加革命。在大哥陳其美的帶領下,蔣介石在妓院中認識了姚冶誠,並在1913年納其為妾。有了佳人為伴,蔣介石對家中那個糟糠之妻更是看不上眼了,並多次想與毛福梅離婚。

幸運的是,毛福梅1910年生下了長子蔣經國,為蔣家傳宗接宗,讓蔣介石的母親王採玉對於這個媳婦尤為看重。王採玉不想看到蔣介石的婚姻破裂,因此夫妻倆發生爭吵時,她就是站在媳婦毛福梅的一邊,訓斥蔣介石。

和這個女人結合,被蔣介石認為是一生最痛苦之事!

蔣介石想離婚,毛福梅不想離婚,母親王採玉勸說蔣介石不要離婚,這段在蔣介石看來是“折磨”的婚姻整整持續了十多年。我們可以從蔣介石的日記中,看出蔣當時是多麼痛苦,多麼希望能夠離婚解脫。

1919年3月29日蔣介石寫道

上午,作家書。因母親有病,心殊懸系。胞兄欠通事理,又為可嘆。家境拂逆,為吾一生最痛苦之事。

沒過幾天,1919年4月4日,蔣介石又談到了家庭問題。

家庭之事,不能稍如我意,實所痛心。

1921年4月3日,蔣介石和毛福梅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兩人竟然扭打了起來。

餘於毛氏平日,人影步聲,皆足刺激神經。此次尋釁,竟與我對打,實屬不成體統。決計離婚,以竭痛苦。

打完架後第二天,蔣介石寫了封信給毛福梅的二哥,希望他能勸妹妹離婚,這封信後來被稱為離婚函,洋洋千言,從不幸的婚姻談到不幸的社會,聲情並茂,可憐狀十足。摘錄一部分如下:

故十年來,聞步聲,見人影,即成刺激,頓生怨痛者,亦勉強從事,尚未有何等決心必欲夫妻分離也。不幸時至今日,家庭已不成為家庭,夫固不能認妻,妻亦不能認夫,甚至致吾與吾慈母水火難滅之至情,亦生牽累。是則夫不夫、妻不妻,而再加之以母不認子,則尚何有人生之樂趣也。吾嘗與友人論夫婦之道,關係於家庭實過於母子之情。夫婦不和,則無家可言。所謂天倫之樂事,人生之幸福,皆消滅於此。

蔣介石這次想離婚的舉動,依然遭到了母親王採玉的強烈反對。

和這個女人結合,被蔣介石認為是一生最痛苦之事!

王採玉當時已重病在身,臥病在床,她把蔣介石喚至床前,直接說:“瑞元(蔣介石原名),如果你真想叫我馬上死,你就和福梅離婚吧!”說完就將床頭的中藥打翻至地,不與蔣介石說一句話。

王採玉又找來毛福梅,安慰她說:“福梅,委屈你了,瑞元不是個東西;好在你比他大,讓著他便算了,家中一切有我作主,我只要活一天,看誰敢與你離婚!”

在王採玉的強烈反對下,蔣介石這次離婚失敗。蔣介石對毛福梅也愈加厭惡。離婚失敗後,他在日記中寫道

皆毛氏一人之所害。此蓋夙世冤孽,非離婚無以迴天倫之樂也。離婚書,稿成而未發,尚留有轉圜餘地。家中何以體恤我也。

後來蔣介石和毛福梅更是發展到夫妻不相見的地步。1921年4月21日,蔣介石從縣城回家看病重的母親,發現毛福梅在一旁侍奉湯藥,竟然不顧王採玉病重,和毛氏吵罵起來。這次吵架,讓蔣介石心灰意冷,甚至有了出家的衝動。

回家,見毛氏猶在,為之暈厥,痴呆片晌,又發暴性,不顧母之有病也。環境難打破,只有出家為僧而已。。。我待毛氏已甚,自知非禮,但一見心狠,按耐不住。

1922年6月14日,王採玉去世,由母親撫養教育長大的蔣介石尤為悲痛,但另一方面,母親的去世也讓他失去了離婚的最大阻力。在說服了一幫親戚朋友以後,1927年6月蔣介石回到老家溪口和毛福梅正式離了婚,不久又和宋美齡結婚,算是終於解脫了。

迫於親戚朋友的壓力,也是為了安慰母親王採玉,蔣介石採取了“離婚不離家”的折中方案:與毛福梅離婚,但不離家,出為王採玉義女,毛福梅就成了蔣介石的“義姐”,還住在豐鎬房,生活費由蔣介石供給,養育兒子蔣經國。蔣介石同時還將家產分成兩份,一份留給了蔣經國,一份給蔣緯國,“以後之成敗生死,家庭自不致因我而再有波累”。

和這個女人結合,被蔣介石認為是一生最痛苦之事!

夫妻二人離婚以後,蔣介石到了南京居住,偶爾回老家溪口,而毛福梅則在豐鎬房住了下來,一直到1939年,日本飛機轟炸溪口,毛福梅被炸死在豐鎬房屋中,終年57歲。

單看蔣介石的日記,我們會覺得毛福梅是一個不可理喻、野蠻兇橫的河東獅,但其實從毛氏的一些行為來看,她是極為聰慧和識大體的。

離婚以後,蔣介石和毛福梅的關係大大緩和。隨著時間的逝去,蔣介石看著義姐衰老的樣子,也不時想起剛結婚的情景,不由心生愧疚,兩人交往也多了起來。但當時蔣介石已經和宋美齡結婚,如果公開交往過於親密,宋美齡難免會心生不滿。

和這個女人結合,被蔣介石認為是一生最痛苦之事!

因此蔣介石每次回溪口,都不住在豐鎬房,而是住在相隔幾百米的文昌閣。毛福梅則會準備好蔣愛吃的家鄉菜,派族弟周峰偷偷送給蔣介石。送之前,毛氏都要交待“要先生親自來接”,意思是不要讓宋美齡知道。而蔣介石也心裡明白,每次聽說周峰來了,都要親出接菜,並說:“你辛苦了!”。

毛福梅也不是個妒婦。1937年蔣經國從蘇回國,要先路過杭州見宋美齡。毛福梅很擔心兒子見到宋美齡後不講禮數,得罪了她,於是急忙打電報給蔣經國,命他見了宋夫人要叫她姆媽(娘),生怕兒子吃了虧。

和這個女人結合,被蔣介石認為是一生最痛苦之事!

毛福梅和蔣介石的悲劇婚姻,是當時千千萬萬“盧慕貞”“朱安”式悲劇婚姻的一個縮影,是時代變遷的畸形產物。對毛福梅,我們只能嘆息雖非紅顏卻也薄命。單方面指責蔣介石薄情寡幸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和原配離婚是當時許多進步人士共同的選擇,是他們表示與舊時代訣別的一種行為,只能說命運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