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劉表接受過良好教育

劉表為漢景帝劉啟之子,魯恭王劉餘之後,三陽高平(今山東微山)人,“少知名,號八俊”,當時,只有在才能方面很有聲望的人中英傑才能配得上“八俊”名號。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劉表

劉表“長八尺餘,姿貌甚偉。”五虎上將之一趙雲身長八尺(約185㎝),比趙雲還高一點,是個高大雄偉,儀表堂堂的大帥哥,有才有相貌且身份尊貴,應該擁有不少鐵桿粉絲。

劉表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年少時候就拜同郡人當時南陽太守王暢為師學習,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王暢可不是泛泛之輩,有種說法王暢也是“八俊”之一(八俊有幾種版本),東漢末年,世人把那些勇於與禍害天下宦黨鬥爭計程車大夫們,分門別類稱之為“三君”、“八俊”、“八及”、“八廚”,支援他們正義行為。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漢靈帝

在漢靈帝執政時期,王暢官至司空,其父為太尉王龔,其孫子為“建安七子”之一,《英雄記》的作者王粲,是個豪族世家子弟,清流派名士。

故此,劉表崇尚中庸之道,無太大野心,安於現狀,推崇經學,善待知識分子,仁義的性格與從小接受的正統儒家教育無不關係。

劉表入主荊州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十常侍

劉表青年時期參加太學生運動,遭受黨錮之禍牽連成為當局政府的抓捕物件,故此別說當官,能保住性命就是萬幸,幸好劉表還算機靈,沒有被官府抓捕,開始被迫逃亡生活。

光和七年(184),黃巾起義爆發之後,東漢王朝才被迫解除黨禁。當年,劉表被大將軍何進徵召,出任北軍中候,掌監北軍五營,相當於當今首都衛戍司令員,已經是四十三歲的中年人。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劉焉

此時,同為魯恭王劉餘之後的劉焉(劉璋之父),已經是九卿之一的太常,是個舉足輕重的朝廷重臣,人比人氣死人,劉表因黨禁緣故,浪費近二十年大好時光,只是官秩六百石的北軍中侯,差距天壤之別。

是金子總會發光,初平元年(190),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斬殺,朝廷任命劉表為荊州刺史。此時,劉表四十九歲已近知天命之年,歲月不饒人,加之古代人平均壽命較短,對劉表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不得不絕盡全力拼搏一下。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袁術

當時,袁紹為盟主的關東軍十二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驚慌之下,董卓焚燒洛陽城,強迫獻帝西遷都城至長安,天下大亂,各路大大小小軍閥、盜賊們湧起,儼然成為割據一方的土皇帝,為所欲為,禍害天下。

劉表將赴任的荊州也好不到哪裡去,後將軍袁術屯兵魯陽佔據南陽;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割據一方作亂;加之各地宗賊們猖狂至極,荊州之地混亂不堪。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蒯越

此時,劉表雖“是時山東兵起,表亦合兵軍襄陽。”雖然身邊有兵卒,但其數量應該甚少,不然不會單騎入宜城,去會晤蒯良、蒯越兄弟和蔡瑁等荊州大豪族實權人物。

蒯氏和蔡氏是荊州的世家豪族,在荊州根深蒂固,有權有勢,有錢有人,辦起事,當然比起“外來戶”山東大漢劉表順風順水。史料上無兩方商議的“備忘錄”之類記載,但不難推測,勢單力薄的劉表,在政治上給予兩大家族很有誘惑力的“特惠”政策,才能得到支援。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劉表和蔡瑁

會晤之後,雙方一拍即後形成聯盟,劉表在兩大家族的大力協助下,引誘斬殺五十五名宗賊,斬殺袁術的猛將孫堅,逐步平定荊州。

初平三年(192),掌控朝廷的李傕、郭汜,為了拉攏劉表,拜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劉表終於名正言順的成為荊州之主。不管怎樣,劉表以一人之力成為一方諸侯,當然不是某些人所講“一無所用”的無能之輩。

劉表不是荊州的獨裁者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蔡氏

劉表的荊州牧,不是單靠自己力量而是透過與荊州世家豪族聯合得取,故此劉表不是荊州的“獨裁者”而是荊州政權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受本地大豪族掣肘,不是一人說了算。

世家豪族們肯定以家族利益為第一,若發生衝突肯定毫無顧忌、毫無保留地維護家族利益,聯合是暫時的利益是永遠的,世上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劉表去世之後,蒯越、蔡瑁等聯盟者對劉琦的脅迫式勸降,足以說明聯盟的脆弱性。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劉琮

聰明的劉表當然知道只有壯大自己勢力才是硬道理,所以娶了蔡瑁之姐蔡氏,還讓次子劉琮娶了蔡氏侄女為妻,親上加親,可謂強強聯手,在荊州之地無敵手。但有得必有失,之後為劉琦、劉琮倆兄弟窩裡鬥,埋下禍根。

劉表開設儒家學官

劉表逐步平定荊州之時,在北方董卓亂政而敗壞朝綱,黃巾軍殘餘賊寇到處搶劫殺戮,各諸侯之間頻繁發生戰爭而出現“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慘狀,相比北方荊州可謂“世外桃花源”,於是大批老百姓和數千名有學之士避難到荊州。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劉表

仁義的劉表特別善待知識分子,使每個人都受到資助和保護,還開設學官,大量聘請儒士,還讓綦母闓、宋忠等學者撰寫《五經》章句。

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尉賑贍,皆得資全。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撰立《五經》章句,謂之《後定》。 >>> 《後漢書》

在東漢末年亂世中,身為“南收零、桂,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實力上能排上前五名軍閥的劉表,心思不在開疆擴土、建功立業、圖謀大業上而是在於宣揚儒家經學,若換上有野心之人,肯定會開東漢“黃埔軍校”之類學校,培養自己爪牙,增強自己實力。

道理講不通,拳頭才是硬道理的亂世中,開設宣揚仁義道德的儒家學官,想教化人、贏得人心,從而確保荊州之安危的劉表,說好聽點就是想法天真,說實話就是與亂世格格不入的“低能兒”。

信奉中庸之道,無野心而加速滅亡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曹操

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之際,原先劉表是答應袁紹作救援,可事實上保持中立,兩邊誰也不想得罪。其實中立已經得罪袁紹,不管誰是勝者下一個剷除目標都是荊州劉表。

此時,劉表擁有十萬精兵,不管是站在袁紹還是曹操一邊,勝利的天平將會傾向於劉表之側,劉表將是決定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但篤信中庸之道的劉表,只是隔岸觀火,未採取一丁點行動,坐在荊州等死,真如郭嘉所說劉表只是“坐談客”而已。豺狼虎豹遍佈的亂世中,劉表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姿態,早晚被豺狼虎豹們吃下,連根骨頭也不會剩下。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劉備

曹操北上征討烏丸之際,許都城兵力空虛,劉備就建議劉表偷襲許都,但劉表未採納。流浪四處,連根據地也沒有的劉備都有攻取許都圖謀大業的野心,可偏偏具有地廣民富荊州後方、精兵良將,有實力偷襲成功的劉表卻無動於衷,只能說明劉表是太安於現狀,無開疆擴土,圖謀大業狼子野心的溫順的“綿羊”,亂世中只能被豺狼虎豹們宰割。

在立嗣問題上,劉表想“廢長立幼”而導致兄弟間不和,最終加快丟失荊州。表面上昏庸的劉表聽信蔡氏的枕邊之風而逐漸冷落疏遠長子劉琦,其實不然,劉表選擇幼子也是無奈之舉。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劉琦

前面講過,荊州不是劉氏一家獨大,還有蔡氏、蒯氏等掌握實權的世家大豪族的掣肘。蔡氏家族肯定支援與自家有姻親關係的劉琮,當時劉表已過花甲之年,從個人精力上,還在實力上無法絕對壓制蔡氏。

況且劉琮也是自己親身兒子,假如跟蔡氏家族鬧掰,其實力大大折扣,說不定劉氏家族連荊州老大寶座也保不住,經過權衡利弊之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劉表無奈選擇支援幼子劉琮。

此結果也是劉表的性格決定的產物,若他有野心則早就擺脫世家豪族掣肘,獨掌權力,不會看他們眼色,也不會鬧出“廢長立幼”事件。但劉表萬萬沒想到,所謂的聯盟者們翻臉比翻書還快,“廢長立幼”不久,就脅迫劉琮投降曹操而保全自己利益,可謂被聯盟者們狠狠耍了一把。

總結

無野心有才俊的劉表生不逢時,只恨生在亂世而被後世詬病

劉表

劉表若在治世,則將成為開辦學校,宣揚美德,愛民養士,忠心耿耿、清廉的股肱之臣而揚名於世;只可惜生在亂世,無霸王之才、無野心、仁義的劉表,只能成為被豺狼虎豹任意宰割的羊羔,終究被後世之人詬病。

有才俊、仁慈的劉表,只是生不逢時,在不合適時期(亂世),在不合適的地方(戰略要地荊州),成為不合適的老大(荊州牧)而被後人詬病、狠狠地抹黑,世人們是否給予劉表一個真實的評價而還與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