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貴州黔西南有一個小縣 人口49萬 GDP卻超138億

安龍縣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轄縣。位於貴州省西南部,地跨東經104°59′-105°41′、北緯24°55′-25°33′之間。東、東北、北、西分別與冊亨縣、貞豐縣、興仁縣和興義市接壤,南隔南盤江與廣西隆林自治縣相望。東西寬67千米,南北長約53千米,幅員面積2237。6平方千米。

貴州黔西南有一個小縣 人口49萬 GDP卻超138億

早在1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在安龍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古老的文明,留下了龍廣觀音洞、七星洞、銅鼓山菩薩洞古人類遺址。安龍地,春秋戰國時期,屬夜郎古國。

西漢初年,於今縣境及盤江流域置牂牁郡。宋代,今縣境在少數民族政權自杞國境內;宋理宗寶祐元年(1253年),置安隆洞。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帥,將兵30萬趨貴州。十五年雲南平、太祖留沐英鎮滇黔,奉詔自盤江至大理60裡設一堡,留軍屯田,置陵元堡於欞缽寨,欞缽寨即今之安龍城舊址。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鎮滇黔,留軍屯田,置陵元堡於欞缽寨,欞缽寨即今之安龍城舊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隆守禦千戶所,城在安隆箐口,即今安龍城;永樂二年(1404年),安隆千戶所建城垣,為今安龍舊城。

清順治九年(1652年),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改安隆所為安龍府,作為行都4年。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軍克取安龍府城,改安龍府為南籠所;康熙六年(1667年),升南籠所為南籠廳;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升南籠廳為南籠府;嘉慶二年(1797年),南籠府改為興義府。

1913年9月,廢興義府,設南籠縣。1922年11月19日,改南籠縣為安龍縣。1950年3月15日,安龍縣政府成立。

貴州黔西南有一個小縣 人口49萬 GDP卻超138億

截止2019年8月,安龍縣轄5街道、10鎮(其中龍廣鎮、德臥鎮、木咱鎮、新橋鎮4鎮義龍試驗區代管), 5街道:招堤街道、棲鳳街道、錢相街道、五福街道、春潭街道10鎮:龍廣鎮、德臥鎮、萬峰湖鎮、木咱鎮、灑雨鎮、普坪鎮、龍山鎮、新橋鎮、海子鎮、篤山鎮。

2019年全縣常住人口36。83萬人,全縣戶籍人口49。39萬人,同比增長0。24%。其中,農業人口28。92萬人,佔總人口的58。56%;非農業人口20。47萬人,佔總人口的41。44%。

貴州黔西南有一個小縣 人口49萬 GDP卻超138億

2019年安龍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8。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3%(可比價增速,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32。19億元,比上年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50。7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5。62億元,比上年增長8。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3。24%,所佔比重比上年下降0。7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6。61%,所佔比重比上年提高1。2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15%,所佔比重比上年下降0。45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778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