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4歲就會讓梨的孔融,最終死於不孝

孔融四歲,能讓梨。這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孔融讓梨也成為了中華傳統美德中一則經典故事,也就是從這件事情之後,孔融就在我們的腦海中刻下了“懂禮儀、重忠孝”的印象。不過這只是我們的印象,說白了,我們對於孔融的印象也僅僅只停留在了他四歲的時候,因為孔融長大後的所作所為,和我們的印象是有千差萬別的。先不說別的,單說孔融的死,就是死於不孝之名。今天就來說說4歲就會讓梨的孔融,為何最終會死於不孝。

4歲就會讓梨的孔融,最終死於不孝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經典故事之一。該故事發生在孔融四歲的時候,孔融小時候家裡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4歲就會讓梨的孔融,最終死於不孝

人物生平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 孔子的二十世孫, 泰山 都尉 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 陳留 邊讓並稱俊秀 。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 虎賁中郎將、 北海相,時稱 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 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 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為 將作大匠,遷 少府,又任 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 曹操而為其所殺。

4歲就會讓梨的孔融,最終死於不孝

放蕩不羈,

孔融這個人,四個字形容那就是放蕩不羈,啥話都敢說,什麼人都敢得罪。先說說他幹了哪些得罪人的事情吧,馬日磾(di)死後,朝廷要追封,孔融說了一大堆不讓朝廷封,朝廷想把砍手砍腳的刑罰恢復,他又說了一堆不讓用此刑罰。就這兩項就得罪了不少人。得罪別人沒關係,但是他偏偏把曹操給得罪了。曹操當時下令禁酒,但是孔融卻又列舉了一堆喝酒的好處,反對曹操,後來曹操的家事他也在旁邊說來說去。有些人可能要說了直言進諫不是很好嗎?在這一點我站在曹操的立場,禁酒是為了節約糧食這點曹操做的沒錯。

4歲就會讓梨的孔融,最終死於不孝

言行不當

孔融曾說,對於父子、母子至親關係,孔融吐槽過:“父之於子,能有什麼親情可言,不過只是老爹一時管不住下半身而已;子之於母,就更別提了,母子關係好比一件物品原本放在盆器裡,等到物品拿出來後,還和盆器有什麼關係呢。”無父無君,血口噴人,公然挑戰朝廷大政方針。

4歲就會讓梨的孔融,最終死於不孝

最終孔融自然是因為不忠和不孝被處死了,這很正常,不忠這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大罪,處死一點都不為過,第二不孝,當時是非常的注重孝道的,漢朝就提倡的以孝治天下,選拔人才都要看孝,孔融卻說出這樣的言論,必然是要被處死的,不然風氣都會被破壞了。當然了孔融的死也有政治原因,不過殺他的兩大理由就是不忠和不孝,只能說他是死在了自己這張什麼都說的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