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在清朝買一個僕人要花多少錢,事實真相令人難以相信

我們經常在古裝劇中看到,古代富家大戶無不奴僕成群,起居奢豪。奴僕又分三六九等,貼身伺候主人的地位最高,看門和跑腿的位居其次,從事雜役的地位最低。奴僕通常都是主人花錢買回來的,那麼在清朝時期買一僕人到底要花多少錢呢?

在清朝買一個僕人要花多少錢,事實真相令人難以相信

據清代《逃人律》記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二月,一位商人用25兩白銀購買了大興縣人鄭容、其妻劉氏、女婿高受兒、女兒二妞四口為奴,平均下來每人只要6。25兩白銀。按當時的購買力折算,1兩白銀大致相當於現在200元人民幣,25兩白銀就是5000元,摺合下來購買一個僕人只需要1250元人民幣。

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內,憑陳黑子作保,用身價銀二十五兩,白契買得大興縣民人鄭榮,同妻劉氏,婿高受兒,女二妞四口為奴——-清《逃人律》

乾隆四十八年,正值清朝國力最鼎盛的時期,僕人的價格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在民不聊生的時期,價格自然會更加低廉。古代買賣奴僕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各地都有專門的交易市場,奴僕交易需要經過中介(俗稱人牙子)簽訂賣身文書,分為白契和紅契。白契是沒有法律效力的,由親朋好友作保而簽訂的契約。紅契就是官府蓋章承認,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約,但紅契需要繳交契稅。

在清朝買一個僕人要花多少錢,事實真相令人難以相信

《醒世姻緣錄》中記載了一則故事,裁縫沈善樂因為做壞了衣服,需要賠償給主顧紋銀7兩。沈裁縫因無銀可賠,迫不得以只好把年僅11歲的女兒喜姐賣身為奴,結果領了幾家,最高只出到4兩,最後還是女善人晁夫人出了5兩銀子把喜姐買下。由此可見在清朝,一般奴僕的價格大致在10兩白銀以下。

遇到災荒年月,食不果腹的貧寒之家只能賣兒賣女,不僅要靠兒女的賣身錢來活命,而且也是為了兒女的活路著想。大災之年,用幾個燒餅換走一個奴僕的事情隨處可見。當然,奴僕也分類別,有姿色的丫鬟,通常價格會高一些,幾十兩甚至上百兩都是有的。身強體壯的男僕也比瘦小孱弱的價格要高一些。

在清朝買一個僕人要花多少錢,事實真相令人難以相信

在古代,奴僕如同商品一般,他們沒有人身自由,主人可以隨意責罰或打罵,如果遭主人厭惡甚至會被轉賣。《雍正王朝》中的翠兒,狗兒和坎兒都是從小被變賣的奴僕,後來被四爺賣下帶到京城。狗兒與翠兒違犯家規,私訂終身,四爺聞聽大怒,準備把兩人打發到密雲莊子上做苦力。幸虧鄔思道出手相助,勸說四爺不如以此為契機,打發他倆隨年羹堯到四川任職,既給了他們恩典,又不會壞了家規,還可以做為耳目,可謂一石三鳥之計。

在清朝買一個僕人要花多少錢,事實真相令人難以相信

不過,這樣的好事是可遇而不可求,大多數奴僕過的都是暗無天日的生活。即使想要贖身,也必須經過主人同意,花費一大筆費用不說,贖身之後依然會被人指指點點,一輩子都很難抬起頭來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