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姜子牙是我國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更是一個完全被神化了的傳奇人物。他文韜武略、疾惡如仇的神靈形象,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華夏民間的崇拜和信奉。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真實的姜子牙當然不是神而是人,不過確實是一個與一般人不一樣的特殊人物,是一個許多重要的歷史典籍都有記載的歷史人物。如《史記》、《呂氏春秋》、《搜神記》、《水經注》等國寶級典籍中,幾乎都有姜子牙的記載。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姜子牙釣魚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天王鎮蟠溪峪境內,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四季古柏疊翠,山清水秀,景色迤邐。溪中有一臺石,傳說是西周姜子牙涉政前隱居垂釣之地,故而得此名。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姜太公釣魚臺是姜子牙隱居垂釣長達10年而遇周文王訪賢的地方,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歷史。富有傳奇的故事更給景區增添幾分神密色彩。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進入景區大門,用白石雕刻的姜子牙塑像聳立在封神宮前,這位武聖人手執封神鞭,在他兩旁陪同祭祀的有張良、諸葛亮、孫武、李靖、白起等我國古代著名的十位軍事家。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走在“姜子牙封神宮”景觀大道,不論是花草、樹木,還是石頭、磚瓦、雕塑,無處不滲透著姜太公時代的生活氣息。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不覺到了“姜太公釣魚臺”的山門牌坊,進入山門,在“封神宮”前,姜太公騎著高頭大馬漢白玉雕像,面北而站,身著道袍雙目凝視前方,後背文卷,長鬚飄胸,躊躇滿志,一幅仙風道骨,讓人肅然起敬。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傳說“太公釣魚、文王訪賢”的地方是渭水的一條支流——蟠溪,這是現代修築的“蟠溪大橋”。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蟠溪邊的一群礁石,一礁石上有“釣魚臺”三字,礁石上面有亭,亭中有碑,碑文顯示這裡就是上古時期的姜子牙釣魚處。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一塊巨大的倒立的柱形石頭吸引了我,石頭上刻著“孕璜遺璞”,“璜”是丟石的意思。傳說是女媧補天所遺,姜太公有一天釣到一條魚,剖魚得石,丟在溪中,見風就長,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大石頭頂部是個大平臺,上面有不少人扔上去的五彩石。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望著這塊巨石,讓人驚歎不已,左瞧右看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不可思議,我們想和巨石靠近點,以沾“靈氣”,但其“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以一種超凡脫俗的姿態和靜觀萬物的神情立於水中,讓人心生膜拜。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姜太公當年垂釣跪坐的石頭上已陷進兩個一尺多長的印跡。清清的溪水嘩嘩地流著,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古代,我彷彿看見了一個老翁身披蓑衣,頭戴斗笠,跪坐在平石上,旁邊還放著一壺酒,獨自垂釣,用一個直鉤就釣到了西伯侯的景象。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據傳姜子牙就是在此垂釣的時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謁,輔佐朝政,於是西周得以開國。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唐代詩人李白、許渾,宋代詩人蘇軾等都曾遊覽於此,並賦詩記勝。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遠處是“長虹引澗”般的人工橋,錦幡隨風飄蕩,鐘聲空谷傳響,松柏鬱郁蒼蒼,亭臺樓閣典雅靜美。漫步在橋上,橋下湖水碧波盪漾,有種凌空欲飛,步入仙境,“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溪旁有姜太公廟,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明清皆有重修。廟前正立著4棵40餘米高的參天古柏,枝杆粗壯,根深葉茂,四季常青,它們陪伴著溪水、陪伴著太公廟經歷了風風雨雨。人們永遠會記住這位訪賢讓輦的伯樂。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

依山攀登,是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王母宮”,宮內法相莊嚴,香火旺盛。居高臨下,渭水、奇石、河床、綠地一切皆在煙雲變幻中,彷彿歲月的風塵將要揭開這數千年的往事,讓我們與歷史老人對話,笑看世事滄桑。

姜子牙形象已經家喻戶曉,但他的釣魚臺在哪裡,知道的人估計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