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水滸傳》寫王進的用意何在?看似與梁山好漢無關實則用意頗深

《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深得讀者喜愛,書中梁山好漢替天行道,鋤強扶弱之行令眾人讚歎不已。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書本開篇講的不是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而是講得看似與全書無關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故事,然而,真的與梁山好漢無關嗎?其實不然,寫王進其實就是以其遭遇、結局來與梁山好漢的遭遇、結局起到遙相呼應與反襯的作用。且聽筆者悔昔分析道來:

《水滸傳》寫王進的用意何在?看似與梁山好漢無關實則用意頗深

梁山好漢人物影視形象(圖)

殿帥府太尉發跡之前乃街上的地痞流氓,因球踢得好被尚未當皇帝的端王看重留在身邊做球伴,後來端王當了皇帝,就將地痞流氓出身踢球踢得好的高俅封為了太尉。高俅上任點卯發現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沒有來應到,而且他還進一步發現,這王進原來是當初將自己一棍打得三四個月起不來的王升之子。此仇正找不到報,如今自動送上門來豈不是公報私仇的良機,高俅主意打定,於是暗生陷害王進之心。

幸好的是這王進與其母親不傻,對高俅這個人以及時局認識得很清楚,留下任職的話必然遭到報復,於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母子兩悄悄地走了離開了這是非之地。那麼為什麼要寫這麼一出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告訴大家時代背景,時局如何,北宋末年,政治腐敗,朝廷自上而下昏庸,充斥了諸如高俅這般不學無術之徒,為一己之私而公然洩憤、公報私仇的官僚。

《水滸傳》寫王進的用意何在?看似與梁山好漢無關實則用意頗深

王進人物影視形象(圖)

皇帝不是好皇帝,只是一個會作詩作畫的書生,官員不是好官員,只是一個靠踢球就當上大官的地痞流氓,如此的朝廷局面,顯示了足夠的腐敗。如此,官逼民反遲早的事情,這也為一百零八將好漢被逼上梁山做了一個合理的鋪墊。因為,他們的前車之鑑便是王進,王進便是他們最好的例子。王進的經歷也暗中預示著宋江等人將來的遭遇,在如此場面要當個好官絕非是件容易的事情,被逼上梁山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那麼,王進前期的遭遇預示著梁山好漢的遭遇,而他後期的抉擇卻是反襯了宋江等人後期抉擇的失敗。王進並沒有留在東京繼續當他的教頭,而是選擇逃離東京,去延安府投靠老種經略相公,不管王進最終是否真有投靠老種經略相公門下,他都遠離北宋的政治中心,遠離昏庸腐敗中心之地,如此,不管是否能夠大展宏圖,但至少他與其母能夠活下來。

與王進應對高俅這種人方式是遠離是非之地,遠離昏庸黑暗的朝廷不同的是,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本來是大塊肉大碗酒的在梁山過著瀟灑快活的日子,竟然在宋江的帶領下極盡所能,想盡辦法要往朝廷湊,要與諸如高俅這種昏官為伍,結局可想而知。

《水滸傳》寫王進的用意何在?看似與梁山好漢無關實則用意頗深

王進人物影視形象(圖)

果然,結局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最終,梁山起義失敗,梁山好漢一個個最終被害,進入朝廷為官的梁山好漢除了那幾個技術活的毫無存在感的人,全都一一被高俅除盡。如此結局證明了他們的抉擇是錯誤的,這與王進的選擇是截然相反的,同理結局也是截然相反的。王進的結局反襯了宋江等人抉擇的失敗,也從側面早早的在預示著王進的抉擇其實才是宋江等人應該選擇的生存方式,招安其實就是一個失敗的策略,而是應該遠離黑暗,遠離昏庸的朝廷(王進的選擇)才是明智之舉。故而,《水滸傳》開頭寫王進看似與梁山好漢沒有關係實質上其實就是以其遭遇、結局來與梁山好漢的遭遇、結局起到遙相呼應與反襯的作用。此乃筆者一絲不成熟的看法,不知列位怎想,還望不吝賜教。(文:悔昔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