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是大殺功臣還是為了維護大漢的明智之舉?

夢歸隴原東,文史盡辰

(夢歸秋辰:第289期)

歷朝歷代,很多開國皇帝都喜歡大殺功臣,這裡面除了皇帝猜忌心比較重以外,還有很多臣子居功自傲密切相關。這裡面有皇帝對於時局的擔心,也有一些臣子的瘋狂作死。

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是大殺功臣還是為了維護大漢的明智之舉?

帝王心術

而很多皇帝其實都給臣子留有後路,但是權力已經迷住了這些驕兵悍將的心智。曾經明太祖朱元璋就企圖用收回免死金牌的方法,讓大臣放棄權力以回家善終。但是很多臣子不但不放棄,反而變本加厲,他們的親戚和僕人仗著主人的權勢而欺凌一方。

而大將軍藍玉更是培養只聽從自己的義子,在與元朝參與的較量中,肆意劫掠財物並將元朝皇室女子據為己有。所以這就逼著皇帝不得不將他們除之而後快,所以才讓很多文人對朱元璋、劉邦這種君主進行譴責和指責。

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是大殺功臣還是為了維護大漢的明智之舉?

劉邦

其中漢高祖劉邦被黑得最厲害,所以在大家的認知裡:劉邦就是一個混混,然後憑著命好打敗了項羽,憑著命好建立了漢朝。這裡我就想說劉邦的命也太好了,那麼問題來了:把你放在這個層面呢?

你能讓蕭何、樊噲等人忠心不二地追隨,你能讓張良等人才投奔,你能駕馭飛揚跋扈的韓信嗎?要知道即使劉邦被髮配到漢中的時候,那些人依然誓死追隨,難道張良、蕭何等人的識人還不如你?

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是大殺功臣還是為了維護大漢的明智之舉?

亂世梟雄

其實我覺得這就像大夫看病一樣,當你病入膏肓時把你治好,你覺得是神醫。而在你得病之前就把你治好你覺得沒什麼了不起,但其實後者的醫術比前者更加厲害。而劉邦就是這樣,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但像項羽、彭越、英布這些了不起的人都最終敗在了劉邦手裡。

而縱觀劉邦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的手下總是人才濟濟,相反項羽總是人才不夠用。或許劉邦的《大風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有人說劉邦濫殺功臣,但我不這麼認為,劉邦是殺了不少人,但有幾個不該殺?

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是大殺功臣還是為了維護大漢的明智之舉?

大風歌

我們先來說韓信,首先在楚漢之爭的關鍵時刻竟然派人去向劉邦討要齊王,這就太過分了。而且後來又窩藏楚國舊臣鍾離昧,並且在劉邦征討陳豨時韓信不僅不服從命令,反而暗地裡與陳豨聯絡。很多人覺得不應該殺韓信是因為功勞,那麼功勞就可以抵罪嗎?其實我覺得評價一個人,功是功,過是過,用功勞抵罪也不過是一種封建思想。

其次,我們說彭越。其實彭越客觀來說功勞很大,也沒有大錯,但問題是彭越老往槍口上撞。首先劉邦在攻打陳豨時彭越也稱病不去,本來劉邦就因為陳豨叛亂對異姓諸侯王疑心重重,而彭越還往槍口上撞。其實還好,雖然彭越的下屬告彭越謀反,但劉邦只是把彭越流放屬地。

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是大殺功臣還是為了維護大漢的明智之舉?

彭越

雖然是流放,但彭越畢竟是一代諸侯,待遇也不會太差,而彭越千不該萬不該就是還惦記著諸侯王,更不該自己往呂后的槍口上撞。這就像漢武帝時期,大行令王恢因貽誤戰機而坐牢,本來漢武帝只是想讓王恢吃點苦頭。結果王恢自作聰明,讓兒子給丞相田蚡行賄,結果徹底激怒漢武帝花了買了個死。

其實對人生而言,有過人的天賦可以讓你出人頭地,但你能否善始善終更多得取決於你的人品。這裡面最重要的是懂得急流勇退,但這權力就像魚餌一樣,牢牢套在這些達官顯貴的嘴上。

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是大殺功臣還是為了維護大漢的明智之舉?

張良

在最終不爭不搶的長沙王吳芮、吳臣父子,還有樊噲、張良、陳平、灌嬰、周勃等人也都得以善終。當然劉邦也有很大的過失比如猜忌和分封諸侯,在歷史上凡是分封諸侯的基本都會引發內卷,最著名的就是八王之亂和吳楚叛亂。

同時,我覺得他們功勞可以名垂千古,但卻不可以用權力來分封功臣,這樣君主或許可以落地善待功臣的美名,但卻會讓整個王朝苦不堪言。曾經有一個人說過:你對這個王國有功,國民都會記住你。但我身為國王,卻無法把國民賜予的信任(權力)轉賦予任何人。

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是大殺功臣還是為了維護大漢的明智之舉?

歷史的記憶

對於功臣分封,或許第一代可以潔身自好,但他們的後代和家奴呢?最終一個功臣就是一個為禍一方的世家土皇帝,不是嗎?功勞是永載史冊讓人銘記的,而不是權力交換的天平和免罪金牌。其實有時候得也是一種失,而失又是另外一種得。

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是大殺功臣還是為了維護大漢的明智之舉?

得與失

用文化點亮生活,用歷史回顧人生。我是夢歸秋辰,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鼓勵。如果大家喜歡,請給個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