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將,其後人都有誰,為何生活在雲南偏僻小縣

雲南通海縣四街本是名不經傳的偏僻小鎮,卻因為一座常氏先祠而備受關注,即明朝第一大將常遇春的祠堂。然而,熟悉明史的讀者都知道,常遇春的祖籍在安徽懷遠縣,但為何其後人在四街修建了常遇春祠堂呢?背後有什麼鮮為人知的隱情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

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將,其後人都有誰,為何生活在雲南偏僻小縣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眾所周知,明朝是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在元末的時候天下大亂,朱元璋還是一介布衣,但他也積極響應參加了郭子興起義。郭子興病逝之後,朱元璋成為了起義軍的領導者,最終歷時13年攻入應天府(南京),至此大明王朝建立,改國號為洪武,定都南京。在《明史》中記載,“明太祖奮自滁陽,戡定四方……蓋二王之力多焉”,意思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二王的功勞更多一點,其中的“二王”指的就是中山王徐達和開平王常遇春。對很多讀者來說,徐達都不陌生,但是對常遇春卻不太熟悉,畢竟常遇春不幸早逝,還沒等到為明朝做貢獻就病逝了,時年僅39歲。

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將,其後人都有誰,為何生活在雲南偏僻小縣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也就是明朝成立的第二年,常遇春班師回朝途中病逝,明太祖朱元璋悲痛不已,還親自出奠。常遇春死後,他留下了三個兒子,長子常茂,次子常升和三子常森,而且“茂升森”也都是朱元璋賜字,足以可見他對常家的重視程度。

常遇春的長子常茂也算是明朝開國將領之一,曾也和父親常遇春一樣上場殺敵,英勇無畏,雖然常遇春沒有嚐到明朝建立之後的“福利”,但是常茂卻享受到了。或許是常茂被甜頭衝昏了頭腦,在軍中竟然肆無忌憚橫行霸道,也引得一干將士都對其頗有怨言,但念其是常遇春之後,並且又是開國元勳,所以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因為斬殺降將的“納哈出事件”朱元璋將其貶到廣西龍州,最終布衣終老。

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將,其後人都有誰,為何生活在雲南偏僻小縣

常茂的遭遇令人悲嘆,一手好牌卻被自己打得稀巴爛,不過這也和常遇春早逝沒有管教好有關。對常遇春來說,真正扛起常家大旗的還是次子常升。常升性格十分低調,這一點完全不同其兄,但不過常升也沒有落得好下場。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著名的“藍玉案”爆發,也就是朱元璋誅殺功臣事件是一個藉口,因為藍玉是常遇春妻弟,也就是常升的親舅舅,所以常升也受到牽連被殺。不過,也有史料記載常升不是因“藍玉”案死的,而是在抵抗燕王叛亂中陣亡的,因此常升之死在學界存在較大的爭議,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常升死了。

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將,其後人都有誰,為何生活在雲南偏僻小縣

按照第一種說法,常升因“藍玉案”而死,留下了一個兒子叫常繼祖,年僅七歲。後來,朱元璋下令將常繼祖充軍到雲南河西四街,因此常升之妻胡氏,便帶著常繼祖到了四街,而他也成了常家唯一的獨苗。因此,常繼祖在四街長大,並在此娶妻生子,而常家人也就此在四街繁衍生息。一直到明孝宗時期,而此時距胡氏到雲南四街已有80多年,有一天一個好訊息傳到了突然傳到四街,即常升之死得到了徹底平反,因此常家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榮光。

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將,其後人都有誰,為何生活在雲南偏僻小縣

到常家第五代常復,也就是常繼祖的孫子,他得到朝廷重用,授任錦衣衛總指揮。因此,常復也是自常家到雲南之後,第一個為官走出雲南的子孫,並且此後常家的歷代子孫也多在朝廷為官,比如第八代常玄振為懷遠侯,第九代常文濟領南京前府,等等。雖然常家子孫被平反,但可惜他們生在雲南,而云南在當時是番外之地,所以缺少名師教育,也未有大才之人。

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將,其後人都有誰,為何生活在雲南偏僻小縣

到清朝雍正年間,常家子孫就在雲南四街修建了常氏先祠,以紀念其先祖常遇春,以及他們常家從中原到雲南的這段歷史。現如今,常氏先祠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卻還依然儲存完好,直到如今每年也還有大量的常氏子孫趕到常氏先祠祭奠。

《中華名人大傳》作者:高山,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