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5歲封郡王,18歲挑大樑!雍正最小的兒子弘曕,為何能讓乾隆氣死

三十年三月,病篤,上往撫視。弘適於臥榻間叩首引咎,上執其手,痛曰:“以汝年少, 故稍加拂拭,何愧恧若此?”因復封郡王。旋薨,予諡。——《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

作為歷史上少見的勤政帝王,雍正皇帝在位13年“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每年3天假期、一天睡4個小時,根本沒時間同後宮妃嬪扯淡。再加上當時的雍正皇帝年歲已高,生育能力下降,以至於僅在雍正十一年育有一位皇子。這位皇子就是上述《清史稿》記載中的“主角”——因出生於圓明園,被喚為“圓明園阿哥”的皇六子弘曕。

5歲封郡王,18歲挑大樑!雍正最小的兒子弘曕,為何能讓乾隆氣死

這位在《甄嬛傳》中“甄嬛”和“果郡王”的私生子,既非果郡王“幫忙”,也非熹貴妃所生,而是雍正皇帝的漢家妃嬪——謙妃所出。

根據《清史稿》的記載,因為乾隆皇帝的訓斥,弘曕竟然一氣之下臥病不起,甚至因此命喪黃泉,弄得乾隆皇帝也非常無奈,連稱萬萬沒想到。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對自己的兩個弟弟——弘晝、弘曕可謂百依百順、甚是恩寵。那麼,弘曕因何會被乾隆皇帝訓斥,以至於讓其活活氣死呢?

5歲封郡王,18歲挑大樑!雍正最小的兒子弘曕,為何能讓乾隆氣死

乾隆皇帝的愛弟——弘曕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就對這個比自己小22歲的弟弟,並很好的扮演了“長兄如父”的角色,對其悉心培養、倍加關愛。

乾隆三年,果親王允禮薨逝,乾隆皇帝令弘曕出繼給允禮為子,並降等承襲“果郡王”爵位。就這樣,年僅5歲的弘曕一步到位,白白撿來了一頂“郡王”帽子。就像對弘晝一樣,乾隆皇帝對弘曕的信任和倚重也確實沒話說。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便命18歲的弘曕執掌八旗護軍營、御書處、藥事房;乾隆十九年,又命其管理造辦處。

5歲封郡王,18歲挑大樑!雍正最小的兒子弘曕,為何能讓乾隆氣死

對於乾隆皇帝格外恩寵弘晝、弘曕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點:

1、乾隆皇帝的皇權穩固程度,遠非雍正皇帝即位初期所能比擬。

2、弘晝素有“荒唐王爺”之稱,對皇權全無興趣;弘曕又是稚子,對皇權更無威脅。

3、乾隆皇帝繼位以後,極為注重自身正面形象的塑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正是乾隆皇帝努力打造的皇族內部狀態,所以,他必須以身作則,努力照顧好僅有的兩個弟弟。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皇五子弘晝的囂張跋扈,肆無忌憚;更有了皇六子弘曕的瘋狂作死。

5歲封郡王,18歲挑大樑!雍正最小的兒子弘曕,為何能讓乾隆氣死

“不作就不會死”的弘曕

弘曕為何會作?

除了乾隆皇帝的格外恩寵,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小小年齡便承襲了“郡王”爵位,而且還全盤接受了果親王允禮的鉅額家產。

果親王允禮身居高位多年,而且還長期保持著“親王雙俸”的恩寵,更何況雍正、乾隆兩代帝王還對其多加賞賜,這就讓允禮逐漸成為了皇族中的富豪。再加上允禮長期執掌戶部的經歷,積累了雄厚的理財經驗,使得弘曕承襲了雄厚的家產。

幼年承襲“郡王”爵位,府邸財力又極為雄厚,果親王府還有著諸多“日進斗金”的租賃、經貿營生,這都讓年輕浮躁的弘曕逐漸忘乎所以、不可一世。

5歲封郡王,18歲挑大樑!雍正最小的兒子弘曕,為何能讓乾隆氣死

只是,如此富有的弘曕依舊不滿足,一面居家節儉、一面瘋狂斂財,一向想搭建自己的財富帝國。除了在商業活動中“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弘曕甚至將手伸到了內務府和御供之物上。堂堂親王,當今皇帝的親弟弟竟如此作為,乾隆皇帝自然非常生氣。只是,這畢竟未觸及乾隆皇帝的底線,所以對其一直容忍,並未發作。

直到乾隆二十八年,乾隆皇帝所居“九州清宴”失火,皇五子永琪捨命救駕,而住在一旁的弘晝、弘曕非但沒能第一時間前來救駕,反而在事後嬉笑玩鬧、全無關念之情。自圓明園後宮後,弘曕前往皇太后處請安,又跪坐在了乾隆皇帝平時跪坐之處。

5歲封郡王,18歲挑大樑!雍正最小的兒子弘曕,為何能讓乾隆氣死

這和平時的目無王法、擾亂經濟秩序不同,如此舉動等於挑戰了乾隆皇帝的皇權權威,直接觸及了乾隆皇帝的忍耐底線。

於是,乾隆皇帝生氣了,下令將弘曕降為“貝勒”、罷免一切官職並處一萬兩罰金。

一直順風順水的果郡王弘曕,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委屈?降爵、罷職都沒什麼,關鍵是還罰了一萬兩白銀,這不等於要了“視財如命”之弘曕的命啊!

只是,甚至連乾隆皇帝都想到弘曕的氣性會如此之大,竟氣到一病不起,嚇得乾隆皇帝趕緊恢復了其“郡王”爵位,希望會讓弘曕消消氣。只是,此時的弘曕已經病入膏肓,很快病逝,讓乾隆皇帝留下了不小的遺憾。

5歲封郡王,18歲挑大樑!雍正最小的兒子弘曕,為何能讓乾隆氣死

後記

誠然,乾隆皇帝對於弘晝、弘曕極為信任和倚重,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兩人對乾隆皇權毫無威脅的前提下。一旦有僭越逾制、有負皇恩或者威脅皇權的言行舉動出現,乾隆皇帝和所有的帝王一樣,都會毫不留情,根本顧不上什麼手足之情。

所謂“不作就不會死”,乾隆皇帝對弘曕的格外恩寵,甚屬不易;奈何弘曕毫不自足,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直到將自己作死。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清實錄·高宗實錄》、《嘯亭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