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貢川陳氏家族屬潁川陳氏中的一個脈派,291個支派源遠流長

講好陳氏故事傳播陳氏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由浙江吳興遷到福建的唐朝始祖陳雍公生有三個兒子分遷三處:大兒子蘇公遷寧化石壁,現今寧化湖村陳氏就是他的後代;主支是次子野公,在永安貢川(古代叫沙陽劍發衝,屬於沙縣),這支人口非常多、衍派也很多;三子運公遷福州長樂、閩清、南平等地。貢川陳氏繁衍人口有數百萬,是潁川陳氏的一個大脈派。留在貢川的和整個永安的很多,在別地的有廣東的偁公後裔和世卿公後裔;在江蘇、浙江的有瓘公後裔、淵公後裔等等;漳平的五八公後裔、包含湖廣填四川的陳時安等也是從漳平遷出的;三明、清流、明溪、沙縣的世卿公後裔;連城的九經公後裔,上杭南陽茶溪論公後裔等等。

摘要:

清初大批閩廣移民入川,貢川陳氏家族是入川移民的一支。文中以豐富的史料,令人信服地追溯貢川陳氏家族在閩西的源流,有助於研究中華民族的移民史,推進閩川兩省的互動發展。

在四川刻本《陳氏族譜》中,記載著這樣一條史料:遷川始祖陳時安兄弟生長在“福建龍巖州漳平縣永福裡大嶺下背塘坑”。在三臺縣柳林壩陳氏家族後裔陳世杰家的神龕上,至今仍供奉著陳時安的神主牌位,那上面也寫明他的出生地在“福建龍巖州漳平縣永福裡大嶺下肥塘坑”。

貢川陳氏家族屬潁川陳氏中的一個脈派,291個支派源遠流長

一個來自福建的遷川家族——— 陳氏家族,在四川三臺縣 (今綿陽市三臺縣)定居下來後,開始建祠堂,修族譜,逐漸繁衍為當地一個大的家族。在陳氏家族世代相傳的一部刊刻於同治四年 (1865年)的《陳氏族譜》上,有一篇由遷川始祖陳時安撰寫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序言。文字較為簡短,但卻飽含追本溯源的深厚情結,是引出本文話題的出發點:

夫淵源傳於先代,姓氏賜自前朝。葉落九州,根同一處。是以大宗、小宗,雖千枝萬派,而窮本索源,實脈脈有相通之意焉。蓋物本夫天,人本夫祖,欲盡春秋俎豆之典,必先序同氣連枝之情。至今族支蕃衍,或膳粥梓里,或托足他鄉,世遠年湮,或倫次紊亂,亦往往有之矣。吾族自閩省以來,未暇悉載,便即延平府貢川遷於龍巖州漳平縣永福裡藍田鄉,建置宗祠,祠宇相傳,約有十餘輩。族衍人繁,蜚聲黌序,柱石國朝。緬相故都,其祖功宗德,未嘗不依依若接焉。爰立族譜,以俾後裔知閩省與蜀邦兩地,同源共本。延及至今,亦於潼水名區建置祖祠,以光耀於先代云爾。是為序。

下面,我們就沿著這個線索,來探討一下這支遷川家族在閩西的源和流。

一、貢川發源

貢川今屬三明市永安縣的一個鎮。永安縣位於福建中部,原屬沙縣轄境,本沙縣之浮流巡檢司,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置永安千戶所於此。景泰三年(1452年)因沙縣爆發聲勢浩大的鄧茂七農民起義,波及閩粵贛邊區各縣,後遭明王朝鎮壓,這才把沙縣南部和尤溪西部單獨劃分出來,析置為永安縣。

根據今人的研究,貢川在歷史、地理上有這樣兩大特點:

(一) 從地緣和建置關係上看,貢川是一個客家祖地的毗鄰鎮。羅香林等在其著作中早年曾指出,化、清流、明溪、沙縣、將樂、南平等為純客家縣。貢川歷史上屬於沙縣,並與客家縣明溪相連,沿沙溪而上即可達客家祖地寧化縣。

(二) 貢川是沙溪流域的商埠之一。沙溪是客家經濟與福州等地沿海貿易交往的水道。貢川在沙溪流域經濟交往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貢川的早期開發歷史上,陳氏家族是其中最有貢獻的家族之一。

貢川陳氏家族屬潁川陳氏中的一個脈派,291個支派源遠流長

在永安市貢川鎮的南郊巫峽,有陳氏大宗祠一座,名追遠堂,始創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至今祠堂裡一直崇祀著“入閩始祖唐中丞雍公”。這位名叫陳雍的人,曾經在唐朝擔任過中丞職務,由於他的入閩,便成為這支陳姓的始祖。

經查,在唐代的正史上,找不到有關陳雍這個人的隻言片語,大概因為他的官位不顯,事蹟平凡,沒有在史書上留名。不過,在唐昭宗天覆三年 (903年),一個曾經擔任過汀州學正,名叫陳昂的人,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於大順二年(891年),奉命到汀州出掌學正時,曾經看過該支陳姓的家譜。由此才知道,他的先祖與該支陳姓的祖先同出一脈,遠祖都是肇基於潁州派始祖太丘長陳! 。文章說,該支陳姓入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陳雍的祖父,名陳譚,擔任過漳州刺史。陳雍的父親名陳攝,擔任過汝南縣令,後逝於閩,葬於泉州之隔村。正因為陳攝葬在福建的緣故,所以陳雍“始入閩焉”

根據貢川 《陳氏宗譜·行實》提供的行狀知道,陳雍入閩的時間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陳昂撰寫譜序時,與之相距160多年,是最接近當事人時代的文字記錄。他在這篇文章的末尾,還特別鄭重宣告,經他鑑定,陳雍確係東漢潁州派始祖太丘長陳實的第19代傳人。他所見到的這個家譜,是為“信譜”,並無假冒“遠胄”的嫌疑。所以,“予亦不假名筆以為重也”。也就是說,鑑於該支陳姓,是潁州派真資格的傳人,所以,他聲稱自己也不用假名撰寫文章,為的就是要把它當作一件莊重的事情來對待。據此可以斷定,這篇文章所記載的人和事,應該是可信的。(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 四川成都)陳世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