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曹操手下大將無數,只有此人人投降,讓他心情沉痛!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三國志》于禁傳。

于禁作為曹操創業初期就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老將,在曹操政權內部地位十分崇高,但晚年的時候,由於關羽水淹七軍導致于禁大敗,而於禁不僅沒有以死相抗,反而選擇了投降,也正是他的這一降,使得他晚節不保。

曹操手下大將無數,只有此人人投降,讓他心情沉痛!

三國時期,投降者比比皆是,三國第一武將——呂布,有三姓家奴之稱,後人在誇獎一個人的時候,都會有人中呂布的叫法。而張遼也是這個時候走進曹操視野的,張遼也是降將,自從跟隨曹操之後,忠心耿耿,才有了後面大戰逍遙津,讓孫權聞風喪膽的故事。張郃也是是降將,在曹操討伐袁紹的時候,投降的曹操,此後也是被曹操重用。關羽也曾投降過曹操,後世也沒對他說些過什麼,還是說他是忠義的代表。馬超也是降將,馬超本是西涼諸侯,後來兵敗,才投降劉備的。

曹操手下大將無數,只有此人人投降,讓他心情沉痛!

三國時期,投降的名將數不勝數,但是到了于禁這裡就成為晚節不保了呢?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于禁在水淹七軍之後,就沒被人啟用。

于禁在投降關羽之後,就在也沒有聽說過他上戰場的訊息,而關羽肯定是不屑用他的。關羽本身就十分了得,在加上關羽性情孤傲,對待實力跟他不對等的于禁肯定就沒有對黃忠的那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後來關羽被呂蒙所破,最後白走麥城,于禁也就到了東吳。在東吳待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放回魏國去了,這種經歷在三國時期特別的少見。三國的武將一般不投降就死,投降之後大多數人也會被啟用,可是于禁沒有。

曹操手下大將無數,只有此人人投降,讓他心情沉痛!

第二,他投降的時候,他與龐德的行為大為不同。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龐德比他年輕,龐德在西涼被破時投降曹操,後被曹操所用。跟隨於禁一起出徵的,于禁投降,而龐德為表忠義,捨生取義了。在世人眼裡,忠義之士乃大丈夫,而龐德的表現正好符合人們心中忠義之士的高大形象,龐德的寧死不降跟于禁舉手投降的行為一對比,人們的看法就會不同,所以在人們看來,于禁才會晚節不保。

雖然于禁最後投降導致自己晚節不保,但他為曹魏操勞大半輩子,立下過汗馬功勞,當然這也是最讓人感到嘆息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