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宜耕宜牧的河套地區,為何成為中原和草原勢力的必爭之地?

導讀:著古代的廣義的河套和現在我們所說狹義的河套是兩回事。古代河套包含的範圍非常廣,包括陝西中北部直到黃河:“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環之所謂河套也。”這部分地區處於胡漢雜居,歷史上漢朝稱幷州、唐朝屬於朔方郡。向來是水草豐美,精騎輩出的優良牧場。滅西晉的劉淵、胡夏的建立者赫連勃勃、党項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一代又一代草原梟雄從這裡崛起爭霸天下。而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隴右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戰略空間,是中原腹地(古代建都通常都在長安洛陽)的北部屏障。秦漢唐等王朝都非常重視並牢固的掌控這裡,一來時擴大中原腹地的戰略縱深;二來是獲取優良戰馬和起兵。所以河套地區為中原和草原的兵家必爭之地,失去河套的魏晉時期終成禍害被胡族從此南下。

宜耕宜牧的河套地區,為何成為中原和草原勢力的必爭之地?

河套地區位於中原腹地西北,處於傳統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結合部。此地宜耕宜牧,此地的人們兼具遊牧健兒的彪悍和農耕民族的勤勞是上好的兵員。況且水草豐美,可以培養優良的戰馬。所以此地天生就具備精銳騎兵的成軍條件,因此歷史上才有無數胡族梟雄以此為基地爭霸天下。久遠的西周犬戎攻破鎬京,迫使周朝東遷;匈奴劉淵再此騎兵攻滅西晉;赫連勃勃建都統萬,曾與北魏平方北方;党項定難軍李繼遷祖孫三代自此孵化出與遼宋對峙的西夏,國祚兩百年。

犬戎、匈奴劉淵、党項等以此為基地逐鹿中原

西周末年周幽王執政時期,朝政腐敗、天災頻頻。而周幽王對此毫不在意,反而納褒姒為後烽火戲諸侯。直接導致諸侯離心,百姓離德。遠太子宜臼被廢后逃亡申國,申侯勾結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宜臼東遷洛陽稱周平王。而犬戎盤踞的地盤就是廣義的河套地區。

宜耕宜牧的河套地區,為何成為中原和草原勢力的必爭之地?

東漢末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向東漢提出請求內附。漢王朝把他們安置在水草豐美的河(黃河)南地區,也就是河套地區。從漢朝經歷魏晉這塊富庶的地區一直胡漢雜居,成為威脅中原的火藥桶。西晉末年,匈奴人劉淵自稱是漢室後裔起兵反晉。劉淵的軍隊很快攻佔洛陽,俘虜晉國皇帝西晉滅亡。

宜耕宜牧的河套地區,為何成為中原和草原勢力的必爭之地?

党項原來遊牧在青藏高原,在吐蕃和吐谷渾的夾縫中勉強生存。由於受到吐蕃的強力威脅,處於生死邊緣。此時大唐以開闊的胸懷允許党項到河套地區定居繁衍,党項人扶老攜幼長途跋涉抵達心靈的家園-富庶的河套地區。這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而且宜耕宜牧特別適合習慣遊牧的党項人。党項人積極的汲取華夏文明,得到大唐庇佑的党項逐漸強大起來。

宜耕宜牧的河套地區,為何成為中原和草原勢力的必爭之地?

在大唐風雨飄搖的時代,党項人在族長的率領下相應唐朝號召平定黃巢叛軍。很多黨項戰士戰死沙場,其中就包括族長的弟弟。因此党項首領才獲封定難軍節度使,賜大唐國姓李。歷經五代北宋統一後,党項並不想併入大宋,然後在李繼遷的帶領下開始了自己征戰立國的過程。從李繼遷開始到李德明、李元昊祖孫三代,最終終於依靠河套建立了雄霸西北國祚長達200年的西夏。

宜耕宜牧的河套地區,為何成為中原和草原勢力的必爭之地?

河套對中原王朝重大意義

從周朝開始建都關中的王朝就時刻處於河套胡人的威脅之下,周幽王時期終於釀成慘劇被犬戎攻破鎬京。然後到戰國時期,趙國建立雲中郡、秦國滅義渠逐漸蠶食河套地區。知道秦朝建立以後,在蒙恬北卻匈奴七百里的基礎上才徹底把河套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宜耕宜牧的河套地區,為何成為中原和草原勢力的必爭之地?

古代大一統王朝,在宋之前都喜歡建都關中地區。所以廣義的河套地區就成為都城或者中原腹地的門戶,一旦草原民族突破河套就會一馬平川。唐朝初年頡利可汗率領突厥起兵一路南下,迫使李世民簽訂渭水之盟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所以秦朝佔據河套後不但駐兵,而且移民正式設定雲中、九原二郡。西漢設定朔方、五原、西河、定襄等郡,都是鑄城引水屯田。所以廣義上的河套作用不但承擔著擴充中原腹地戰略縱深的作用,而且作為中原腹地的屏障也有重要作用。

宜耕宜牧的河套地區,為何成為中原和草原勢力的必爭之地?

小結:

綜上所述,河套地區宜耕宜牧是非常好的良馬精騎的來源。再加上河套關鍵的地理位置,所以成為北方各部族以及中原王朝反覆激烈爭奪的焦點。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