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視為恥辱,他是如何報仇的?

公元626年,是唐太宗最榮耀的一年,也是最恥辱的一年,榮耀是因為登基成為大唐皇帝,恥辱是因為簽訂恥辱的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又被稱為便橋之盟,是剛經歷玄武門之變的唐太宗與東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簽訂的盟約。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視為恥辱,他是如何報仇的?

事情是這樣的:從公元626年7月開始,東突厥頡利可汗就帶著20萬的軍隊從大唐北部邊疆一直南下,突厥軍隊圍困涇陽後,唐朝京城都沸騰了。

突厥軍隊距離長安已經不足四十里,此時長安城中的軍隊數量不足萬人,在兵力巨大懸殊差距的情況下,唐太宗李世民故布疑兵計,僅帶房玄齡、高士廉等六位臣子縱馬來到渭水河邊,隔著河水與頡利可汗對話,期間唐太宗怒斥兩位可汗背棄盟約,最終頡利可汗帶著大隊兵馬撤退。

以上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的記載,但是細細品味,不得不懷疑其中的細節。突厥是歷史上困擾中原民族很長時間的遊牧民族,是以搶奪資源為生的民族,試想突厥趁機南下入侵唐朝,尤其是在大勝的優勢地位時,被唐太宗罵一頓,怎麼會輕易就退兵呢?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視為恥辱,他是如何報仇的?

關於渭水之盟的具體條款史書中並沒有記載,這也是不正常的現象,簽訂條約必定是要雙方確認需要付出的條件。根據《新唐書》記載,在渭水之盟簽訂後,反而是東突厥頡利可汗向唐朝獻上3000匹馬和10000頭羊。

根據頡利可汗的行為可以推測,唐太宗在渭水之盟中應該是送給突厥相當數量的金銀錢財以及牲畜,要不然頡利可汗也不會無緣無故損失千馬萬羊。

此外,唐太宗之後還透過與突厥可汗的溝通,大量曾經被擄掠走的唐朝百姓得以迴歸故土。從這個現象可以推測,當時突厥在入侵唐朝後,像往常的行動一樣,搶掠錢財牲畜人口樣樣都不少。

總之,渭水之盟的真實情況應該是東突厥頡利可汗帶軍南下一直逼近大唐都城長安,在此緊急情況下,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與突厥簽訂恥辱的條約,條約內容保密。

顯然,渭水之盟是典型的城下之盟。城下之盟歷來都是不能被接受的,這是融入中華民族血液中的精神,在《左傳》中曾對城下之盟有這樣一段話“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視為恥辱,他是如何報仇的?

也就是說,即使面臨國破家亡的危險,也絕不能簽訂城下之盟,要麼戰鬥到國破人亡,要麼將入侵者趕出去。

這很有可能是唐太宗不願意再提起渭水之盟的原因,因此史書中對渭水之盟的具體內容並沒有任何記載。

其實突厥在歷史上是非常具有威脅性的,尤其是在隋朝至唐朝初期階段。隋朝末年天下豪傑紛紛起兵反抗,各地起義軍都忙著兼併其他勢力,但是突厥勢力幾乎是每一個人都要“孝敬”的,尤其是所在位置靠北地區的。

唐高祖李淵在起兵之前就曾與突厥互通訊息,並且態度非常謙遜,由此足見突厥在當時的實力。

在唐朝建立之初,整個國家處於極度貧困的狀態下,經過多年的兼併戰爭,百姓早已流離失所,沒有任何的生產能力,根據史料記載,在唐太宗登基之初,全國在冊戶數只有300萬,這樣的家底讓唐朝並不像後人想象中那樣美好。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視為恥辱,他是如何報仇的?

此時面對突厥的突然入侵,兵力懸殊下的唐太宗選擇簽訂渭水之盟,可以說是明智的選擇,不僅僅考慮到唐朝破敗不堪的家底,還要考慮到突厥當時正是處於巔峰狀態,如果將唐太宗的舉動放在時代環境當中,就不會有任何苛責。

更為重要的是,不像宋朝君臣那樣軟弱沒有骨氣,唐太宗能夠做到知恥而後勇,以堅毅的決心開始建設唐朝,最終迎來歷史的巔峰輝煌。

渭水之盟簽訂於武德九年八月,僅僅在一個月後,唐太宗就頒發《備北寇詔》,主要目的就是整頓北部邊疆的邊防力量,增強抵禦遊牧民族侵略的能力。

緊接著,唐太宗開始對內發力,他頒發《閱武詔》,要求唐朝軍隊增加訓練的針對性和刻苦程度,這是唐太宗想要快速雪恥行動的有力證明。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視為恥辱,他是如何報仇的?

唐太宗李世民對自己也特別嚴格,身先士卒做出表率,因為多年的戰場經驗告訴他,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出戰鬥力爆表的部隊。按照唐太宗的詔令,每天都有上百位精心挑選的精兵強將來到顯德殿,唐太宗與他們一起在此練習騎射。

曾經有大臣提出異議,出於安全形度的考慮,皇帝不應該讓這麼多的帶甲士兵進入大殿,更不能與皇帝近距離接觸,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有不臣之心,那對初生的大唐來說都是致命的。

唐太宗駁回了大臣的言論,他用一句話表明自己的態度“封城之內,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衛之士亦加猜忌乎”,結果證明唐太宗是正確的,他用自己的真心鼓舞著無數戰士勇敢磨練,個個都摩拳擦掌想要上陣殺敵。

在唐太宗計劃中,突厥是必須要解決的仇敵,準確地講,渭水之盟只是加速了唐太宗討伐突厥的決心。唐太宗為何對突厥的敵意這麼重呢?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視為恥辱,他是如何報仇的?

東突厥是中原王朝的多年敵人,經常發起對中原的戰爭,尤其是從李淵在長安建立唐朝後,短短八年時間裡,據不完全統計,東突厥對唐朝的劫掠次數就超過40次。如果按照突厥入侵的範圍來看,面積更是幾乎覆蓋東西,包括但不限於靈州、原州、幽州、朔州。

唐太宗的確是文治武功的一位雄主,從對抗突厥這件事上就展現得淋漓盡致。唐太宗思維非常縝密,多年的戰場經驗讓他頭腦清醒,他明白大唐不能浪費太多的精力在這上面,必須要講究效率。

為了提高對突厥戰爭的效率,唐太宗將太原作為重要的支點要地,在這裡提前開始發展屯田戰術,這成為重要的後勤保障基地。

此外,唐太宗還非常重視戰術的運用,他採取逐步孤立突厥的戰術,拉攏敵人的敵人,比如曾是歸附突厥的薛延陀和回紇等,消滅敵人的朋友,比如梁師都等。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視為恥辱,他是如何報仇的?

公元629年,也就是唐玄宗登基僅三年後,唐軍出動十幾萬人馬,氣勢如虹地奔赴前線,在唐朝名將李靖的帶領下,三千唐朝精兵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劍,在茫茫暴雪當中直接戳向東突厥的核心位置。

經過一連串的戰鬥,當年那位不可一世的東突厥頡利可汗被捆送到長安,而綁頡利來的正是他的叔叔,至此,曾經雄踞大片領土的草原雄獅落下帷幕。

唐太宗在對待少數民族時不僅採用武力征服的方式,還兼顧採用懷柔政策,讓周邊的民族相繼歸附,據《資治通鑑》記載“貞觀四年,四夷君長詣闕請上為天可汗”。

也就是說,在貞觀四年,周邊的少數民族負責人就已經自願向唐太宗稱臣,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此時是唐太宗登基的第四年而已。

唐太宗在渭水之盟中籤訂的具體條件已經無法追證,但是唐太宗的表現令人歎服,以強有力的手腕迅速讓四海臣服,讓唐朝迸發出勃勃生機,唐朝也正在迎接一個嶄新的世界、從未達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