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武定縣名的由來,有多少人知道?

武定地名,最早出現於元代,在這以前,可追溯到宋代的羅婺部。《滇志》稱“羅婺,武定,古因為部名,又稱羅武”,宋孝宗淳熙間(1174——‘1189)大理國段政智舉阿而(即阿歷)為羅婺韶長,其先祖已繁衍了數十代。·今武定一帶,世屬羅婺部及其後裔彝族所居。故1《武定府志·凡例》說;紀地紀官,均與彝語有關根據彝語,武與婺音相通,定為甸的諧音,甸義為壩子、坪子,彝語稱武定為“羅婺歹(甸)或“羅甸“,義即:“羅婺部居住的壩子”。故說,武定系彝語地名。

另說,武定“乃元朝統治階級以武力平定”,是統治者主觀意願命定的。據民國12年《武定縣地誌資料》說:“武定名稱始於元時,元置武定路,後遂因之,其意義未知何取,古無可考,或以昔為部落酋長所據之地,夷性強悍,反覆無常,以武力平定而歸版圖,故有是名,亦未可知,此不過理想之說,不足徵信,姑從之,以待參考”。

武定縣名的由來,有多少人知道?

武定建城始於宋代。

宋易龍城宋淳熙間,羅婺部酋長阿而“治納涕呢共龍城於共甸,又築城名目易龍“(即今祿勸縣雲龍), “昔羅婺部大酋居之,為群酋會集之所”。易龍,彝語稱水為易,城為龍,義為“水城”。

元明南甸城在今祿勸縣城北3公里的南甸村。《大明一統志·武定軍民府·南甸縣》載。“在府城內,舊名涕陬籠,又名擅甸,訛日南甸,元至元問置南甸縣,為武定路附郭”,彝語涕陬籠義為“居水分岔處的城”,它是羅婺萬戶府、武定路、南甸縣和武定軍民府前期的治城。

明五鳳山府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落成,在五鳳山之東,今縣城東北3公里的舊城村。同年,土酋鳳繼祖亂。當時統治者認為“本府坐向不正,南北固限於地勢,而衙門獨居乎汙下一, “府治欹斜,四面受敵⋯⋯遷城移府乃可長久力(均引自《武定府志》)。隆慶三年(1569)閏六月廢。

故和曲州城和曲州原彝名叵篷甸,宋段氏時屬羅婺部,蒙古憲宗六年(1256)改為和曲(甸),後升為和曲州,州城在今九廠區姚銘鄉舊州村。明永樂元年(1403),在原舊城的基礎上進行改建,闢新街道,故《明史·地理志·和曲州》說:“倚舊城在南,元州治於此黟。隆慶四年(1570)廢。

武定城隆慶元年(1567)改設流官知府,二年擇地獅子山東麓建築石城,共費布政使公帑一萬二千餘兩。隆慶三年閏六月至次年,武定軍民府、和曲州隨遷於此。此後,武定府、武定直隸州、武定縣、武定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均駐此。

▌來源:問鑑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