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解放戰爭走向起義的將領,主要分成三類,而這一類起義的人數最多

一場解放戰爭打下來,讓原本佔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蔣介石軍事集團,敗得一塌糊塗。偌大的軍事集團,能夠在短短四年內就走向毀滅,除了內部將領不團結,腐敗以外,和蔣介石本人也有很大的關係。總而言之,一場解放戰爭打下來,蔣介石是輸得體無完膚。

當然了,在蔣家王朝即將倒塌之前,也有不少國軍將領不願意成為蔣介石的陪葬品,最終走上了起義道路,說白了就是投誠。據統計,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國軍起義將領達到上百人。從起義的人數也能看出,蔣介石不是一位明君,部下將領早已對他失去了信心。

然而,就在解放戰爭最終走向起義的國軍將領中,主要分成三類,而這一類起義的將領人數是最多的。

解放戰爭走向起義的將領,主要分成三類,而這一類起義的人數最多

第一類就是蔣介石比較倚重的黃埔系將領,可能大家都知道,在國軍集團中,將領與將領之間是有區別的。假如你屬於是黃埔系將領,那肯定就是蔣介石比較倚重的將領。可能是因為得蔣介石重用,因此,這一類將領在解放戰爭中,起義的人數比較少。少是少,但並不代表沒有,要知道,失去民心的蔣介石,同樣,也失去了部下對他的忠心,包括黃埔系將領在內。

比如,後來成為開國上將之一的陳明仁就是屬於黃埔系將領,他由於對蔣介石徹底失去了信心,最終選擇了起義。還有陳克非也是黃埔生,同時還是蔣介石的老鄉,最終也選擇了起義道路。還有黃埔一期的侯靜如在解放戰爭時期也選擇了起義,以及走投無路的鄭洞國也選擇了起義。包括淮海戰役中的廖運周也選擇了起義,據說廖運周也是我黨地下同志,是潛伏在敵營的隱形將軍。

解放戰爭走向起義的將領,主要分成三類,而這一類起義的人數最多

第二類將領是歸順蔣介石軍事集團的地方軍閥們。要知道,在蔣介石還沒有一統民國時,全國各地軍閥四起,因此,在蔣介石軍事集團一天比一天強大後,這些地方軍閥眼見不是蔣介石的對手,最後都選擇了歸順。

因此,這一類將領,在解放戰爭時期,走上起義的人數還是比較多的。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真心歸順蔣介石的,都是為了生存,所以在蔣介石即將失敗前,他們都選擇了換個主子。

如曾經的湘軍大佬唐生智,桂系軍閥大佬黃紹竑,滇系軍閥龍雲與盧漢。粵系軍閥李濟生與蔣光鼐,川系軍閥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還有西北三馬之一的馬鴻賓等軍閥大佬,最終都選擇了起義道路。

解放戰爭走向起義的將領,主要分成三類,而這一類起義的人數最多

第三類是蔣介石眼中的雜牌將領。要知道,在國軍集團中,只要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將領稱之為是雜牌將領。雜牌將領大多都是來自地方,這一類將領儘管戰功赫赫,打仗十分牛掰,但始終得不到蔣介石的重用與信任。甚至在戰局危急關頭,蔣介石都讓這一類將領,擔任掩護他的黃埔系將領撤退,說白了就讓他們當炮灰。

所以,在四年的解放戰爭中,這一類將領起義的人數也是最多的。原因很簡單,蔣介石看不起他們,瞧不起他們,因此他們也不會真心為蔣介石賣命。只要是稍微有點誘惑,就會選擇起義,或者投降。如吳化文,高樹勳,潘朔端,曾澤生,董其武,孔從周,何基灃,張克俠,傅作義等雜牌將領,在解放戰爭中都選擇了起義道路。由於是雜牌,不得蔣介石重用,因此,這一類將領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起義人數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