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如果能跑得掉,《水滸傳》就不可能誕生了,梁山好漢還搞什麼招安呢?

滿門抄斬,一般指的是族誅,一人犯罪了,但凡有宗族關係的都會因此而受到牽連,之所以要實行族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自“斬草除根”的思想,即對與罪犯相關聯的人趕盡殺絕,以防其家屬因恨而進行報復。這是古代最為嚴厲的一種刑罰,一般適用於大逆不道的謀反之徒。

這種刑罰最開始時是夷三族,一般三族大多數限於父母、兄弟和妻子。

夷三族在戰國時代比較流行,比如秦、楚都有這種族刑,楚靈王時“因慶封,滅其族”。秦朝末年,被 誅三族的人多不勝數,就連秦相李斯都受了此刑。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到了商鞅變法實行了連坐,因此誅三族發展到了誅七族,七族之中,除了上述所說的三族之外,還有四族,據《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記載,

七族為:父之姓,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子之子,母之族,從子及妻父母。

到了隋煬帝即位後,又發展到了誅九族,這個說法是由清初學者劉獻廷在《廣陽雜記》中記述的,“九族始於隋煬帝”。在《唐六典注》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隋煬帝)末年嚴刻,生殺任情,不復依例。楊玄感反,誅九族。”

但是誅九族是哪九族,說法有差異。

但是對於九族的解釋有些差異,在王應的麟《小學紺珠》中載,九族包括:外祖父、外祖母、從母子、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己之同族也。在《尚書·堯典》中載:九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孫,凡九族。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到了明朝,朱棣謀反成功後,將誅九族發展到了誅十族,這事兒與當時著名的文臣方孝孺有關。朱棣所發起的“靖難之役”屬於非法之亂,但因他軍事經驗豐富,運氣也還不錯,謀反居然成功了。

得逞後,大臣方孝孺對其大加指責,朱棣本意是想拉攏他為我所用,但方孝孺一直拒絕朱棣的勸降,不斷地與朱棣作對,朱棣就搞不懂了,問他,你就不怕被誅九族嗎?

誰料老方說了句:“莫說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大怒,真的誅了其十族,

多的一族就是方孝孺的朋友、門生。可

見,在古代,也一樣交友要謹慎哪。

那麼在古代,下令誅族之後,有沒有可能逃脫呢?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領導層幾乎全是在逃犯,逃是可以逃,但我們也看到了,他們的行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擁有如此之多的精英隊伍,活動範圍也就梁山泊那麼一小片地方,就算他們東打西打,劫掠之後,也還是得趕緊撤回梁山泊。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如果有人有幸從滿門抄斬中逃脫,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你能逃到哪裡?

不是所有逃犯都有梁山好漢那麼幸運,有個梁山泊可以躲藏。古代人對於逃犯也有著自己的應對體系,比如各類證件就夠你受的嘍。

在唐朝要想通行無阻,那得辦理“大唐通行證”,而要辦理這個證件也不容易,要填申請表,上面要寫明出行目的地,大致要經過哪些地方,來回需要多長時間,同行有幾人,姓名、年齡和個人特徵,都要寫,還有帶了哪些物品。這還沒完,你還需要找一個人為此次出行做擔保,擔保你所填資訊都屬實。

申請表交了之後,還有一段處理時間,縣政府一把手簽字確認之後,再遞交到州政府,等州政府確認後,大唐通行證才進入製作流程,一番折騰之後,才能拿到心心念唸的通行證。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當然也有例外的,現實世界的唐玄奘就是偷渡到天竺取經的,由於功德無量才得到了皇帝的赦免,對偷渡一事既往不咎。不過在《西遊記》中,我們看到的唐僧倒是個守法公民,到哪裡都主動去換通關文書,否則通行很受阻。

在明代有“國民身份證”在等著你,在明代軍民往來,必憑路引,違者關津擒拿,按律治罪。路引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首創,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統治,監督百姓。

路引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身份證,朱元璋曾下令,自京為始,遍佈天下。一切臣民,朝出暮入,都要檢查路引。路引由使用者自己向所在地管轄區提出申請,手續也是相當嚴格,同大唐通行證一樣,什麼都得寫明。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在《弘治會典》記載:凡軍民人等往來,但出百里者,即驗文引。凡軍民無文引,及內官內使來歷不明,有藏匿寺觀者,必須擒拿送官,仍許諸人首告。得實者賞,縱容者同罪。

而且還設有巡檢司,專門盤詰往來奸細,販賣私鹽,犯人逃軍逃囚,沒有路引的可疑之人,都會成為嚴查物件,甚至被治罪,搞不好還是死罪。而且巡檢司這個機構是要走街串巷的,窮鄉僻壤都不會放過。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到了宋代更酷,人家都發明瞭“指紋識別系統”了。

一個人的指紋是終生不變的,據推算,在640億個指紋當中只可能存在一對相同的指紋,因此具有相同指紋的可能性是極低的。

最初的指紋庫僅適用於軍隊,防止冒名頂替;到南宋時期開始推廣到各州縣,於是,便逐步建立起了比較完備的“指紋資料庫”,並由專人管理。也就是說,如果逃犯不知去向,官府對付他們的辦法多的是,張貼緝拿告示,懸賞告示,畫像,只要有可疑人員可以將其指紋與“資料庫”進行比對,所以在古代,即使逃犯整容了,也一樣不好使。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就算你幸運爆表,逃出生天,一進入某個村莊,就會引起眾人的注意。因為在古代它還有一項保甲制度等著你呢。北宋王安石變法開始推行保甲制,最本質特徵就是以“戶”為基本單位,以十戶為一甲,設立甲長,三甲為一保,再設保長,同甲中實行一犯九罰政策,可見,這是封建社會限制民眾自由的一項殘酷政策。

由此可見,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受制於不同的社會體系,要想逃,第一難關就是要衝破社會體系的限制,這個難度是很大的。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當然如果你在春秋戰國時代,還是可以逃的,但要生存就是大問題了,首先你得有智慧,比如伍子胥,其父伍奢因受讒言所害,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了吳國,併為吳王闔閭重用,後來協同孫武攻入楚都,掘了楚平王的墓,鞭屍三百,以此報父兄之仇。但即使是伍子胥也沒在吳國得到一個好下場,他同樣也是受讒言所害,被吳王夫差刺死。

所以,在春秋戰國時代混,智商情商不高基本沒得混,一個反間計就讓不少人能喪命,不用說其它計謀了。

那麼有沒有哪個時代能容得下逃犯的,還真有,劉邦就是一個最成功的逃脫者。但首先得遇上亂世,其次還要保證你是王命,最後你還得會忽悠,讓一大幫有才有識之士圍著你轉,你認為這個機率大嗎?小得不能再小了好吧。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所以,對於逃犯們而言,還不如不逃,逃跑的成本太高了。那或許有人會說,好,那不跑了,出家當和尚還不行嗎?話說魯智深不就是這麼洗白的嗎?

很多人聽說現在出家都要求有學歷,而且還得是高學歷,可見,出家不是你大喊一句:我要遁入空門,就能進得去的。實際這種狀況在古代也一樣。

在崇佛時期,一個人要想出家也不容易。首先要經過考試,搞不好還是皇帝親測,考試合格後給你頒發文憑,稱作“度牒”,拿到度牒後,還要看這個人跟哪個道場、哪位法師有緣,然後才讓你到那裡出家。如果沒有度牒而私自遞度,那是犯罪行為,還要受到國家法律的制裁。

古代滿門抄斬為何不逃?看看歷代逃跑的成本有多高?想想還是算了

此外,出家還有幾項要求:其一,年齡不能太小,也不能太老;其二,能幹活能吃苦耐勞;其三,得到父母允許;其四,沒有犯邊罪;其五,出家的動機要純正;其六,對佛教忠誠;其七,沒有債務纏身;其八,不接受官職人員;其九,身體健康,四肢健全,五官端正。

可見,出家也不是你想出家就可以出的,困難還是重重。

綜上所述,我們分析了種種逃犯要遭遇的可能性,得出的結論就是,還不如不逃,留個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