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孫策的悲劇在哪裡?知錯不改,一意孤行,終於被郭嘉不幸言中

說到三國的猛將,很多人一般都會講到魏國的典韋和許褚,或是蜀國的五虎上將,其實吳國江東那邊也有厲害的猛將,而且這個猛將還是當時江東的領袖,他就是孫策。孫策在和劉表的部下作戰時,喝死一將,挾死一將,屬下盛讚其有當年霸王項羽之勇,遂稱之為“小霸王”。實際上這個外號起得既好也不好,說好是因為增加了孫策的勇猛和氣勢,說不好是因為這樣也加重了他剛愎自用的缺點。孫策的英年早逝和他的性格過於強勢是分不開的。

孫策的悲劇在哪裡?知錯不改,一意孤行,終於被郭嘉不幸言中

講真孫策的武力不見得比關張這些知名猛將差多少,可惜死得太早,又是一方領袖,缺乏表現的機會。性格決定命運,這期我們重點要分析一下孫策的性格問題。

孫策前期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包括舍玉璽機智離袁術,降服太史慈等,在創立江東基業的過程中,禮賢下士,有不少令人佩服的行為和決策。可是他的性格問題也遲早會影響到他日後的行為。

孫策的悲劇在哪裡?知錯不改,一意孤行,終於被郭嘉不幸言中

江東經營有成後,孫策的野心也日益高漲,遞上奏摺想讓曹操奏請皇帝加封他為大司馬,可是曹操沒有準許。

使者來孫策這邊答覆的時候,恰巧遇到了孫策被刺殺的事情,也幸虧孫策身手好,要不然就這次刺殺事件孫策也小命難保了。醫生特別囑咐養病期間不能令孫策生氣,所以張昭一直就沒讓使者去見孫策。

孫策的悲劇在哪裡?知錯不改,一意孤行,終於被郭嘉不幸言中

可孫策感覺身體好多了,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想見一見曹操派來的使者,知道了曹操沒有加封他為大司馬,孫策倒也沒有特別不高興。

他想知道曹操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就問了使者,使者說曹操誇你說很好,可有一個人覺得你不怎麼樣?就是郭嘉,郭嘉說你輕而不備,性急少謀,日後必死於小人之手。

聽完這句話,孫策果然還是生氣了,這說明郭嘉的判斷是正確的。

一個人往往在聽到別人說到他的痛點時才會不由自主地生氣,而這個時候往往是改善自己的最佳時機。

孫策的悲劇在哪裡?知錯不改,一意孤行,終於被郭嘉不幸言中

因為平時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的缺點,所以要經常藉助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來獲得對自己的認知。如果這個時候能夠反省自己的問題,日後勤加註意,努力改善,完全可以改掉自己的缺點。

孫策聽到使者轉述郭嘉對他的判斷後,聯想到前不久發生的刺殺事件,他就知道郭嘉對他的判斷很正確。可遺憾的是,這些話卻沒有引起他足夠的重視,所以很快在之後的于吉事件中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

孫策的悲劇在哪裡?知錯不改,一意孤行,終於被郭嘉不幸言中

這就像算卦一樣,好多時候不是算卦的真的有多麼準,而是一個人受心理暗示的影響,他的行為在不知不覺地配合著算卦者的判斷。

面對算卦問題,我覺得曾仕強老師說的話很有道理:算卦者算得好的方面我們要信,算得不好的方面我們就是要不相信。

算得好的,我們時刻勉勵自己,以求做得更好;算得不好的,我們為什麼要相信?真相信了,結果就糟糕了,就是要不相信,然後努力去改善自己,從而讓事情向好的方向去發展,這才是我們面對算卦或是其他人的評價應該有的態度。

當然,最好不要去算卦,沒多大意義,心理素質差的人太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算卦者的擺佈。人的自主性應該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因為一切都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想算完全可以自己去學,這叫作自佔自解。

孫策的悲劇在哪裡?知錯不改,一意孤行,終於被郭嘉不幸言中

而孫策聽到別人對自己恰如其分的判斷,還是沒有引起重視和警覺,在於吉事件中,怎麼看于吉怎麼不順眼,就是看不慣人民崇拜他而置自己於不顧。孫策就是感覺非常憤怒。

毒傷未愈,仍然不注意收斂自己的脾氣,在和于吉的對峙中,終於氣急攻心,毒發身亡。雖然最終殺死了于吉,此舉固然可以消除一些江東百姓盲目迷信的危害,可在年紀輕輕,大有可為的時期就這樣送了命,說什麼也是太不值得了。

孫策的悲劇在哪裡?知錯不改,一意孤行,終於被郭嘉不幸言中

當然于吉也有自己的問題,身為學習道家的老者,不懂明哲保身,反而招搖撞市,碰到孫策這種強勢的反感這一套的人,他就是找死。

于吉如果善於保護自己,就可以用自己的醫術救治更多的人們,就這樣白白送了性命又有多大意義。

所以這兩個人都是死得幾乎沒有多大的價值。

孫策的悲劇在哪裡?知錯不改,一意孤行,終於被郭嘉不幸言中

《三國演義》作者對於吉死後報復孫策的行為那種玄幻化的描述,其實也是保護道家子弟的一種做法,以此來讓一些權勢者心生畏懼。

其實孫策就是因為太過憤怒導致毒發身亡了,與于吉沒有關係,害死孫策的始終還是他自己。

還是那句話:性格決定命運。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問題,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