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官場中的清流,明末江南士大夫群體——東林黨

提到明朝末年的歷史,少不了要了解一下東林黨,這個由江南士大夫組成的群體。東林黨中的文人大部分是官員,他們因相同的理念走到一起,成為明末政壇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明末的幾件歷史大事件中,都有東林黨人的身影。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爭京察,讓人看到了東林黨人求真務實的人生態度。

官場中的清流,明末江南士大夫群體——東林黨

東林黨這個名字的由來和明末文人顧憲成、高攀龍有關,他們講學的地方叫“東林書院”,於是自稱為“東林人”。之後隨著他們勢力的擴張,形成了文人士大夫群體就有了“東林黨”這個名字。東林書院位於無錫,顧憲成被罷黜免職之後回到家鄉,與一眾好友決定開辦書院,傳業解惑。無錫知縣很支援顧憲成的想法,在無錫城東劃撥了一塊土地,蓋成了東林書院。

官場中的清流,明末江南士大夫群體——東林黨

東林書院的師資力量十分強大,除了顧憲成還有高攀龍、錢一本、史孟麟等,隨便一位都是名震江南的大儒。東林書院的授課內容與傳統書院不大相同,在這裡可以對朝政大事發表看法,對朝中官員進行評價針砭。有一副對聯可以概括東林書院的教學情況,“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官場中的清流,明末江南士大夫群體——東林黨

由於書院的學習氛圍極其濃厚,並且學習的知識具有現實意義,受到了趙南星、楊漣等多位朝中官員的關注。他們對東林書院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自此以後,東林黨人名滿天下,江南名士都以自己是東林人為榮。

官場中的清流,明末江南士大夫群體——東林黨

在一段時間裡,東林黨更像是一個民間組織,手中沒有什麼實權。到了天啟年間,有一位叫葉向高的東林黨人成為首輔,東林黨才慢慢成為朝中第一黨派。由於葉向高對閹黨採取了步步緊逼的態度,成為魏忠賢等人的眼中釘。葉向高最後無奈辭官,但是東林黨人與閹黨的鬥爭繼續進行。

官場中的清流,明末江南士大夫群體——東林黨

東林黨人的施政綱領主要有三項,除了鬥閹黨之外,還有開放言路和反對礦稅。從萬曆二十四年開始,皇帝派宦官到各地徵收礦稅,嚴重影響了百姓生活。由礦稅衍生出很多商稅,加重了百姓負擔。東林黨人希望朝廷能夠還利於民,不要殘害百姓。說到底,東林黨人的要求很簡單,就是透過安撫百姓,讓大明的統治延續下去。

天啟皇帝執政7年,在7年裡,東林黨人與閹黨進行了多次鬥爭,黨中精英大多被閹黨陷害致死。直到崇禎皇帝登基,魏忠賢畏罪自殺,東林黨人才躲過一劫。在這場殘酷的鬥爭中,東林黨人成為“清流”的代名詞,成為朝中正義勢力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