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歷史上真實的盲人阿炳是怎樣的人?撕開藝術外衣,只剩下各種不堪

中國樂器種類很多,比如古箏、古琴、箜篌、二胡、簫、笛、琵琶等等,這些樂曲奏出的曲子各有各的韻味,今天我們故事要說的便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民間藝術家。在藝術的包裝下,阿炳是一個命運坎坷、飽嘗人間辛酸卻堅持創作的藝術盲人,他演奏的曲子意境深邃,常常能讓人跟著沉迷其中,但這並不是真實的阿炳。

歷史上真實的盲人阿炳是怎樣的人?撕開藝術外衣,只剩下各種不堪

歷史上確實有阿炳這個人,他的確也是《二泉映月》的創作者,只不過他真實的形象跟藝術界為他塑造的形象大相徑庭,欲知此事為何?一切還要從他的出身說起。阿炳原名叫做華彥鈞,他出生於1893年,母親吳阿芬原是無錫望族秦家的少奶奶,但吳愛芬嫁到秦家不過半年,她的丈夫便去世了。

後來家中請了當地有名的雷尊殿道士來誦經,其中有個道士叫華清,在辦喪事的過程中,華清跟秦家少奶奶吳阿芬接觸的機會較多,兩人你來我往,漸漸生出了別樣的情誼,於是乾柴烈火之下,吳阿芬便懷孕了。

歷史上真實的盲人阿炳是怎樣的人?撕開藝術外衣,只剩下各種不堪

等秦家發現吳阿芬懷孕的時候,雷尊殿的人已經走了,秦家也沒往道士的身上想,他們只知道吳阿芬懷的是野男人的孩子,但不知道這個男人究竟是誰,所以後來阿炳出生後並沒有什麼好日子過,吳阿芬走到哪兒都受嘲諷,連帶著阿炳也不受待見,阿炳4歲那年,母親被逼得跳井自盡,嬸母不忍看他一個四歲的孩子在外流浪,便將他帶回家養。

1901年,阿炳長到8歲的時候,華清下山收他為徒,將他帶回了雷尊殿。當時華清已經是雷尊殿的主人,他知道阿炳就是自己的兒子,但礙於外界的流言,他一直不敢與之相認,他覺得自己虧欠阿炳和吳阿芬,因此對阿炳格外縱容,只要他想要,只要他能給,他就從不會拒絕阿炳的請求。

歷史上真實的盲人阿炳是怎樣的人?撕開藝術外衣,只剩下各種不堪

阿炳很喜歡這個待他極好的師傅,在華清的教導下,阿炳跟著他學習二胡、笛子等樂器,阿炳天賦高,學東西很快,但性格卻不怎麼討喜,因為在華清的縱容下,他為人自私任性,只顧自己高興快樂,華清的其他徒弟都不喜歡他。

1918年,華清去世,拼盡全力力排眾議將雷尊殿交到了阿炳的手中,同時也將阿炳的真實身份告訴了他,阿炳還沒來得及悲傷便如遭雷劈,久久無法接受他愛了許久的師傅就是他憎恨的父親這個事實,於是處理完華清的後事之後,他對自己更加放縱,日日拿著雷尊殿的錢去尋花問柳,最後染上梅毒,病情嚴重後眼睛也瞎了,師兄師弟們趁機將他趕出了雷神殿。

歷史上真實的盲人阿炳是怎樣的人?撕開藝術外衣,只剩下各種不堪

四處流落的阿炳難以繼日,只好在街頭拉二胡賺錢,後來他與寡婦董催弟結為夫妻,兩人一個演奏,一個吆喝要錢。不過阿炳的脾氣不好,稍有不順心就打罵董催弟,董催弟為了討口飯吃,從沒想過離開阿炳。

阿炳在音樂上的天賦是真的不錯,人人都喜歡聽他演奏,有個教授為了收集民間音樂,特意趕去將阿炳最常演奏的二胡曲子錄下來,這就是《二泉映月》的來歷,但是《二泉映月》出世沒多久,阿炳就在1950年病逝了,時年57歲。此後人們提起阿炳,想到的多是經過藝術包裝的正能量民間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