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押運囚犯路途艱辛,為何碰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著去幹?

《西江月·黃州中秋》:“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古代是一個封建社會,百姓們大多會信鬼神之說,連刑罰制度也會帶著這種色彩,這也使得一些刑罰恐怖之極,如死後鞭屍意味著使得靈魂永世不得安息,也不得入輪迴,也有如《大清律例》中的十大刑罰讓人不寒而慄,與現當代人權為主的社會相比,古時的刑罰實在殘忍的讓人無法直視。

古代押運囚犯路途艱辛,為何碰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著去幹?

古時還有一種刑罰稱為流放,這個刑罰所受之人多為達官顯貴的家眷或奴婢等,這種刑罰看似恩賜,實則卻是最為讓人苦不堪言的懲罰。古代押運流放的囚犯路途遙遠一路艱險,本是非常苦的一份差事,為什麼衙役們碰到女囚犯的時候,都會搶著去幹呢?

流放之罪

流放這個刑罰最早出現於原始社會的部落中,具有較為久遠的歷史。在《漢書·

兩夏侯京翼李傳贊》中有著“李尋流放,此學者之大戒也。”可見中國歷史對於流放的文字記載也很早。流放是把受罰的罪人放逐到邊遠偏僻的區,進行懲罰。流放最難在於相思之苦。遠離故鄉背離熟悉的人和物,這是最讓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身心的雙重摺磨是最為讓人絕望的。

古代押運囚犯路途艱辛,為何碰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著去幹?

流放道路艱辛顛簸,如“每逢佳節倍思親”詩句中,此情此景面前最讓人相思。故鄉的味道與歡笑全都留在回憶中,而那記憶中的歡笑和快樂也只能永遠封存在過去,生活突然遭遇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近在眼前的是無法緩解的相思之痛,和遙想異鄉的孤獨之苦,這種種折磨,最叫人絕望,看不見光明的前途,在流放之路上一直遭受中心中的相思之痛。

流放也難在遠方遙遠與一路未知之禍。古代的交通格外不便,流放的路程漫長,一般都是上千裡的路途,戴罪之身沒有資格享用任何代步工具,只能依靠兩條腿一點點走到目的地,一路的顛簸與無法得到適當的休息,這也使得許多原嬌生慣養的貴族子弟難以忍受流放之苦,病死於路途中,且古時醫療條件也不好,流放之犯不小心感染一些疾病,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於休息,只能活生生的病死。

古代押運囚犯路途艱辛,為何碰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著去幹?

流放之人即使能歷經千辛萬苦到達流放之地,可最大的困難也許才剛剛開始,古時官府所選的流放之地大多都是邊境般的不毛之地,窮鄉僻壤間,遠離城市繁華的地方,這些貴族子弟大多在以前過的是非常好的生活,起居生活事事都有人照料,而這異鄉之處,吃穿用度皆不如前,還避免不了有些人的刁難,水土不服加蚊蟲困擾,生活環境的惡劣加之心結,最易鬱鬱寡歡而死。

衙役們喜愛苦差

古時押送犯人們的衙役,最是喜愛這份差事,認為這是一份肥差。與犯人的苦痛不同,衙役接到這份差事最為高興。

古代押運囚犯路途艱辛,為何碰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著去幹?

古代的衙役雖在明面上是官家之人,是政府委派授命的人員,但實則也只有表面光鮮,實則是朝廷請去的苦力,日日做著各種苦活髒活,也沒有適宜的假期休息,除開一般的雜活,這些衙役們還會冒著生命危險,不分晝夜的去捉拿亡命之徒。每日非常大的工作量,卻只得微薄的薪水,衙役們背後的家庭依靠這點工資根本難以維持,朝廷官府大大壓榨著這群普通衙役們。

古代押運囚犯路途艱辛,為何碰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著去幹?

衙役們每天起的早睡得晚,做的多收穫的少,而流放的這種刑罰,官宦之家大多都是有錢人,為避免自家之人受苦過多,都會打點衙役,而這些犒賞大多都非常地豐厚,直抵衙役們一年俸祿,這也是許多衙役喜歡這份差事地原因,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而對於女犯人,親屬之家打點的錢更加的多,因為害怕衙役對女犯人進行傷害,而且衙役去路遙遠,有一個女子作伴會使得路途相對輕鬆些。

衙役們喜歡這份差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遠離官府,自由自在,時間也較長,沒有人約束,工作的強度遠遠不如官府中,除卻路途顛簸遙遠之苦,這是一份十分薪水豐厚的差事,種種原因使得流放差事非常受衙役們的歡迎。

古代押運囚犯路途艱辛,為何碰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著去幹?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遠在異鄉最叫人相思便為同在一時卻不在一地的分離,流放之日也許能在有生之年盼到盡頭,但失去的幸福和遭遇的苦痛,衙役與罪犯鮮明的心理對比,實在讓人有些許唏噓。

參考資料:

《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贊》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