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打仗已經投降了,為何還要屠城?

現在我們都過上了平和的生活,但是在古代歷史之中,卻出現了諸多亂世,在亂世裡面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戰爭。在大家的印象裡面,所有的戰爭,應該都與殘酷這一個詞彙相關,而最能體現這一詞彙的事情就是屠城。這一殘酷手段也擁有悠久的歷史,在殷商時期,他們就使用人祭,而祭祀品就是那些戰敗的俘虜。對於勝者來說,這一些俘虜就是奴隸和物品,所以哪怕誰也將他們殺死,當成祭品也無所謂。

古代打仗已經投降了,為何還要屠城?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才會為最後的屠城埋下種子。其實屠城不只是將敵方士兵全部殺掉,還有從中的一些無辜的老百姓。例如洪武元年,楊璟在攻打靖江的時候,讓手下張斌從南關進攻,結果遇到對方抵抗。守城人看到張斌之後破口大罵,張斌非常生氣,直接說一定要殺死城中所有百姓。還好最後楊璟及時來到,百姓才活下來。但是淮安的百姓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當時朱元璋和元軍作戰,元軍將領張明鑑在奪取揚州一年之後也彈盡糧絕。他希望擁護鎮南王作亂,但是鎮南王在淮安的時候就去世了。

古代打仗已經投降了,為何還要屠城?

所以張明鑑順勢拿下淮安,並且還屠殺城百姓當做食物。當然這樣殘忍的現象並不只是在明朝出現,類似的情況在其餘朝代也出現過多次,就例如項羽,不僅會殺掉所有投降計程車兵,還有把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殺掉。在進攻襄城的時候也進行屠殺,當時城中的孩子皆被殺死。屠城不僅殘殺大量百姓,還會使用非常殘忍的手段,場面非常血腥。就例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屠城已經不再是以前那樣,沒有任何目標的隨意宰殺,變成有組織有計劃的虐殺。

古代打仗已經投降了,為何還要屠城?

南宋時期,

拿下廣陵的時候,已經不止是殺人搶劫了,他們還有故意的虐殺。根據正史記載,魏晉南北朝一共出現了47次殘忍的屠城,遭到屠殺的城市也達到了70多座。殺人之後,還要搶的所有財物,將房屋焚燒,至此一座城池也變成廢墟。他們打仗是為了能夠奪取城池,為什麼在奪下城池之後還要屠城呢?特別是古代,人口也決定擁有什麼樣的生產力,

拿下城池之後,將城中百姓全部殺死,又該如何發展呢?而且這樣的做法還容易失去民心,特別是將選擇投降的敵人殺掉,往往會面臨對方拼死抵抗。

古代打仗已經投降了,為何還要屠城?

既然這樣,又怎麼會出現這麼多屠城事情呢?就是說他們屠城也有目的的,首先就是恐嚇對方,讓他們不敢抵抗或者是完全放棄抵抗。想要屠城就必須要拿下這一座城池,所以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攻城。如果順利讓守城一方投降,不用費什麼力氣就能拿下城池再好不過,而屠城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威脅手段。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派李廣出征大宛,因為對方不願意投降,所以持續進攻,將城池拿下之後,以選擇屠城。

古代打仗已經投降了,為何還要屠城?

第2種目的就是打擊對方,其實會發生這麼多戰爭,無非就是利益,將城池拿下來之後,就必須要犒勞士兵,因為打到最後,大家都非常累了,為了能夠讓大家拿到更多財物,所以屠城也成為他們成本最低的一種方案。而屠城也是對敵人國家,最直接的打擊,在古代人口就是國家的實力,想要打仗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將士。當初白起直接坑殺了40多萬士兵,只留下年紀較小的240名小兵回去報信,趙國聽完之後非常震驚,自此一蹶不振,畢竟將士都沒了,還拿什麼和人家比拼?

古代打仗已經投降了,為何還要屠城?

而屠城也是將敵方百姓全部殺掉,首先他不可能將城裡的百姓全部變成俘虜為自己服務,派兵前來管理又特別浪費錢財和兵力,而這些百姓還有可能會集結成新的力量,來對抗自己。打仗的時候最害怕這樣的事情出現!所以將他們全部屠殺,也是最簡單有效的一種方法。第3種就是報復心理的屠城,不為別的就是單純體驗,將人虐殺的快感。就例如張明鑑和張斌,還有因為想要復仇所以選擇屠城的項羽。

古代打仗已經投降了,為何還要屠城?

項羽小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有了家國仇恨,因為家庭背景比較特殊,又受到楚文化的

燻滔

,再加上項梁的引導,所以項羽非常痛恨秦王朝。佔領咸陽之後直接選擇屠城,並且燒掉了秦王皇宮。在攻打長城的時候,守城一方具有優勢,如果這一座城市一直打不下來,看著一起作戰的兄弟倒在自己面前,肯定會激起進攻一方將士的憤怒。所以也在拿下這一城池之後,他們也會為了洩恨而選擇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