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東北在清朝中後期逐步被蠶食且集權統治已被淘汰故清朝未退守關外

民國元年(1912年

2月12日,隨著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佈《退位詔書》,清朝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也意味著中國結束了封建統治的歷史階段。然而,清政府滅亡之後,中國版圖內一度十分混亂,軍閥割據之下,並沒有迅速出現有實力統一中國的政權組織。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清朝統治者在滅亡之時如若選擇負隅頑抗或許還有時間與機會苟延殘喘,比如退守東北就是不錯的選擇。

而當我們真正走進歷史,感受當年各方勢力的盤根錯節也就會發現,清王朝臨近滅亡時不選擇退守東北而是體面地走下歷史舞臺,實則是大勢已去的無奈又必然的選擇。

退守“祖宗龍興之地”由來

與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一樣,清王朝統治集團也曾神化著自身形象,因為清朝政權正是在八旗子弟入關後才定鼎天下的,所以,曾經東北的一方黑土也就被清朝統治者視為所謂的“祖宗龍興之地”。

當年的東北地區被旗人視為戰略後備空間,清政府對外採取的是十分嚴格的遼東故地封禁政策,更是不允許漢人踏出關外一步。

尤其從皇太極開始,為了明確界定關內、關外,大肆興建了“柳條邊”,常年還會派八旗軍隊戍守於此,基本達成了封禁關外的終極目的。

東北在清朝中後期逐步被蠶食且集權統治已被淘汰故清朝未退守關外

妥懽帖睦爾

其實,清政府當年如此保護“祖宗龍興之地”就是在給自己的政權穩定留下後手,這也源於吸取當年元順帝退守北方草原得以成功保全政權與明朝對抗的經驗。

除此之外,北方版圖連線蒙古,由此,東北在清朝鼎盛時期就是政治權力中心腹地,單從歷代帝王每年都要例行木蘭圍場狩獵來鞏固滿蒙關係就可見一斑。

當然,就在如此神話傳奇渲染下,清朝統治者也願意去相信東北作為自己的“祖宗龍興之地”會永遠保證子孫高居尊位。

看似滿清大後方的東北在歲月變遷下的不斷被蠶食

如今看來,當年對於東北採取封禁政策也只適用於清朝中期之前,尤其只在清朝鼎盛且比周邊國家強悍之時適用,當清政府政權開始需要不斷依附漢人支援並伴隨著東北地區鄰國政權的日益壯大,東北地區的滿清“祖宗龍興之地”面臨蠶食也就在所難免了。

八旗子弟的鐵蹄曾經的確無比強悍,經過了清政府多年的腐朽統治後,滿八旗在驕奢淫逸之下變得不堪重用,尤其在清朝末期北方邊疆危機嚴重時,清政府只能加強邊疆守衛力量並選擇讓大量漢人移民到東北,曾經嚴格管理的東北在“祖宗龍興之地”這一點上也就名存實亡了。

可想而知,在清朝沒落之時,即便統治者退回東北,在那裡生活的漢人不可能為了他們所謂的天下之主挺身而出,這一點也就註定了清政府在沒落時根本沒有苟延殘喘的可能與機會。

東北在清朝中後期逐步被蠶食且集權統治已被淘汰故清朝未退守關外

除了東北當時被內部蠶食以外,曾經東北雄霸天下的地位也在清政府沒落時一落千丈,甚至已經處於強敵環伺的被動境地。

外東北地區被俄羅斯佔領,東、北、西三個方向都被虎視眈眈的俄羅斯包圍,南面接壤的朝鮮也並不太平。所以,即便清政府退守東北也有著很強的“請君入甕”色彩,更別提重新崛起、統治天下了。

最主要的是,清政府統治者深知一點,皇家護衛的滿八旗子弟早已不堪重任,曾經的鐵蹄早已成為了紙老虎的存在,負隅頑抗幾乎等於找死。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集權統治已然大勢已去

看過清王朝滅亡之時的窘境,很多人還會認為如若帝王一直勵精圖治,中國封建王朝還會因此延續,如此認為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從本質上看,每一個歷史階段的結束都是人們意識形態的一次全新升級,面對新的意識形態浩浩蕩蕩而來,無論清政府的鐵腕強悍與否,都阻擋不住人們追求更先進社會形式的決心。

東北在清朝中後期逐步被蠶食且集權統治已被淘汰故清朝未退守關外

在清王朝選擇閉關鎖國之時,西方開始聲勢浩大的工業革命,直到列強敲開清朝國門之時,曾經的天朝上國還在以小農經濟為主體,可想而知,當國人看到全新的政治形勢與意識形態之後,清王朝在最重要的人心所向方面就註定了敗局。

從這樣的考量出發,我們也就會深刻認識到,即便清王朝當年選擇退守東北,即便東北還是鐵板一塊,清王朝這樣的集權落後統治也註定沒有在未來翻盤的可能,所以,隔斷清王朝喉嚨的從來不是外界而是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必然結果。

在當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太后不曾選擇避難東北就已經可以看出東北在清朝統治者看來早已不是可以庇護子孫平安的“祖宗龍興之地”,老太后寧願退守西安也不願意退守東北,這些都足以見得東北的大勢已去。

而從清朝末期被袁世凱徹底掌權後,清朝權貴寧願繼續享樂並不做掙扎也能看出,集權統治的腐敗註定已經不能被天下人臣服,選擇體面下臺也是對自己與天下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