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的武狀元,真的不好考,除過要求武藝還有其他要求

我們看到在古代的時候,不僅僅有文科狀元,還有武科狀元,尤其是在唐朝之後,大家才慢慢對他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有的人認為狀元郎應該是全能型人才,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有的是以文為主選拔的,有的是以武為主選拔的,那些身懷武藝的人能夠擔任的是武狀元。很多人可能好奇了,那在古代的時候用武功如何去選狀元呢?具體考核的重點又是在哪裡呢?在唐朝期間,武狀元主要的考核專案一定少不了的,就是舉重,這是武則天當時清正的時候設立了一個舉措,也就是說武狀元要是一個大力士。

古代的武狀元,真的不好考,除過要求武藝還有其他要求

武舉是一項綜合性的測試,它包括著很多的內容,比如說騎馬射箭等等,這也說明了當時武則天在統治的時候比較重視武功。直到宋朝的時候,因為明白了唐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武將在朝中的一個地位,開始重用文將。這時候武將的科舉不再僅僅看的是力量,還加入了策論,這說你要做一個武狀元的話,不僅僅要有武功,而且還有謀略和智慧。當時的舉重已經被取消了,只有騎車技術被一直延續了下來,在考核中也會給考生們分配適合自己的弓箭,當然考的就是學子們如何瞄準目標。

古代的武狀元,真的不好考,除過要求武藝還有其他要求

元朝的時候,曾經武舉也被廢除了,直到明英宗的時候才再一次的被重視起來,不過也並不是完全的重視,當時的武舉變成了以策論和騎射為主。後來武舉又一次的被細化了,國家希望能夠培養出來一些全能的軍事性人才,不再是舉棍或者拿著刀砍殺的年代,天文,地理兵法也成為考核的一個重點。到了清朝的時候,更加的重視武舉考試,分別騎射、技勇和兵法。國家對軍事性的人才要求不僅僅是這些,只有透過這些武舉考試,選拔出來更優秀的人才,之後在朝廷當官的武將要比文將稍微的低一些,畢竟我們也看到了很少的官員,他是因為武將出身。

古代的武狀元,真的不好考,除過要求武藝還有其他要求

往往我們也看到選舉出來的武將,特別注重自己的個人在武藝方面的一個表現,完全忽略自己個人在謀略方面的智慧,作為一個軍隊的主帥,不僅僅對兵法要特別的熟悉,而且還要做到運籌帷幄帶領軍隊的能力要比一般人要強一些。而且我們看到了武功好,如果計謀不夠好的話,也沒有能力去勝任大將軍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