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兩國之間不斬來使?如果做了會怎麼樣,清朝做了,結局很慘

中國曆來是一個禮儀之邦,5000年的歷史上下透露出的文化古國的底蘊。早在3000年的周朝,出現了王朝用“禮”來方方面面的約束人們。所以禮儀在中國深入人心,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它的規矩,也正是因此才創造出了偉大的華夏文明。在周朝禮儀被用到了方方面面上,例如祭祀、稱呼、官職都有體現,在那時打仗也在禮的範圍內,在當時的人看來打仗是要守規矩的,例如宋襄公和楚國作戰的時候,一定要等待楚國渡過河,擺好陣勢在和他們打。這就是但是的戰爭禮儀。

為什麼兩國之間不斬來使?如果做了會怎麼樣,清朝做了,結局很慘

按照現代人的眼光,戰爭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為什麼要這麼規矩?畢竟兩個國家都已經兵戎相見了,還給對方留活路幹什麼?其實跟當時的文化環境有關,因為當時諸侯國的戰爭其實就是一場內戰,大家都是在周天子領導下的一家人,所以能談就談了,不能談的話戰爭也要按照規矩來。在古代通訊不發達,兩國之間最大的溝通橋樑就是相互派出的使者,所以使者在當時時備受尊敬的。

所以當時各國對使者非常尊重,即使在兩國相互戰爭的時候使者也是不能侵犯的,應當受到嚴密的保護。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了春秋時期,“春秋無義戰”,春秋時期禮樂崩壞,早起大家還比較老實還是對使者好吃好喝的招待。到了末期和戰國開始,戰爭就開始變得更加有突然性和詭異性,各種謀略被人開發出來,一切都已戰勝對手為目的。不管是否符合禮儀,甚至殺降、屠城的事情都屢屢發生。使者在別的國家是否收到尊敬已經不是來自於禮儀和道德的約束,而是來源於使者身後國家的實力。

為什麼兩國之間不斬來使?如果做了會怎麼樣,清朝做了,結局很慘

但是後來的人們還是提倡兩軍之前不斬來使,因為使者在戰爭和外交中越來越多的被用於刺探情報、迷惑敵人等等,例如歷史上三國時期“蔣幹盜書”等。

有不斬殺來使,也就會有斬殺來使的時候,一般歷史上如果把對方的使者斬殺了,對方會視為你對他的極大挑釁,明朝時期蒙古派使者希望和明朝通商,但是明朝廷直接把人家使者殺了,最後導致蒙古騎兵直接南下燒殺搶掠,造成了重大的邊境危機。

為什麼兩國之間不斬來使?如果做了會怎麼樣,清朝做了,結局很慘

在清朝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結果震驚了所有人。清政府答應了英國人所有的不平等條約,唯獨在面見皇帝下跪這一項不同意,但是英國代表巴夏禮堅持自己是英國人不執行下跪禮儀。之後咸豐皇帝將英方談判代表巴夏禮“羈留在通(州),勿令折回,以杜奸計”的旨意,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捉拿了正在返回路上的巴夏札一行39人,送往北京,分別囚禁各處。

為什麼兩國之間不斬來使?如果做了會怎麼樣,清朝做了,結局很慘

在國際上各國都信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但是沒想到本身處於弱勢的清政府竟然不遵守這個底線。外交使團被扣押促使英法聯軍發起進攻,很快打到了北京。而咸豐皇帝卻一路跑到了承德避暑山莊,不得已清政府只好派人和英法聯軍談判,但是39名人質只剩下19人生還。其餘人都被殺害,而且死之前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例如有的屍體可以判斷,死之前手被人綁住,之後不斷往上邊澆水讓繩子緊縮,以至於繩子鑲嵌到了肉裡,更有甚者被五馬分屍。

為什麼兩國之間不斬來使?如果做了會怎麼樣,清朝做了,結局很慘

外交使團的慘狀讓英法聯軍怒火中燒,但是皇帝又不在北京,所以他們決定燒掉皇帝的私人財產,“火燒圓明園”一把大火把這個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化為一片灰燼。之後清政府不僅同意了英法之前的所有要求,英方之後更加苛刻的條件也都全盤接受了。

俗話說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戰爭永遠是最後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用嘴交流就可以化解的事情,為何非要大打出手呢?有什麼事情放到談判桌上可以細細的交流,也可以吵架,如果你掀桌子並且出手,那不好意思事情就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