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姚廣孝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要在臨死前,希望朱棣放了一個人

自古帝王多薄情,很多君主帝王在登基稱帝之後對曾經跟隨自己、輔助自己的大臣痛下殺手、趕盡殺絕,即使這些功臣跟隨自己南征北戰、浴血沙場、視死如歸,也依然經不住皇權的苛刻把握。

曾戎馬一生的將領位高權重、戰功赫赫,他們的建功立業在帝王看來是對皇權的致命威脅。疑心疑慮是每代帝王的通病,為了保證皇權的集中統一,歷代帝王都會有所作為、無辜被殺的大臣數不勝數!

姚廣孝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要在臨死前,希望朱棣放了一個人

君臣之爭本身就是一個殘酷無情、毫無情感的政治鬥爭,開國功臣能夠善終者屈指可數,像劉邦、朱元璋、趙匡胤上位之後,曾經的結拜兄弟、昔日的兄弟情深在一朝身在帝王側變得一文不值、土崩瓦解、斬草除根。

無論是腥風血雨的斬殺,還是笑裡藏針的貶庶,每個招數都把帝王的自私自利、狠辣無情顯示得淋漓盡致。

“民間細事、無不究知”的永樂大帝朱棣不僅善待位高權重、手握重權的僧人,為了滿足一位僧人的臨終遺願,他力排眾議、滿心悲痛、放掉重犯。這個僧人是誰?他究竟是怎樣的人能夠贏得帝王的如此信任?

這位僧人乃是朱棣的人生貴人,朱棣的登記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順理成章,他是走投無路、被逼無奈之際透過靖難之役才舉兵造反、奪取皇權、登基為王。朱棣是一位廣納賢臣、廣施仁政、勤於朝政、日理萬機、熟識民生的帝王。在鳳陽的磨鍊讓他做事老練、為人沉穩,但在嫡長子繼承製下,他和皇位無緣相碰。直到遇到這個樸實無華的僧人時,朱棣才修煉開啟了奪帝之路,他能夠成為明朝的第三皇帝,和這位僧人密不可分。

姚廣孝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要在臨死前,希望朱棣放了一個人

遇朱棣前:一心二用、韜光養晦,默默無聞中積累才華

這位無慾無求、雲遊四海的僧人怎會有運籌帷幄、力挽狂瀾的出眾能力?他的人生不同凡響,他叫姚廣孝,14歲出家為僧,反觀姚廣孝的成長之路,就不能理解為何他能從一個底層僧人成為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不同於其它少年的熱血抱負,姚廣孝天資聰慧、勤奮好學、不喜表達,有著同齡人難以企及的成熟思想。民間傳言姚廣孝形同病虎,無論是眼神還是形體,都有一種威猛之勢,旁人不容僭越,雖然民間傳說有待商榷,但這也驗證了姚廣孝自命不凡的抱負。

雖然他也想以一身之力在官場叱吒一時、光宗耀祖,但階級森嚴的背景下,想要施展抱負實乃不易,所以他開始積蓄力量。為了靜心沉澱、專心學習,他削髮為僧、遁入佛門。佛教中人大多六根清淨、無慾無求、遠離世俗,但姚廣孝在吃齋唸佛之餘,會關注時局變化、民生動態。穿上僧衣,是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高僧;脫下僧衣,是足智多謀、滿腹陰謀的政治家。

為僧期間。他不斷學習、不斷思索,潛心研究佛學、努力學習軍事,為了提升政治才能,四處拜訪各地名師,最終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獨特戰術!不得不說,姚廣孝是一個善於偽裝、毅力堅強之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一心二用中做到各有所長。

姚廣孝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要在臨死前,希望朱棣放了一個人

遇朱棣時:洞察人心、察言觀色、不動聲色中征服朱棣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姚廣孝無意間得到進宮的機會後和朱棣相識,空有一身才華若沒施展平臺,也只能鬱鬱而終、獨自惆悵。姚廣孝看中了朱棣的雄心壯志,抓住機會趁機表達心意。

一句“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與大王戴。”讓朱棣為之一震,他的心思早已被眼前一臉和藹、穿著樸素的道衍僧人所看破。姚廣孝洞察心理、察言觀色、膽大心細,他的這句話成功引起了朱棣的注意,讓其對此刮目相看,伺候開始了一展宏圖的仕途之路!

在朱棣的盛情邀約下,姚廣孝成為了他的軍師參謀長,二人珠聯璧合定能夠成就霸業。姚廣孝抓住機遇、鼎力相助,在眾多關鍵時期,幫助做其決策,使朱棣在千鈞一髮之際轉危為安,這種出色表現讓朱棣不僅對他委以重任、還視為貴人。從前期的招兵買馬、到後期的舉兵起反,姚廣孝盡忠盡職、費盡心思助朱棣登上皇位。

遇朱棣後:急流勇退、收斂鋒芒,歸隱思念中贏得君心

姚廣孝深知君臣的相處之道,他自知自己位高權重、引人惦記,所以急流勇退、選擇默默無聞、婉拒了一切賞賜。既沒有遭到同僚的妒忌,也沒有遭到帝王的迫害,給人一種功成身退、隱居江湖的錯覺。

姚廣孝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要在臨死前,希望朱棣放了一個人

姚廣孝大智若愚,他有著“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野心,也有著淡泊名利、安於現狀的佛教心理。身穿僧衣讓人放鬆了對他的警惕,手持佛珠讓自己在政治漩渦中置身事外,正是利用僧人身份,讓他得以善終。

從勞苦功高來說,姚廣孝對朱棣有著不可估量的奉獻;從僧人身份來講,朱棣不好對佛教中人動手。姚廣孝是個目光長遠之人,深諳朱棣之心,他雖然位居宰相職務,卻不喜功名利祿、不愛權利美人,從未向朱棣要過任何賞賜,直到晚年垂暮之際,他預感自己大限將至,姚廣孝向朱棣提出了生平的唯一請求。

臨終託事:忽略晚節、不忍殺生,在權衡利弊中善終

這個請求讓朱棣有所震驚,姚廣孝請求朱棣放掉溥洽。溥洽是建文帝失蹤前唯一知道其下落的貼身僧人。朱棣在舉兵進攻時,建文帝憑空消失,不知所蹤,溥洽很有可能是知情人。為了逼出建文帝的下落、避免日後生出禍端,溥洽被關在獄中16年。16年期間,溥洽從未吐露過建文帝的下落,受盡折磨、遍體鱗傷!

溥洽和姚廣孝都是佛門中人,十六年的牢獄之災早已把他折磨的形同枯槁,姚廣孝終究於心不忍,佛教之人講求死後圓寂,溥洽深陷牢獄之災和他密不可分,十六年過去,想要得出建文帝的訊息無異於天方夜譚,與其讓溥洽慘死獄中、留人話柄,不如順水推舟將溥洽放出,給自己留個退路、留個名聲。

姚廣孝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要在臨死前,希望朱棣放了一個人

臨終之際,他愈發感覺到死後名聲的重要性,他不想因自己濫殺無辜而揹負罵名。思前想後提出了釋放博洽的請求。朱棣知道無論是否放掉溥洽,建文帝都已經是過去式,成不了氣候,而姚廣孝第一次提出懇求,他答應了姚廣孝的不情之請。

小結:

姚廣孝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對自己的人生感慨萬分:他窮盡一生幫助帝王實現霸業、深得帝王的賞識、大臣的尊重、達到了功成名就的地步,而這種功名利祿終究是過眼雲煙,他想在去世後留下清名、受人緬懷!

若不是貢獻過大、深得帝心,朱棣怎會和其共商國事,也不會給以隆重葬禮,他也不會以第一文臣的身份進入明朝陵墓。作為臣子,他無疑是最合格的,忠心不渝、鞠躬盡瘁;作為僧人,他是合格的,救濟民生、廣結善緣;作為家人,他是悲哀的。

姚廣孝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要在臨死前,希望朱棣放了一個人

他的一生得到許多,卻也失去許多,他風光的背後則是無盡的孤獨,他的家人將其拒之門外、不理不睬,“和尚誤矣”就表現了他的悲哀。但他並沒有因家人的排斥放鬆自己的抱負,能夠在魚龍混雜、變化莫測、競爭激烈的明朝時期成為百官之首,可見其不凡能力。

參考史料:《明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