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岳飛背後的四個字,竟不是“精忠報國”,原來我們一直都念錯了

著名的南宋抗金名將,他的事蹟每一個人都能耳熟能詳,其中“岳母刺字”的故事,更是流傳了900年之久,甚至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上都可以看到這則故事,讚揚岳飛的愛國之情。可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是真,可我們所穿的字卻假,岳飛背上刺字,根本就不是“精忠報國”。最身上究竟刺了什麼字呢?

岳飛背後的四個字,竟不是“精忠報國”,原來我們一直都念錯了

靖康時期,金軍多次攻打南宋,而當時的南宋朝廷軟弱無能,只能屢屢求和。可殘暴的金軍並不滿足,在宋欽宗求和的同時,他們長驅直入,傷害無辜的百姓,並以此為樂。年齡尚小的為岳飛,心中有著一股豪情壯志,他不忍心見到金軍如此蹂躪百姓,想要參軍報效朝廷,卻因為放不下家中的親人,不敢一走了之,岳飛的母親看出了他的猶豫和迷茫,直到他擔心參軍之後,家中無人照料。岳母本身一識破為愛國,她態度十分強硬,鼓勵岳飛去參軍,不要因小失大,唯有將侵略者趕出去才是有志氣的男人,該做的事。

岳飛背後的四個字,竟不是“精忠報國”,原來我們一直都念錯了

為了讓岳飛不忘初心,狠下心腸,用繡花針在岳飛身上刻下了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並不是我們所傳的“精忠報國”,而是“盡忠報國”,來人們口耳相傳的精忠報國之說,不少歷史學家進行了推斷,最終得到了一個最解釋的通的理由,當時岳飛作為大將軍,將金軍打得潰散而逃,屢戰屢勝的他和岳家軍自然就入了皇帝的眼,皇帝親自賜下一面旗,上書“精忠岳飛”,意為對岳飛的愛國盡忠之心的讚美。

岳飛背後的四個字,竟不是“精忠報國”,原來我們一直都念錯了

岳母刺字的事蹟與皇帝親賜旗幟的事蹟混在了一起,精忠成為了人們誇讚岳飛時最常用的詞,精忠讀起來比盡忠要順口一些,盡忠報國變為精忠報國,也就有跡可循了,一字之差,卻令所有人誤會了900多年,直到近現代史才有專家解開了這個誤會,然而,岳飛精忠報國已經成了人們預設的認知。這個長達900年的誤會,雖然說是解開了,但是人們根深蒂固的印象想要改變還花不少時間,對此,大傢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