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抗美援朝:喀秋莎上甘嶺顯神威,20分鐘奪回537.7全部陣地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喀秋莎是蘇聯士兵心目中最美麗的女神的代名詞。但斯拉夫民族的勇猛就體現在即使是女神,也可能是最強大的武器。

誕生於二戰的火箭炮“喀秋莎”,它不僅保衛了前蘇聯的國土安全,也在朝鮮戰爭中發揮出了巨大作用。

在艱苦的上甘嶺戰役中,“喀秋莎”用她猛烈的炮火,如同戰爭女神雅典娜站在山下,僅用了二十分鐘,就奪回了537。7全部陣地,守護了人民志願軍的勝利。

“喀秋莎”是怎樣在短短二十分鐘內就奪下敵方陣地的呢?而為什麼僅憑火箭炮,人民志願軍就可以迅速扭轉戰局拿下陣地呢?上甘嶺戰役的勝利是僅靠火力壓制就做到的嗎?

抗美援朝:喀秋莎上甘嶺顯神威,20分鐘奪回537.7全部陣地

有如神助

上甘嶺戰役打得很艱難,剛剛建國,百廢待興,什麼資源都是匱乏的。但對方的聯軍武裝精良,這樣的條件對於志願軍來說面臨著巨大挑戰。為了打一場漂亮的仗掃除陰霾,王近山司令要求把炮彈囤起來,沒有命令一發也不許放,以求精準打擊目標。

後勤機關為了保證彈藥的運輸,無論是誰去到上甘嶺周邊,都必須承擔運送彈藥的任務,就這樣一點一點在上甘嶺周邊囤積了高達十一萬發炮彈。而在上甘嶺戰役的第十四天,“炮兵之王”喀秋莎終於到達了戰場。“喀秋莎”來自於蘇聯的援助。

勝利女神終於開始來到志願軍們的身邊,所有的炮彈開始進入了發射狀態,用覆蓋性的火海燃燒了整片陣地,絢麗奪目的火花帶著熱情席捲而來,“喀秋莎”的到來也終於讓對面的“聯合國軍”也感受到了被重火力壓著打的滋味。

僅僅二十分鐘,陣地被奪回,戰爭女神“喀秋莎”眷顧了志願軍。

抗美援朝:喀秋莎上甘嶺顯神威,20分鐘奪回537.7全部陣地

耐心對於戰爭是重要的,只想著怎麼用實力碾壓對方,卻不做調研,不去偵查對方情況,脫離自身去打,這是致命的。前期的準備工作馬虎不得,如果因為戰爭還沒有打響就失去了警惕,戰爭的難度就會翻倍。

如果按耐不住,就會輸掉全域性。棋盤上,有人靠靈感下棋,有人靠計算下棋,靈感有時靈光一現將了對方一軍,但是計算可以把控全域性。沒有耐心算計,就會被對方無情算計。耐得住性子,懂得怎麼算是最好的。運氣不是一切,一時的眷顧不意味著未來的穩定。

面對弱小要耐心,小心陰溝裡翻船。面對強大更要耐心,要等待著自己的成長和對方的破綻。

抗美援朝:喀秋莎上甘嶺顯神威,20分鐘奪回537.7全部陣地

而戰爭形勢瞬息萬變,一個不留神就貽誤了戰機,滿盤皆輸。要有耐心去觀察戰爭的走向,也要有勇氣去改變戰爭的走向。要動,但要怎麼動,往哪裡動,這就是需要計算的範圍了。

大了不一定有用,小了也許過於保守。要到達最合適的時間點,用最大利益化的行動,才能最好的取得勝利。只靠無意義的模擬,對於戰爭來說,作用不大。不是說不需要模擬,但模是需要建立在有準備的基礎上的。

空想只是紙上談兵,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只有擁有資料才便於計算。而資料是需要提前去收集的。

戰爭殘酷,卻又需要人們的努力才能夠結束,你死我活的鬥爭中,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抗美援朝:喀秋莎上甘嶺顯神威,20分鐘奪回537.7全部陣地

女神的秘訣

“喀秋莎”的名字來源於蘇聯士兵給它的愛稱,它原本是

BM-13火箭炮

,但出於保密原因,並沒有把名字刻在上面,而是刻上了俄文字母“k”,本意是“共產國際”。

在蘇聯士兵們漫長的軍旅生涯中,與他們日夜做伴的火炮也被賦予了愛稱“喀秋莎”,以慰藉自己在寒冬裡寂寞的心。而喀秋莎在朝鮮戰場上之所以所向披靡,是因為它的先進性和機動性。喀秋莎的火力水準在剛剛結束二戰時,是屬於世界領先水準的。

該炮射擊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備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上甘嶺戰役中的俘虜甚至以為是使用了核彈。

而裝備在卡車上保證了它的機動性,隨時打隨時更換陣地,移動的炮火點最難找尋蹤跡。因此喀秋莎的出現成為了上甘嶺上的及時雨。

抗美援朝:喀秋莎上甘嶺顯神威,20分鐘奪回537.7全部陣地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人們時常會把幻想寄託給遠方,朦朧的地方,會追尋,卻不願真的觸碰。誰也說不清佳人到底應該是什麼模樣,卻在深夜裡讓孤獨的人們獲得安慰。

“喀秋莎”寄託著蘇聯士兵美好的嚮往。希望自己能保衛家鄉,走出那個寒冷而飢餓的戰場,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就是因為知道有同伴留在了戰場上,便更希望自己能夠替同伴多活一份人生。

溫柔的女神看起來同猛烈的炮火併沒有什麼聯絡,但它們同樣都是人的希望,朦朧的幻想。人有時候需要的就是這點朦朧的幻想。幻想未來能夠有美滿的家庭,幻想著有一個溫暖而舒適的家。

看見猛烈的炮火落在了對方陣地,遙遠的火光中好像看見了這一切的身影。人們將它稱之為幻想,又將它稱之為希望。人活著總要有些盼頭,盼著自己能出頭,盼著自己還有未來。

抗美援朝:喀秋莎上甘嶺顯神威,20分鐘奪回537.7全部陣地

士兵的堅守

在上甘嶺戰役中,最艱苦的是死守陣地,而美軍對志願軍進行封鎖,斷水斷糧。反反覆覆的火力壓制和密集轟炸,把坑道部隊困在山洞裡面。上甘嶺的山頭都因為戰爭被轟平了。彈盡糧絕的坑道部隊就這樣死守著。

與此同時,火線運輸員們沒有放棄,即使犧牲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他們也不放過百分之十的希望向部隊一點一點運輸著物資,以保證他們的生存。

課本里描寫的“一個蘋果”的故事,也就發生在“喀秋莎”集中炮火轟炸的前一天。如果沒有士兵們的堅守,沒有那些不畏懼死亡的運輸員,沒有他們,這次的突襲很難完成。正是紀律和勇敢,讓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

抗美援朝:喀秋莎上甘嶺顯神威,20分鐘奪回537.7全部陣地

戰爭的勝利有許許多多因素,有將領的指揮,有裝備的精良,而最重要的是無數普普通通計程車兵。有士兵在自己的包裡放著包煙,留下一張字條“謝謝同志,抽根菸吧!”而他自己卻不抽菸,只是早打算好了會有人來收撿屍骨。

有人埋骨異鄉,有人屍骨無存。那些士兵從來不覺得自己一個人可以改變一段歷史,但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在歷史上留下了最閃光的印記。寫在紙上的大概只有那些冰冷的傷亡數字,但背後卻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個家庭,一段段故事。

將領很重要,裝備也很重要,但士兵,也很重要。即使只是烈士紀念碑上的一個個姓名,他們也是那段歷史裡面最重要的人。沒有他們的堅持,不會有國,不會有家。封疆守土,大丈夫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