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君仁義治國向來繁榮昌盛,為什麼宋國卻因此而發生亡國之恨呢

我們都知道向來國君管理國家。只要是明君,勵精圖治,有理想,有抱負。那麼國家通常都是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而宋國在宋襄公治國期間卻因為死守“仁義道德”而導致亡國。究竟是什麼緣故,下面就由小書僧帶各位一探究竟。

公園前643年,中原霸主齊桓公去世,他的兒子們在他死後戰爭激烈的爭位鬥爭。而齊桓公的寵臣易牙等掌握了大權,他們趕走了公子昭,將公子無虧扶上了君位。齊國的大臣都不服,於是沒人去朝見這位新國君。

明君仁義治國向來繁榮昌盛,為什麼宋國卻因此而發生亡國之恨呢

公子昭逃到宋國,宋國當時的國君是宋襄公。他依照齊桓公生前的遺願支援公子昭復國。便率領四國的兵馬前往齊國齊國大臣多數支援公子昭,跟宋襄公里應外合殺掉了公子無虧,易牙落勢而逃到魯國。在齊國大臣和四國軍隊的擁護下,公子昭登上了君位。

這時,齊國因長期內亂而失利衰弱。南方強國楚國因長期受齊桓公遏制,便趁機進入中原,企圖攝取霸權。而標榜仁義的宋襄公也想整合齊桓公的霸業,於是打算拉攏楚國。

公元前639年7月在宋國的會盟,這次盟會上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當盟主,於是爭執了起來。楚成王抓了宋襄公。後來,在魯僖公 調解下,楚成王才答應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蒙受奇恥大辱,但是又沒能力攻打楚國。於是從楚國鄰國鄭國下手。鄭國派人向楚國求救,楚國視若無睹。下令攻打宋國。宋襄國撤兵防禦在泓水岸邊駐紮下來,等待楚國的兵馬到來。

明君仁義治國向來繁榮昌盛,為什麼宋國卻因此而發生亡國之恨呢

楚軍到達泓水以後便開始渡河,其時宋軍已經擺好了陣勢。公子目夷對宋襄公說:“敵眾我寡,趁他們還沒有完全渡河,請下令攻擊他們吧。”宋襄公說:“不行,還不到時候。”於是,大家就眼睜睜地看著楚軍順利地渡了河。渡河之後,楚軍便亂哄哄地列隊佈陣,公子目夷又請求主動攻擊,宋襄公說:“不行,還不到時候。”等楚軍擺好了陣勢,宋襄公才下令攻擊,強悍的楚軍鋪天蓋地殺來,宋軍被打得大敗,士兵們四散逃命,宋襄公的大腿受傷,衛隊也全部被殲滅了。

明君仁義治國向來繁榮昌盛,為什麼宋國卻因此而發生亡國之恨呢

退回到城中,宋國人都埋怨宋襄公。宋襄公卻說:“君子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捉拿頭髮花白的人。古人作戰,不在隘口處阻擊敵人。我雖然是已然亡國的商朝的後代,但也不會攻擊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

公子目夷對他說:“您其實並不懂得戰爭。強大的敵人來進攻我們,他們因為地形的原因而擺不開陣勢,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們,這時候對其加以攔截然後攻擊他們,難道有什麼不對嗎?就是在這樣的有利情況下還要擔心不能取勝,何況今天前來進攻我們的是強悍的楚兵呢?他們都是我們的敵人,對我們不會手下留情,就算他們的土兵中有老人,兩軍對陣時也應該把他們抓回來,何況其中年齡最大的也只不過是四十上下、頭髮花白的人呢!我們平日裡訓練士兵,就是為了讓士兵在戰場上殺死敵人。敵人受了傷但沒有死,為什麼就不能再次攻擊他們讓他們斃命呢?如果是因為您憐憫那些受傷的人而不想再次對他們加以傷害,那還不如開始就不擊傷他們;您要是同情年長的敵人,那還不如向他們投降呢!”

明君仁義治國向來繁榮昌盛,為什麼宋國卻因此而發生亡國之恨呢

第二年,宋襄公就因為腿傷過重而死去了。

戰爭本來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它的唯一意義就是看誰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至於是透過什麼樣的途徑,使用什麼樣的方法而獲得的勝利,人們也許會用道德標準去衡量它們是否合適,但更關心的往往是最終的結果。因為愚蠢地信守仁義道德而戰敗身死,使得國家破亡,生靈塗炭,在這樣的結果面前還有什麼仁義道德可言呢?對誰行仁義了,又對誰講道德了呢?宋襄公的例子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在春秋中期以前,戰爭行為普遍受到西周禮樂教化的影響,講求“以仁為本”“以禮為固隨著爭霸戰爭日益頻繁,規模越來越大,這種披著“仁義道德”外衣的戰爭行為越來越不適應當時的需要。於是孫子提出了“兵者,詭道也”這一基本戰爭思想,而那些還在堅持著“仁戰”“德戰”的人,則在戰爭中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