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在古代紋身的都是什麼人,為什麼見了有紋身的人會感覺害怕?

兩千年前的紋身,還不叫紋身,那時候叫墨刑,作為一種標記,把字刺在人身上,《尚書·呂刑篇》記載“墨罰之屬千”,也就是說墨刑被廣泛的使用,是對於犯罪者專門的一種震懾。

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還保留著紋面的風俗,比如獨龍族,不過這種紋面者現在只有三十六人了,而且每一位紋面者都上了年齡,以後只有透過畫像才能領略這種傳統風俗了。

在古代紋身的都是什麼人,為什麼見了有紋身的人會感覺害怕?

到了秦朝,法度以嚴苛著稱,黥刑也因此應運而生,專門刺字在罪犯的臉上,九江王英布曾經因犯罪,而被施以了黥刑,很多人還給英布去了個外號,稱黥布。英布面對這個侮辱性的稱呼只能自嘲:“人家給我看相,說我受刑之後便可當王。”到後來司馬遷作《史記》也把英布的列傳命名為《黥布傳》。

在古代紋身的都是什麼人,為什麼見了有紋身的人會感覺害怕?

到漢文帝時期,這一刑罰被廢除了,魏晉、南北朝、隋唐歷代都沒有再恢復這一刑罰。直道唐朝末年,專門針對逃兵才重新恢復了這一刑罰。北宋年間也依舊在使用,在《水滸傳》中曾多次提到過這種刑罰,因犯罪被髮配者,都要在臉上留下兩行字。

在古代紋身的都是什麼人,為什麼見了有紋身的人會感覺害怕?

以上針對的都是刺字,唐朝時期將刺字和刺青分開,民間開始逐漸流傳這種風氣,後來才有的刺圖的風氣,因為刺圖的人多為強人,所以大家也普遍認為刺圖的人格外強悍。

五代時,後周開國皇帝郭威,少年時就在自己脖子上紋了一隻飛雀,世人以此稱其為“郭雀兒”。還有一位名叫葛青的奇人,因為崇拜白居易,從頭到腳全身都刻畫著白居易的詩詞配畫,被人稱為“白舍人行詩圖”。

在古代紋身的都是什麼人,為什麼見了有紋身的人會感覺害怕?

這種審美一直髮展,在底層審美當中,紋身還是能佔據一席之地的,不過對於主流社會力量來說,紋身一直不被人看好,在宋朝明文規定,但凡宗室成員和官員都不得有紋身,假如官員犯罪的話也不會以刺面做刑罰,因為在社會上層看來,刺身根本不配出現在高層之中,都不配被當做刑罰,這一審美觀念一直延續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