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嚇跑火災 故宮的屋脊上藏有一大玄機

為嚇跑火災 故宮的屋脊上藏有一大玄機

中國內最大的一對鴟尾,安置在紫禁城太和殿的屋脊上。(圖片來源:Richy/維基百科)

據悉,屋脊上的六個鴟尾裝飾是起源自漢武帝時期,且具備箝制火的功用,但具體故事究竟如何呢?不妨跟隨小編一起來認識古籍中是如何說的吧!

為嚇跑火災 故宮的屋脊上藏有一大玄機

螭吻,又叫鴟尾、鴟吻,嘲風。(圖片來源:Shizhao/維基百科)

根據《唐會要》、唐代蘇鄂《蘇氏演義 卷下》、宋代高勝《事物紀原》、宋代吳處厚《青箱雜記 第八卷》、宋代王得臣《文昌雜錄 第二卷》等古籍記載,漢代出現了一把火,霎時燒壞了漢武帝心愛的柏梁臺,當時的越巫就獻策用鴟魚來制火。海中有一種虯魚(虯音同求),是傳說中的無角龍,尾似鴟(音同吃),鴟尾甩動起來會噴浪、降雨,可以制火。另有一說是指鴟尾為“蚩尾”,是水之精,能闢火災。

於是,後來漢武帝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興築建章宮時,就將鴟魚(鴟尾)的像裝設在屋脊上,以嚇走火災,只是當時還沒有“鴟尾”的叫法。鴟尾具有噴水、鎮火、保平安的象徵義涵廣泛傳開,後代就將鴟尾放置在建築物的屋脊上。

晉朝就有了“鴟尾”的叫法和記載,王韶之《晉安帝紀》:“義熙五年六月,雷震太廟鴟尾”。唐朝建築的廡殿頂正脊兩端都有裝飾鴟尾,成了一種明顯的特色。《舊唐書 卷二十二 志第二 禮儀二》有載:“準太廟安鴟尾”。

唐時鴟尾的叫法有了轉變,有的叫做“鴟吻”。唐代蘇鄂《蘇氏演義 卷下》記載:“唐以來寺觀殿宇,尚有為魚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時易名鴟吻,狀亦不類魚尾。”又說:“見其吻如鴟鳶(*一種鳥),遂呼之為鴟吻。”宋代的脊獸有鴟尾和獸頭等的形狀,據《營建法式》第十三卷瓦作制度記載:“用瓦壘屋脊,用鴟尾,用獸頭等。”元代時有“吻獸”的稱法。

元代廼賢《南城詠古十六首 其五 大悲閣》就寫道:“閣道連天起,丹青飾井榦(幹也作幹,音含,“井榦”泛指樓臺)。如何千手眼,只著一衣冠。金榜交龍挾,琱甍吻獸攢。憑高天萬里,白紵不勝寒。”此外,在歷朝歷代的演變中,還出現了螭吻(螭的音義同鴟)、望獸等等的叫法。

中國之內最大的一對鴟尾置放在故宮紫禁城太和殿屋脊上,一個鴟尾包含13塊琉璃構件,高340釐米,寬268釐米,厚32釐米,重4。3噸,堂堂巨構,豈可小看它!

NEXT

:跨越千年的恩怨 項羽:我等了你兩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