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你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虛實結合分為幾種情況嗎?(二)

接上一篇,下面是第三到第五種情況

第三種情節,添油加醋,就是把一些歷史記載的不是特詳細的時候啊,他做加工,豐富情節和內容,創造一些鮮活的故事,很多事情,就是歷史記載這種語言不詳,一句話幾個字兒就帶過去了。當時寫歷史的人覺得這個不是重點,這樣呢,就給這個演義小說的作者提供了比較豐富的想象空間,就可以拼命的往裡加情節,填料兒,這也是最體現作者才華的地方。因為他跟完全虛構還不一樣,他這個呢,是因為有一段兒歷史上的這個記載的話,把它框在這兒,有命題作文的性質,這就是體現能力了。所以這種這種形式在《三國演義》裡例子特別多,也說明了羅貫中創作的才華。

你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虛實結合分為幾種情況嗎?(二)

三顧茅廬是最典型的例子,三國志裡就一句話,說這個劉備要見諸葛亮,叫返三往乃見,能夠知道劉備去了三次,當然也可能不止三次,古人有可能拿這個三代表多的意思,就說去了好幾次再見著,反正呢不是一次兩次,羅貫中先生就按三次寫的,你就看出來這個功力在這兒了,每一次跟每一次的情節都不一樣。如果你要完全按照歷史敘述,沒法敘述,不能簡單的說第一次去,沒見著回來了。第二次去,沒見著,回來了,第三次去了,見著了,一塊兒回來了。如果這樣寫,沒人看。這就需要作者充分發揮這種藝術的想象力,他每一次尋訪見的人,談的話,景色,然後兩個弟弟的這個反應完全都不一樣,這樣三顧茅廬才成為三國演義裡邊兒最經典的篇章之一。

你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虛實結合分為幾種情況嗎?(二)

再舉個例子,千里走單騎,《三國志》怎麼記載的呢?就是曹操和袁紹對峙的時候,關羽乃亡歸劉備,五個字兒啊,結果羅貫中鋪派出這麼一大段兒故事,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當然啊,這個過五關斬六將,這個在地理上有點兒亂。那第一關東嶺關,然後奔洛陽。東嶺關基本上是在河南山東交界那一塊兒,然後奔河北走,再然後奔洛陽,泗水關,虎牢關,然後黃河渡口,基本上是在第一關上畫圈兒呢,在地理上不是很考究,這個可以理解,但是情節非常精彩啊,這五關哪一關都有不同的故事。

你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虛實結合分為幾種情況嗎?(二)

第四種情節叫移花接木。就是把一個人身上發生的故事,放在另一個人身上,這樣做主要就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讓這個人物形象更典型。最著名的就是怒鞭督郵,打督郵的其實是劉備,他是真兇。羅貫中挪張飛身上了,這下一下兒兼顧了劉備忠厚長者的形象和張飛這個暴躁易怒的形象,兩個形象都立起來了。如果堅持用劉備鞭打督郵,這倆形象都亂套。因為他塑造劉備的形象就是忠厚,張飛就是暴躁,那麼你把他放在把劉備身上會不利於展示他忠厚長者形象,反而放在張飛身上,容易暴露他這個暴躁易怒的情節,兩全其美,相得益彰。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把這個斬華雄,本來是孫堅殺的華雄,結果給了關羽,弄了一個溫酒斬華雄。

你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虛實結合分為幾種情況嗎?(二)

再舉一個例子,草船借箭,本來是孫權帶著戰船去偵察曹操,被曹操發現了,開弓放箭,當然也是因為江上大霧,曹操不敢出兵,就開弓放箭射孫權,孫權嚇得趕緊躲回艙裡,撤回來了,結果船上帶著不少曹軍的箭,雖然沒有偵察到什麼東西,因禍得福也不錯。其實這是一個被動的借鑑,只不過在《三國演義》中變成了主動的,而且是諸葛亮主動謀劃出來的,這就體現了諸葛亮的智慧。

你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虛實結合分為幾種情況嗎?(二)

第五種情節就是無中生有了。那就是完全的虛構,發揮作者的創造力。這完全虛構的情節不是特別多,但是他虛構出來的基本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情節。比如三英戰呂布,再有就是著名的空城計,《三國志》上記載的這個這一段兒就是馬謖為章何所迫,然後說一句話叫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比如說諸葛亮,把這個西線就是西城,1000多戶百姓都給帶走了,帶回了漢中,就是失敗以後撤退的時候,多撈點兒百姓回去,當時人口就是增產力,所以也算是有點兒收穫吧。其實這就是一場敗仗,結果羅貫中就安排了這麼一場空城計,讓人覺得是諸葛亮算計了司馬懿。

你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虛實結合分為幾種情況嗎?(二)

其實空城計這段兒,在《三國演義》當中司馬懿的反應很不正常,一般的統帥要面的這種情況,會派一小隊人進去試探試探,因為已經把馬謖消滅了,那是蜀軍的主力,按常理判斷他不可能再有這麼多人去進行埋伏,理論上應該去試探一下,不能這麼輕易的放棄,就算有埋伏,這一小撥兒人犧牲了的話,也沒有什麼大的損失。如果是劇情的需要,就不用考慮這些了,只要達到情節好看就可以,當然空城計後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就是文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