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唐高宗為何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為何說墓中壁畫漏出不光彩的一幕?

新城公主是唐朝時期唯一一位以皇后禮儀下葬的公主。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最小的女兒,因而深受李世民的寵愛。長孫皇后病逝後,三歲的小公主沒人照顧,李世民十分憐惜這個小公主,對她百般關愛,同時讓李治這個妹妹,兄妹倆為此感情極佳。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八月,李世民打破了名山大川不得作為封號的慣例,直接給予年僅九歲公主“衡山公主”封號,同時還將衡山郡作為食邑一同賜予她,從這點可以看出,李世民對於她寵愛,絕對超過其他姐妹。

作為天下之主李世民,很想給自己最疼愛女兒找個好歸處,在為衡山公主選拔夫婿一事上花費不少精力,這一切均建立在慢慢父愛之上,但父親關愛她婚姻充滿坎坷。早先,李世民為衡山公主選定了名臣之子魏書玉,本以為是段絕佳姻緣,無奈魏徵捲入侯君集謀反一事,讓這段姻緣徹底涼涼。於是,李世民又開始為女兒選拔合適人選。

永徽三年(652年)五月二十三日,衡山公主守孝滿三年的前三天,唐高宗李治便下詔將妹妹改封為新城長公主,增邑5000戶,以慶賀妹妹出嫁,新城公主與長孫詮就此完婚。從新城公主的墓誌銘來看,兩人婚後可謂感情和睦,琴瑟相諧。

唐高宗為何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為何說墓中壁畫漏出不光彩的一幕?

然而,公主與駙馬的恩愛僅僅持續了七年。顯慶四年(659年),由於長孫無忌曾反對唐高宗李治廢后、立武則天為後,再加上唐高宗李治為了實現集權,長孫家族遭難,長孫無忌被削去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後被賜自縊。而新城公主的丈夫長孫詮,也受此事牽連,慘遭誣陷,被流放至巂州(今四川越西縣),後被地方官奉旨賜死。

唐高宗為何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為何說墓中壁畫漏出不光彩的一幕?

新城公主墓誌銘有載,“雖外尊大義,不登叛人之黨。而內懷專一,無虧字(缺)之(缺)。蘭澤靡加,塵彌(缺二字)之鏡;鉛(缺)罷飾,網綴回鸞之機。貫秋柏以居貞,掩寒松而立勁”。可見,由於長孫詮之死,新城公主與李治的兄妹之情遭受重創,新城公主表面上雖未對李治表示憤怒,但卻從此不再梳妝打扮,以沉默消極的態度表達憤懣。

唐高宗李治不忍妹妹如此消沉,為了讓妹妹儘快走出喪夫之痛,便想著再為妹妹再謀一樁婚事。不久後,唐高宗便下詔,將新城公主下嫁給了京兆韋氏的韋正矩。與此同時,唐高宗李治還接連下旨,短期內便將韋正矩連升八級,從奉冕大夫升為正三品的殿中監,可謂平步青雲。

另嫁他人後,新城公主並不快樂,日夜思念自己的第一任丈夫長孫詮,即使韋正矩再怎麼關心她,新城公主依舊天天魂不守舍,時間久了,新城公主身體漸漸消瘦,思想也一天天的消沉。

唐高宗為何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為何說墓中壁畫漏出不光彩的一幕?

心病使新城公主很快就病倒了,李治在得知自己妹妹病倒後內心更加自責,隨後特意為新城公主修建一座寺廟進行祈福,可新城公主連三個月都沒撐過,在三十歲時就病逝了。

李治內心的自責逐漸轉化為怒火,下令將韋正矩給處死,將韋家流放至境外,同時將服侍新城公主的那些侍女給個重罰,用盡刑法來折磨她們,讓她們給自己死去的妹妹贖罪。

唐高宗為何將妹妹以皇后禮下葬?為何說墓中壁畫漏出不光彩的一幕?

後來新城公主陵墓被發現,陵墓中出現了很多隻有皇后才能享有的物品。只不過,讓人感覺不對勁的是新城公主陵墓中壁畫上侍女,基本上都缺鼻子少眼睛,這無數人對此感到奇怪,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專家認為李治覺得新城公主死很不部分就是宮女沒有服侍好自己妹妹關係,所以才會弄花他們的眼睛和鼻子,就是為了讓她們死後沒有臉面見新城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