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

從古至今,任何一方的百姓都需要有一位愛民如子的好官,能夠為百姓伸冤屈,能夠懲辦那些窮兇極惡的壞人,還百姓一個公道,守護一方安寧。在古代,當地的縣令和太守稱為一方父母官,而他們的職責便是守護當地百姓平安富足,讓百姓過上幸福和樂的生活。

在西漢,有一兒子調任郡縣太守,母親卻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在後來應驗了。

殺人如麻、嫉惡如仇

在漢朝,有一個酷吏叫做嚴延年,在當時因為時局動盪,各個部落的各個地區紛爭不斷,所以為了打壓各方的勢力,所以朝廷不得已重用了一批酷吏,而這些酷吏的職責,便是運用各種雷霆手段,處決惡人,把罪犯嚴懲,使得罪犯的囂張氣焰被撲滅。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

有一年,嚴延年被調任上職,做河南郡太守。他審犯罪人的時候看了一眼衙門記錄的犯人的罪行之後,也不再重審,不問原由,一股腦的下令,把所有犯了惡行的人,都集中處決,處以死刑。

不給他們申辯的機會,也不會再派人查明事情是否屬實,而是按照當初犯人們的簽字畫押,草草認定犯人的過錯。基本上所有被關進監獄的人,嚴延年都不會姑息,而是統一的處以死刑。

在嚴延年看來,凡是進了監獄的人就是惡人,凡是犯了錯的人,就一定是窮兇極惡、罪大惡極的人,面對這樣的一群人不容姑息,也不用給他們贖罪的機會,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把這些惡人處死,才能還一方百姓的太平。

只有這樣,當地的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也只有如此,當地才不會有越來越多的惡人,而是人人都忌憚酷刑,而不再犯錯。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

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正是因為嚴延年固執己見,殺人如麻,所以他也遭受到很多人的非議,因為他所殺的人之中,勢力盤根錯節,傷害了他們,就代表牽動了更多人的利益,甚至會牽扯到當時一些朝廷大勢力的利益,引起他們的不滿。

當時的嚴延年哪裡會考慮得到背後的利益關係,更不會想到那些犯人背後靠的是朝廷當中的一座又一座的大山,而當時的嚴延年年輕氣盛,在他眼裡,只有秉公執法,敬忠職守。

在他手下被處死的犯人成千上萬,所以作為他的朋友,當時也任地方行政官的章長便多次寫信勸誡他,讓他收斂一些,不要再殺那麼多的人,不要再對犯人們處以極刑。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

這樣只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對他怨聲載道,甚至還會危及到他自身的生命安全,因為他殺人越多,牽扯的背後利益也就越多,凡事並非殺人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而要長遠考慮。

但是,當時的嚴延年哪裡聽得進朋友的這些忠告,朋友三番四次的寫信勸誡他,可是在他看來,也不過是一些迂腐落後的思想,畏首畏尾,難成大事。

他一心認為,皇上和朝廷重用自己,一定是希望他嚴懲這些罪犯,不在乎他們身後的勢力如何,要讓所有的罪人繩之以法,得到他們應得的代價。所以,只要是有罪的人,都必須處死。

當時的嚴延年不聽勸阻,一意孤行,這件事情,也傳到了他母親的耳朵裡。嚴延年的母親,一生養育了五個兒子,她的五個兒子,都是朝廷當中的大官。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

也可見,嚴延年的母親是一位十分聖明、有遠見的人。正是因為五個兒子都不在身邊,所以他的母親經常覺得十分孤單,有一年嚴延年要邀請母親與自己同住,母親十分高興,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很快便趕到了嚴延年的官府處。

但是還沒進門,站在門口,就遠遠地看到了嚴延年正在處死刑場上的一批囚犯。在那批囚犯當中,有大部分的人都是面帶懺悔,十分恐懼,並且苦苦哀求嚴延年放過他們,再給他們一次做人的機會,自己一定將功補過。

但是,無論那些囚犯如何苦苦哀求,嚴延年始終不為所動,時辰一到,立即將他們處死,絲毫不留情面。嚴母看到這一場景,內心十分痛苦,選擇住在了附近的客棧裡面,不願意與兒子相見。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

母親痛斥、回鄉修墓

嚴延年處理完罪犯之後,聽到了這個訊息,立馬跑到驛站接自己的母親,而嚴母卻對他閉門不見,甚至痛斥他:為官者應當心繫百姓,以治理地方為己任,你只有愛你自己的百姓,百姓也才會愛戴你。

哪怕他們都是惡人,都犯過錯,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為什麼不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甚至連案情如何都不再查明,只是一昧地將囚犯處死,你可知道,你這樣做只會讓你的百姓越來越恐懼你,害怕你,而不會真正地敬仰你,你沒有一顆仁愛之心,你又如何能做好一個地方父母官,你真是殺人如麻,令人恐懼。

嚴延年聽母親說完了這番話,想著要讓母親原諒自己,於是便脫下官服,摘下官帽,跪求母親的原諒,見到兒子的此番舉動,嚴母也於心不忍,原諒他,與他一同住進嚴府,但是嚴母的這番話卻並沒有警醒嚴延年。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

他仍和往常一樣,殺人不眨眼,這時的嚴母看在眼裡,心中十分絕望,於是便收拾行李,準備回老家。

嚴延年不解母親的做法,而嚴母卻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你殺了那麼多的人,將來一定會遭到報應,沒有想到,將來有一天我會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我要先回到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的遺體。”

嚴延年聽到母親說這樣一番話,竟然詛咒自己的兒子先死,內心也十分憤怒,對執意要離去的母親也不再挽留。卻沒有想到,嚴母的話,竟然一語成讖,正因為嚴延年為官多年,得罪了數不清的地方勢力,而且殺人如麻,百姓也對他怨聲載道。

兒子調任郡太守,母親:我要回故鄉,準備墓地收葬你,果不其然

犯了一點點的小錯就要喪失生命,也失盡了民心,最終的他眾叛親離,很快便犯法逮捕,遭人殺害。

嚴延年的故事至此結束後,人們更多的是稱讚嚴母能夠為人深明大義,有遠見,怪不得能培養出五位擔任朝廷命官的兒子,思想和遠見也十分了得,倘若當時的嚴延年也能夠聽從母親的勸告,也許人生結果便會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