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皇太極為何改變努爾哈赤戰略對大明用突襲策略?後世揭開成功關鍵因素

撰文|曾固仁

努爾哈赤終其一生也未能突破山海關,最終帶著巨大的遺憾離世。從對大明發布“七大恨”後,就不斷髮起攻城擄地,如同走地圖似的進行推進。雖然進攻態勢一直很強勢,但是明朝的防守愈加牢固,並且利用火炮優勢火力進行防守反擊,因此在努爾哈赤後期雖然勝多敗少卻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大敗二回,這是他馳騁疆場四十餘年的最大挫折,不久因傷加之忿恨去世,享年68歲。他的繼位者皇太極繼承了全部遺產,而擺在他面前的最重大問題是下一步的軍事戰略該何去何從。大明雖然多次被後金戰略部分城池,但都是邊緣地帶,甚至還未傷了他的元氣。從整體實力來看,大明的二百多年的厚實基業是後金完全不能比擬的,而他們的邊角戰術的成功很大方面得益於明朝的天災和內亂,當大明開始重視並集結優勢資源時,後金整體表現出了虛弱。

皇太極為何改變努爾哈赤戰略對大明用突襲策略?後世揭開成功關鍵因素

皇太極畫像

皇太極的戰略智慧很大程度來源於戰場的磨礪,與其他兄弟不同的是,他不光只會打打殺殺,更多的是他能統籌全域性,甚至將目光投射到另一個方向。

然而改變其父的戰略勢必引起大家的懷疑,為此他說:“山海關,錦州防守甚堅,徒勞我師,攻之何益!惟當深入內地,攻其無備城邑可也。”《清太宗實錄》這種避實就虛的策略從根本上來講是區別努爾哈赤的層層推進的硬大硬拼。皇太極利用他們騎兵優勢可以展開千里奔襲,從而對大明進行迂迴包抄的奇襲戰略。對此他怕大家不懂,進一部生動比喻說:“如伐大樹,須先從兩旁削,則大樹自撲”。按照皇太極的構想,大明這課老樹盤根錯節,雖然外表滄桑萎靡,但是整個基礎非常牢固,只有像伐樹伐根一樣,最終才能勝利。此後,他為了避開重兵把守的山海關、寧遠一帶,多次派軍繞道襲擾內地,但他並不以重兵攻打明朝都城,而是不斷搶奪大批人畜財物,積蓄實力。

僅僅兩年後的天聰三年,皇太極成功發動了入關戰爭,目標直指京城,即著名的“已巳之變”。正是這次事件不久導致了崇禎誅殺袁崇煥的連鎖反應。此前朱由檢接替其兄成了帝國的新主人,危機卻如同大霧瀰漫越來越嚴重。彼時,崇禎對袁崇煥表現出了高度信任,也正因此將他提升到遼東局勢權位最高的負責人,希望他能挽救大明於水火,並賦予他一口“尚方寶劍”對屬下有先斬後奏之權。在任命之前,崇禎與其做了長談,對其頗為推心置腹,並向其承諾全力支援他的工作,要什麼給什麼。

袁崇煥也頗為躊躇,甚至信誓旦旦向崇禎保證,五年平定遼東局勢。崇禎問袁崇煥說:“女真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淪陷,遼民塗炭。卿萬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遼方略,可具實奏來!”袁崇煥對答說:“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於萬里之外,倘皇上能給臣便宜行事之權,五年而遼東外患可平,整個遼東可收復。”崇禎聽完興奮地說:“五年收復整個遼東,朕不會吝嗇一個封侯之賞,望卿努力。”內閣輔臣們聽了“五年全遼可復”後無不對袁崇煥交口稱讚說:崇煥肝膽識力實在不凡,真是一位奇男子!《明史紀事本末》

皇太極為何改變努爾哈赤戰略對大明用突襲策略?後世揭開成功關鍵因素

相關影視畫面

正因為皇太極的奔襲打亂了袁崇煥所有的佈防計劃,後金不僅沒被他迅速蕩平,反而引到了北京城下。不久,崇禎以“議餉”的名義召見袁崇煥、滿桂、祖大壽等人,當場質問袁崇煥以前殺毛文龍及現在進京逗留不戰這兩件事。《明季北略》內閣大學士溫體仁以袁崇煥斬殺毛文龍事對其進行彈劾,連續五次上書,以袁崇煥“欺皇上”“資敵私通”、“引敵上驅”、“脅城下之盟”的罪名請求崇禎處死袁崇煥,甚至由此衍生出關於袁崇煥與後金勾結的傳言,為這件歷史大案披上一層迷霧。關於毛文龍的死,對戰局的發展關係甚大,有的說他罪有應得,有的說袁崇煥擅自誅殺主要將領先斬後奏犯了嚴重的逆鱗。這都彷彿是歷史的表象從根本上來說,毛文龍應該是死於黨爭。崇禎繼位後,凡是與魏忠賢有關係的人都遭到罷斥,原先受閹黨壓制的東林黨人重新被起用,執掌朝政大權。由此這場政局的重大變化直接影響和波及明軍內部,引發了將領之間的嚴重分爭。而袁崇煥謀殺毛文龍,火併東江,就是彼此一種的勢力權位之爭。而這個重要鬥爭引發了全域性負面效應,最終後金漁翁得利,損失的是大明王朝的團結與戰略的重創。

已巳之變後,是皇太極首次入塞戰略的成功展示,到天聰四年五月,才拔營東歸,歷經七個月。期間,雙方既有戰場的刀兵相見,也有背地議和周旋,戰爭以後金迂迴突襲成功而告終,後金初次入塞勢如破竹,驗證了皇太極的預判。此次遠襲,不但訓練了後金長途行軍、攻城戰守與主力會戰的作戰能力,同時也窺見了明朝腹地的實際情況,全面清晰看到了佈滿大明的天災人禍,和遍地流寇,給了皇太極進一部衝擊大明的更大信心。直到天聰八年後,當皇太極再度向諸貝勒大臣再度提出如何向大明進攻時,他們異口同聲說:“宜從山海關大路而入。”而皇太極依舊胸有成竹地說:“今我大軍,宜直抵宣、大。蒙古察哈爾部,先為我所敗,心膽皆裂,舉國騷然。彼貝勒大臣將來歸我,我往,必遇諸途,爾眾貝勒可多備衣服,以賞彼貝勒大臣之來降者。”最後不無得意地說,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謀略了。在皇太極的眼裡,對大明這課風雨飄搖的大樹不是一次就可以從跟上伐斷,而是多次才能達到目的。多年後,雖然大清的多爾袞依舊從山海關進攻大明,卻都是因為皇太極此前已經把所有的難度進行清理,加之歷史的一些其他如吳三桂投降的偶然事件,最終讓大明從“根本上撲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