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一、諸葛亮死後,大臣們不支援北伐

蜀漢奠基人劉備在夷陵大敗並死於白帝城,他帶領的10餘萬精銳戰死了8萬,令蜀漢損失了大批久經沙場的上將和精銳士兵,軍隊元氣大傷,再加上失去了荊州,蜀漢已經完全失去了“復興漢室”的戰略條件。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可是,之後的蜀漢不僅沒有退守益州進行防禦,反而向中原的攻勢愈加猛烈。

在戰略態勢完全不利的條件下,輔政的諸葛亮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對他的《隆中對》戰略進行了改版,在預設荊州屬於東吳,堅決和東吳交好的情況下,先佔領水草豐盛,盛產馬匹的隴右,以隴右代替荊州的戰略地位向中原北伐。

諸葛亮是蜀漢的翹楚,他本人在蜀漢乃是神話一般的存在,因此他的北伐可以得到蜀漢全國之力的支援。雖然劉備之後蜀中將才凋零,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譏諷,可是憑著諸葛亮過人的個人能力,依然可以抵消這樣的弱勢,使得魏軍不敢輕視。

諸葛亮也明白他本人在蜀漢的位置,因此勸魏延在他死後採取防禦態勢,而不要再輕易進攻。但是諸葛亮並沒有讓後續的繼任者放棄北伐,因為他活著要復興漢室,他死後依然需要有人繼承他的未竟事業。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只是諸葛亮死後,蜀漢內部不支援北伐的聲音便突然大起。

也正因為如此的原因,試圖繼續北伐的魏延被繼承諸葛亮衣缽的謀士們,如楊儀、費禕和蔣琬等人設計誅殺。之後,楊儀、費禕等人帶著北伐大軍全面撤退。

誅殺魏延,一方面是權力的爭奪,另一方面,也是這些謀士們認為諸葛亮之後的蜀漢沒有任何人有能力領軍北伐,強行北伐只能加速國家的崩潰。

可是,魏延之後,並非所有大臣都不支援北伐,至少有一個人就不以為然,這個人就是諸葛亮在隴右收的武將姜維。

二、姜維想北伐,可是蜀漢朝廷不讓

諸葛亮去世時,姜維是諸葛亮身邊的護軍,是一位中級軍官,卻非常被諸葛亮看好。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諸葛亮對姜維的評價,“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

諸葛亮的評價非常全面地概括了姜維的才華:人品好,思維縝密,忠於漢室,而且軍事方面很強。

姜維是涼州天水人,建興六年即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歸的蜀。諸葛亮命喪五丈原時,姜維在諸葛亮身邊僅僅6年,因此資歷和地位都不高。可是,姜維卻是最能實現諸葛亮夢想的人。

姜維是支援魏延北伐的,可是以他的地位還無法參與決策,只能看著魏延被殺。

諸葛亮死後,姜維也隨大軍回到成都,擔任“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也就是這個時候,姜維有了可以統帥諸軍的軍權。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諸葛亮死後第三年即公元238年,姜維隨大將軍蔣琬駐紮漢中。姜維多次帶領自己的小部隊越過魏國邊境作戰。此時姜維的軍力完全不可能和魏國大軍打大戰,因此只能看做對魏國的戰略偵查,目的是為以後的北伐做準備。

因此,姜維對魏國一直有北伐的雄心。

延熙六年即公元243年,姜維開始獨當一面,手上也有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可是蜀漢給姜維的名義卻是鎮西大將軍。

鎮西和徵西有很大區別,鎮西是防禦,而徵西則是進攻。諸葛亮北伐時的徵西大將軍是魏延,徵西將軍是姜維,就是為了向魏國進攻。

可是,此時朝廷給姜維的任務是防禦,因此是鎮西大將軍。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朝廷給姜維的任務雖然是防守,可是姜維卻時刻沒有忘記進攻。

延熙十年即公元247年,姜維擔任衛將軍,和大將軍費禕一同錄尚書事。

這時候的姜維已經和費禕平起平坐,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因此,姜維以鎮壓汶山少數民族謀反的機會,突然出隴右,沿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路線向魏國大將軍郭淮發起進攻,一戰大破郭淮,招降大批依附於魏國的羌氐族人。

此後,姜維開始公開做北伐的準備,他本人出身涼州,深知涼州軍馬甲天下的根源,因此以涼州軍的練兵方式對蜀軍進行訓練,並大力招撫涼州地區的羌氐人,準備有朝一日北伐時,先收復隴右。

可是,姜維的雄心卻受到了來自費禕的制約。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談費煒之前,先談蔣琬。

三、蔣琬:有心北伐卻不知兵

諸葛亮死後,蔣琬繼承其衣缽。蔣琬是不懂兵法的文官,他精於內政和後勤,卻完全不知道如何作戰,因此他對北伐有心無力。

蔣琬並非不想完成諸葛亮的北伐大業,可是他對軍事戰略不在行,他以為諸葛亮北伐未成功是因為走了秦川,因此想走漢水,以水軍拿下魏興(今陝西安康)、上庸(今湖北竹山),然後直下荊州。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蔣琬走這條路線的戰略是劉備和諸葛亮都不採納的。當初劉封丟了上庸三郡,劉備沒有能力奪回。而後孟達要帶著上庸投諸葛亮卻被司馬懿誅殺。諸葛亮也沒有能力奪回。因此蔣琬的戰略是完全不符合實際的,而且也招致眾人的反對,認為“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意思是出去容易回來難。蔣琬認識到自己不是打仗的料,就著重推出姜維。蔣琬讓姜維擔任涼州刺史,負責對魏作戰,他自己待在涪陵,為姜維的後勤。

可是,沒多久蔣琬就生病去世。

四、費禕:最有力的北伐反對者

蔣琬死後是費禕主事,見識了諸葛亮北伐的費禕強烈反對姜維的北伐,他的理由是:

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徼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費禕認為以諸葛亮的能力,尚且無法北伐成功,姜維更不可能,不如老老實實守成。

而對姜維的北伐行動,費禕常常進行制約掣肘:

(姜維)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意思是費禕給姜維的人從來不超過1萬人,這根本沒法和魏國打大仗。

復興漢室是諸葛亮的畢生心願,諸葛亮對姜維的看重也是因為姜維“心存漢室”。而此時費禕卻阻止北伐,讓姜維很鬱悶。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於是,費禕主政時期,姜維幾乎沒有做為。直到延熙十六年即253年春天費禕死後,這一年夏季,姜維率領數萬人北伐。

只用了一個季度的時間,姜維就完成了從無到有數萬人的北伐準備,動作非常神速,可是非常不符合常理。

五、姜維:終結費禕者

身長在涼州的姜維,是個有俠士之風而且不甘寂寞的人。

姜維“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脩布衣之業。”如果不能透過正常渠道獲得功名走向仕途,姜維是要鋌而走險的。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姜維以後向魏國鍾會的假投降,也是大膽而冒險的行為。

因此,姜維不會在北伐的大事上無所作為,儘管有費禕掣肘。

費禕的死讓人感覺非常突然而且費解:

十六年歲首大會,魏降人郭循在坐。禕歡飲沈醉,為循手刃所害,

在年初開大會時,魏國投降過來的郭循,趁著費禕喝醉時把費禕刺殺。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能參加如此高規格大會的人,都不是一般人。這個郭循是什麼來頭,什麼時候投降的,為什麼殺費禕,完全找不到記載。

費禕的死,按照誰是最大的獲益者誰就是最大嫌疑者的原則,這個最大嫌疑人就是姜維。

因為,此時費禕和姜維算是蜀漢除後主劉禪外一文一武的兩位老大。費禕一死,老大就成了姜維一人。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而且費禕一死,姜維就率領北伐大軍浩浩蕩蕩出發了,而如果費禕不死,姜維根本集結不起超過1萬人的大軍,也不可能配置齊備數萬人的糧草,更不可能戰時依賴後方源源不斷的糧草支援。

費禕死後,姜維掌管了蜀漢大權,卻看不到姜維對費禕的被刺做任何交代的記載。要知道,費禕乃是蜀漢的第二號人物。按常理,蜀漢當局要對刺客郭循進行審問,之後判刑,可是完全沒有相關資料。

是疏忽還是有意?這個責任應該是掌管了蜀漢大權的姜維負的。

不了了之的最大可能,就是“魏降人”郭循乃是“陰養死士”的姜維的死士。而郭循刺殺費禕後,其本人也自殺身亡。

三國時期蜀漢二號人物費禕被刺身亡之謎,誰操縱的?為何這麼做?

任何行為都是要有目的和結果的。刺死費禕的目的和結果,就是姜維掌握蜀漢大權,並可以全力北伐。